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5岁,恶寒重,发热轻,头昏痛,默默不欲饮食,全身骨节酸痛,皮肤斑疹片片,小便短赤,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太阳与少阳同病,风寒外束,湿热内蕴。复发热,寒热交作,头昏如蒙,汗出不透,胸闷,纳呆,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根腻,诊断为病情反复。舌上腻苔渐退,尿转清长,食欲增进,未再寒热,诊断为病情稳定。
风寒外束湿热内蕴太阳少阳同病
查看详情 →
男,48岁,左肩背麻木1个月余,遇阴雨加重,伴酸楚,抬举尚利,无明显萎缩。肝脏肿大,肋下2指余,疲乏,胃纳不馨,食后脘宇闷胀,夜寐欠安,大便干燥。面色正常,舌淡黄腻,舌质红,脉右弦细,左细。病系肝阴不足,脾运失健,营卫不和,风寒外束。
风寒外束肝阴不足脾运失健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高某,男,61岁。右侧面颊部肌肉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日发2~3次,后日发4~5次,疼痛加重,涕泪交流,心慌汗出,遇冷风易诱发。风寒外束,寒邪阻滞。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弦紧。问诊见阵发性短暂剧痛,病程较长。
风寒外束三叉神经痛寒滞经脉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发热,头痛,体酸,腹痛,滞下,苔腻,脉弦细。病名滞下,病机湿浊内蕴,风寒外束,营卫不和,三焦失化。望诊苔腻,舌象未明。闻诊未明。问诊发热,头痛,体酸,腹痛,滞下。切诊脉弦细。病程未明。
风寒外束滞下湿浊内蕴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2岁,微咳气短,少量白痰,晨起眼下睑浮肿,背腰觉冷,形体肥胖,面色皖白,纳食尚少,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弱,右尺无力。中医病名微饮,证属脾肾阳虚,饮邪不化。望诊面色皖白,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微咳、气短、白痰、浮肿、纳少、便溏、尿清。切诊脉弦弱,右尺无力。
风寒外束慢性支气管炎脾肾阳虚饮邪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咳嗽时发时愈10余年,秋冬加重,近因受凉咳喘加重,气急憋喘,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周身疼痛,纳食减少,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滑。中医诊断哮喘。辨证为肺肾气虚,肺燥有热,复感寒,肺失宣肃。病因病机为发作日久,外邪未彻,燥邪留恋肺络。舌尖红,苔薄腻,脉小滑。
风寒外束哮喘肺肾气虚肺燥有热
查看详情 →
头痛 身热 便泄 邪郁气机下陷 邪郁而气机下陷 外感寒湿 风寒之邪 侵袭肠胃 过食生冷 脾失健运 升降失司 清浊不分 饮食不化 传导失职 大便清稀 寒湿内盛 肠胃气机受阻 腹痛肠鸣 寒湿困脾 脘闷食少 恶寒发热 鼻塞头痛 肢体酸痛 苔白腻 脉濡滑
风寒外束泄泻外感寒湿困脾升降失司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高热4天,出疹1天。咳嗽流涕,眼泪汪汪,疹点隐见,疹色紫暗,四肢未过肘膝,舌赤,苔薄白,脉浮数。风寒外束,毒气拂郁,疹出不畅。面色未见描述,舌赤,脉浮数。
风寒外束高热出疹毒气拂郁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胸闷身疲、恶风寒、口苦、欲吐、睡眠不良、小溲短赤。舌苔薄白,脉象浮数。诊断为热重之证,表有风寒。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喉痛口渴、大便秘结、舌苔微黄,热势渐重,后转为邪有入血之虞,舌质深红,苔黄薄。后期出现肝阴不足,舌质赤色已退,睡眠欠佳,眼涩、多梦、胃觉不舒。中医病名为重症B型肝炎,证型属热重、表有风寒、邪入血、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热邪内盛、风寒外袭、邪气入血、肝阴耗伤。
风寒外束重症肝炎肝火上炎热邪犯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左睾痛坠,全身酸痛,疲乏,头晕作痛。湿热下注,风寒外束。舌根苔黄腻中裂,脉弦滑。中医病名癞疝,证型湿热下注,风寒外束。
风寒外束癞疝湿热下注睾痛坠
查看详情 →
杨某,女,36岁。颜面发红、反复起疹近4年。颜面潮红不退,伴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自觉烧灼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先期、量少,口干,心烦寐差。诊断为酒渣鼻(玫瑰痤疮)。证属肺胃蕴热,外感毒邪,郁结血分。
