余某,34岁,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烘热多汗,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气阴两虚、肝血不足。主症包括心悸、心烦眠差、多梦、神疲乏力、烘热多汗、月经量少。面色红,舌质红少津,舌苔薄白,脉细。病因病机为久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失所养。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皮肤紫斑,牙龈及鼻出血、便血三个月。低热,全身无力,头晕,心跳,食纳不佳,四肢颤抖,腰腿酸痛,夜寐不实,面色黄白,精神萎靡。舌质淡、有紫色斑点、苔薄白、根稍灰。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脾肾不足。舌象见淡紫斑点,脉象沉细无力。
阴虚内热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产后3月余,汗出1月。主要症状为昼夜汗出,湿透衣衫,五心烦热,倦怠乏力,动则加甚,夜梦纷纭。舌淡暗红,苔薄腻,脉细软。中医诊断为产虚未复。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气虚卫外不固,阴津外泄,营阴亏虚,阳乘阴分,热迫津液外泄。舌象淡暗红,苔薄腻,脉细软。
阴虚内热产后汗出气血两虚营阴亏虚
查看详情 →
女,24岁,阴虚内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头汗不止,面色潮红,口干而渴。舌红、少苔、乏津,脉虚数。证属阴血亏损、虚阳上蒸。
产后头汗阴血亏损虚阳上蒸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月经周期45天,腹痛,无血块,大便干,手足心凉,出汗。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便干、手足心凉、出汗。脉象细弱。
阴虚内热血虚痛经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神疲乏力,面色白无华,头晕,心悸,气短,四肢不温,红细胞2.3×10^12/L,血红蛋白65g/L。中医病名属血虚,证型为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素来月经量多,血亏气耗,阴虚内热,脾虚失统,气血生化无源。望诊见面色白无华,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神疲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四肢不温。切诊未提。
血虚证气虚证阴虚内热脾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过多,来则如崩,已十余年。血色鲜红,夹有大血块,无腹痛,经前头面烘热。舌胖,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病久气血两亏,气虚血脱,冲任不固。二诊见头晕腰酸,周身烘热,夜寐不安,脉细弦。三诊见腹部气坠,心烦不安,四肢酸软。四诊见头胀不适,两腿皮肤灼热,心烦失眠。五诊见面目虚浮,下肢皮肤灼热未退。脉沉细,弦象已平。诊断为气血两亏,气虚不能摄血,阴虚则生内热。病久气血两亏,冲任不固,阴虚则生内热,肝、脾、肾三经同病。
阴虚内热血崩气血两亏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身热不扬,汗泄欠畅,胸胁疼痛,泛恶,腹胀矢气较松,小溲欠畅。舌苔薄光,质不红绛,脉濡软微数。舌苔剥光,质不红绛,脉濡滑且数。舌光无华,脉沉软微数。舌薄光有裂纹,脉濡滑。舌薄光有裂,脉濡滑。舌光而澹红,中有裂纹,脉弦滑。舌光无苔,脉濡滑。中医诊断涉及气虚有滞、血虚有瘀、阴虚于内、郁而生热、气滞血瘀、三焦决渎失司、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营血凝涩、肝脾两虚、水湿凝结太阴之经、肝阴不足、肝气有余、气机郁塞不宣、膀胱气化失常、肝脾之气郁结、三焦决渎失常度、膀胱气化不利、气阴两虚。
虚热气滞血瘀肝阴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45岁,月经行前三天先下秽水量多,第四天见经,量多伴血块,头昏耳鸣,心悸腰痠,腹痛腿软,下肢虚肿。肾亏血虚,生内热,冲任失调。脉沉细而数,舌薄黄腻而干。肾亏阴虚,冲任失调。脉细数,舌薄腻,质嫩尖红。肾亏气虚,经行之前,膀胱无约束之力。脉细弦,舌薄腻,质淡红。肾亏气虚。脉细弦,舌薄红。
肾亏气虚阴虚内热月经不调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产后15天,大便3~4日一行,干结成粒,艰涩难下,伴肛门干燥疼痛,口干烦热,腹胀。舌红少津,脉细略数。中医诊断为产后血亏津少,阴虚内热,肠燥便结。证型为阴虚内热,肠燥便结。病因病机为产后血亏津少,阴虚内热,肠燥便结。舌象为舌红少津,脉象为脉细略数。
