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6岁,高血压病20余年,脑动脉硬化5年,双手震颤3个月,头晕眼花,面部烘热,午后颧红,腰嵴酸软,纳少,心烦失眠,形体瘦削,肌肉强直,两手颤抖,步态不稳,尿少,大便干结,舌红瘦少苔,脉细弦,血压180/25mmHg,肝肾阴亏,髓海不足,内风扇动
震颤麻痹肝肾阴亏髓海不足内风扇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左上肢持续性小幅度不自主颤动,头部摆动不能自制。病程近3个月。中医病名为震颤麻痹病,证属肝阴不足,血虚风动。舌质澹,脉弦细。
震颤麻痹肝阴不足血虚风动
查看详情 →
男性,37岁,右下肢持续性颤抖8个月,头晕,目眩,心烦失眠,汗出,纳差,嗳气,面红,苔薄白,中有剥脱,脉沉细,尺部尤弱,步态持续性和行走时慌张步态,夜间静卧时消失,肝肾阴虚,肝风内动,阴阳不相顺接。
震颤麻痹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肝热扰心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四肢手足不自主颤抖、双手拿不住东西、双足抽动、颈腰部运动受限、步态慌张、表情澹漠、言语不清、舌头发硬、流口水、双目凝视、大量出汗伴异常气味。体征见头部前倾、颈项痉挛压痛、腰背板硬、双臂外侧压痛、小腿肌群抽搐、腱反射亢进。诊断为震颤麻痹。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表情澹漠、双目凝视。闻诊见异常气味。问诊见言语不清、流口水、舌硬。切诊见腱反射亢进。
震颤麻痹肝风内动痰湿阻络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双手震颤5年,静止性震颤不能自制,写字震颤明显,生活自理能力差。兼有头晕、眠差、心胸闷痛、汗多。舌质暗有瘀点,舌苔根黄腻。右脉弦滑,左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痰热动风证。
震颤麻痹痰热动风气阴不足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性,70岁,两手震颤,不能自行上汽车,步态慌张,坐立不稳,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元气虚而致瘀证。脉象虚弱,重按欲无,舌象有少量瘀点。
震颤麻痹元气虚瘀证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四肢震颤五年,右手左腿起病,逐渐发展至四肢,行走困难。心悸汗多,大便干,表情澹漠,语言欠流利。舌质红,苔白,脉洪大。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血瘀风动。西医诊断为震颤型帕金森病。
震颤麻痹肝肾阴虚血瘀风动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肢体震颤进行性加重伴神识痴呆3年。舌体胖、颤动、色暗,苔浊腻,脉沉濡两尺弱。辨证为肾元下亏,心肝两虚,风动痰淤之证。两手震颤抖动,行走跌冲向前,两膝僵硬,表情呆钝,反应迟慢,声音低微不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余沥不尽,遗尿,大便难行,记忆力减退,不辨家人。
震颤麻痹肾元下亏肝阴不足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四肢震颤五年,右手左腿起始,逐渐发展至全身,行走困难。四肢震颤以右手左腿为甚,肌张力增高,迈步及书写困难。心悸汗多,大便干,表情澹漠,语言欠流利。舌质红,苔白。脉洪大。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血瘀风动。西医诊断为震颤型。
震颤麻痹肝肾阴虚血瘀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双手震颤,面部汗出,肢体僵硬,动作不灵活,言语含混,口角流涎,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周身疲倦,口燥咽干,小便频数,大便秘结。中医病名为震颤麻痹,证属肝肾阴亏、阳亢风动。舌体颤动、舌质微红、少津,舌苔薄白呈斑驳腐松状。脉沉弦而细,两尺细弱。
震颤麻痹肝肾阴亏阳亢风动阴虚生风
查看详情 →
男,45岁。主诉头部摇动不能自制,伴头晕、项背及手麻木、双上肢无力、耳鸣、纳呆。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震颤麻痹综合征。证型未明确。面色正常,舌象未描述。声音正常,气味未描述。症状描述包括头部摇动、头晕、麻木、无力、耳鸣、纳呆。脉象未描述。
震颤麻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右半身麻木,头晕头痛,右上肢震颤,头及舌体抖动,生活不能自理。五心烦热,心悸不寐,饥不欲食,口干渴而苦,大便秘结,小便赤。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为震掉,证属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无力。
震颤麻痹肝肾阴亏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头摇肢颤3月余,病程自2000年1月起,渐进性发展。中医病名颤震,证型髓海不足证。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四肢欠温,头摇肢颤,肌肉强直,表情呆板,步履艰难,头晕目眩,耳鸣腰痛,言语謇涩。
震颤麻痹髓海不足肾亏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震颤麻痹病史10余年。四肢震颤,双上肢强直,面具脸,表情缺乏,语言单调,步履不稳。形体瘦削,舌暗红,苔少,脉沉细。脑CT示脑白质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证属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阴虚风动。
震颤麻痹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阴虚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双手颤抖,行走迟缓2年。主要症状包括双手颤抖、舌颤、行走困难、头晕乏力、语声低微不利、口角流涎、大便偏干。体征表现为表情呆滞、面具脸、面色暗滞、形体肥胖、双手震颤、舌颤、慌张步态。舌体胖大、暗红、苔薄腻,脉沉弦。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阻。
震颤麻痹气虚血瘀痰阻舌体胖大苔薄腻
查看详情 →
54岁,进行性肢体拘紧、震颤、活动僵硬、行走不稳、表情呆板、头昏、胸胁满闷、口流涎液。舌胖,苔薄,脉弦滑。病程年余。中医病名属震颤麻痹,证属肝肾阴亏,肝阳化风,风痰流窜经络,络脉痹阻。病因病机为肝风痰浊流窜,阻滞脉络,筋脉失养。
震颤麻痹肝肾阴亏肝阳化风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手颤13年,伴右半身震颤,遇事或遇生人则加重,进食需他人协助。阴血不足,肝风内动。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弦细。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阴血不足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四肢抖动,不能自主,书写困难,步态不稳,确诊为震颤麻痹。病程4年。中医病名喑痱。证型真元亏虚,阴不敛阳,阳不入阴,痰浊不化。舌苔薄根微腻,脉沉细。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口干不欲多饮,腰酸膝冷。
震颤麻痹喑痱真元亏虚阴不敛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