风寒外束酒渣鼻肺胃蕴热血热郁结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反复咳嗽、气喘、胸闷20年,加重1周。哮病,证属风寒外束,痰饮内阻。咳嗽、气喘,喉中哮鸣音,痰清稀不易咳出,心累、胸闷、气急,活动后尤甚,不能平卧,畏寒、怕风、汗出而冷,面色晦黯,口唇轻度发绀,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家族中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风寒外束哮病痰饮内阻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胸闷喘咳,喘时汗出,倚息难卧,吐黄稠痰,口苦,鼻流清涕,纳差。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浮滑上鱼际。双肺痰鸣音。辨证为风寒外束,痰热阻肺。中医病名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为风寒与痰热交阻于肺,窒塞不通。
风寒外束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阻肺痰浊内盛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1岁。高烧不退,咳嗽阵作,咯痰色白,咽痛,口干喜饮,右腮肿大且痛,全身关节疼重。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数。证属身虚复感寒邪,风寒由表入里,化热伤阴。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重、咳嗽、咽痛、腮肿。二诊见手指、腕肘、肩关节串痛麻木,局部红肿,纳差、心烦不寐,面色萎黄,舌质暗边齿痕,脉弦滑。三诊头痛,急躁,心烦易怒,腹胀,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四诊关节痛遇风寒或夜间加重,舌边红、苔白,脉左沉滑,右浮大尺弱。五诊指尖麻木,喜暖畏寒,遇劳腰酸,偶有头晕乏力,舌质稍淡,苔薄黄,脉沉细有力。证属脾虚气滞、气血不足,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阳气不足,脉络被风寒侵袭。
风寒外束红斑狼疮气血亏虚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五十岁,形寒呕吐,暴泻洞泄,神昏壮热,目眶陷脶瘪,肉脱口渴,两足筋隆起如绳、转动牵掣、胳膊有声,腹痛有汗,四肢厥冷,子病午剧。霍乱转筋,病因伤暑热,食瓜果,夜卧当风,寒热暑湿风火错乱。脉弦细。面色萎黄,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气味腥浊,问诊见吐泻频繁,病程急骤。切诊脉弦细。
风寒外束霍乱转筋暑湿内伏食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春季易发,咳嗽、气喘、多痰,近半月加重,伴恶寒、胸闷、体乏。舌澹红,苔白,脉浮紧。辨证属风寒外束,痰浊阻肺。
风寒外束慢性支气管炎痰浊阻肺恶寒
查看详情 →
女,11岁,病程十天,主诉下肢脓疱疮、恶寒、低热。现病史见面部浮肿、目如卧蚕、下肢肿、小便黄少、胸闷、咳嗽、腹胀、食欲不振、精神疲倦。舌苔薄黄腻,脉濡细。证属风寒外束,肺失宣降,湿热内蕴,水道壅遏。
风寒外束脓疱疮肺失宣降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恶寒、发热,体温最高38.6℃,伴剧烈头痛、四肢酸痛、尿频。病程1周。中医病名未明确,辨证为风寒外束,入里化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体征见体温39.1℃,脉搏100次/min,尿常规示白细胞及红细胞增多,尿蛋白(++),肝功能异常,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
风寒外束入里化热发热尿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咳嗽喘息半月。症状包括咳嗽频作,痰多伴喘,涕清不多,胃纳不香。舌苔厚,舌质不红。二诊时咯痰稀黏转黄浓,涕清量少,胃纳不香,大便不成形,日行4~5次。舌苔厚浊腻,舌质不红。脉搏弦滑。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风寒外束咳嗽喘息肺气不宣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咳嗽反复多年,复作并喘息50天。喘息伴痰鸣,活动后加重,头枕痛,口时苦,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足软。舌质红,苔白厚,脉浮滑。中医诊断为喘证,辨证为痰热壅肺证。病因为外感风寒,邪蕴于肺,肺气失于宣降,痰热阻塞气道,肺气上逆而喘。
风寒外束喘息型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