血虚肠燥阴虚内热产后便秘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右半身瘫痪,上下肢不能动,足能上翘,手指微动,项强,咽干口燥,自汗恶风,头痛,手足热,舌红干,脉弦滑有力,血压180/110mmHg。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血虚夹燥热,病因病机为内伤血虚,外感风邪,络脉痹阻。望诊见舌红干,闻诊未提,问诊见咽干口燥、自汗恶风、头痛、手足热,切诊脉弦滑有力。
阴虚内热气虚络瘀中风后遗症风邪外犯
查看详情 →
张某,27岁,男性。反复乏力1年。乏力,纳差。舌澹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数。虚劳(气阴两虚,热毒内蕴)。禀赋薄弱,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烦劳过度。阴虚内热,气血不足。
虚劳气阴两虚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头部震颤反复发作20年。头部震颤不能自主控制,双手精细动作差,心烦,口干。舌质红,苔薄,脉弦细滑。西医诊断帕金森病。中医病名颤证,证型阴虚风动证。面色面具脸,动作徐缓,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舌质红,苔薄,脉弦细滑。血压130/75mmHg。病程20年。
颤证肝肾阴虚阴虚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行走,两手尺侧三指麻木不仁,两下肢有抽掣感,自脐以下觉障碍,项强不能回顾和后仰,行路须执杖,二便失禁。脉象沉数无力,两寸弱。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营卫俱虚,血虚筋挛,精亏骨痿。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曾患牙疼。
骨痿肾阴虚营卫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月经提前,量多如崩,需用三四刀草纸。少腹不痛,心烦口渴,头昏目眩,神疲乏力,两手麻木,视物昏煳。脉细而弦,舌红苔黄。中医诊断为血虚肝旺,热伏阴分,虚热内扰,迫血妄行。
血虚肝旺阴虚内热月经先期虚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双手不自主抖动,动作迟缓,言语蹇涩,表情呆滞,口干,多汗,心烦,便秘。中医病名颤证,证型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阴虚内热血虚气虚颤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自汗、盗汗、咽痒咳嗽痰少。病程产后8个月,症状持续4个月。中医诊断为表卫虚弱,外邪犯肺,肺气失宣。望诊见舌胖,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吹风受凉或劳累后易作,咽痛,口唇热疮。切诊见脉小弦。
血虚阴液不足阴虚内热产后自汗表卫虚弱
查看详情 →
女,33岁,产后血下不止,量多色澹质清稀,心慌、头昏耳鸣、气短懒言、食少倦怠、潮热自汗、腰腿酸痛。面色苍白,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产后气血双虚,气虚不能摄血归经。
气虚摄血阴虚内热产后血崩气血双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右侧下肢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臀部放射至脚背,伴下肢不能屈伸,抬腿试验强阳性。舌红苔薄,脉沉细。诊断为坐骨神经痛,辨证为寒湿入侵,筋脉痹阻。
阴虚内热气虚血弱坐骨神经痛寒湿痹阻
查看详情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僵直畸形,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暗澹,苔白,脉沉细。肝肾不足,筋惕肉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外感风寒湿热,邪留筋骨,气血瘀阻,关节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寒湿瘀热错杂,关节肿痛,舌质红或边绛,苔白或薄黄,脉弦数或弦滑。阴阳虚损夹瘀,关节无明显红肿痛,舌质澹,苔白,脉缓或沉细。
阴虚内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不足气血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