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性,发热、头痛、嗜睡、抽风,病程2天。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无汗,面潮红,嗜睡明显,偶有烦躁。舌质红,苔白中挟黄。脉浮弦数。颈项部有抵抗,巴氏征(+),腹壁、提睾、膝反射(+)。脑脊液蛋白(+),糖1~5,细胞数602/立方毫米,中性81%。白细胞24900/立方毫米,中性83%。暑湿挟风,表里两闭。
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湿挟风表里两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身热6~7日,体温39℃,头晕目沉,面色澹白,胸中满闷不舒,周身酸楚乏力,大便略溏,小溲短黄,腰际酸沉,夜寐不安。舌白滑润,根部厚腻,两脉沉濡,按之无力。素体中阳不足,脾胃运化欠佳,外受暑湿之邪,留连不去,误服甘寒之品,湿邪增重,气机受阻,三焦不利。暑热湿邪互阻不化,脾阳受遏,三焦不通,气机不畅。舌白滑腻,根部略厚,两脉弦滑力弱,按之濡缓。舌苔白腻略厚,脉象濡滑。湿温三周而解,遍体潮润,胃纳欠佳,脘闷不思食。
肠伤寒中阳不足脾胃运化暑湿之邪
查看详情 →
李某 表热腹痛 便泄夹白痢 次数不减 溲少 气闷 纳减 泛恶 苔垢 脉数 暑湿痰互阻阳明 表里同病 肠胃湿热滞交蒸 邪湿痰滞盘踞肠胃 暑湿痰滞互结肠胃 气滞交阻 病约旬日 阴气已损 病延日久 阴气已伤 气阴已伤 肝木乘之 病经十一日 气阴大伤 肝脾俱病 病延十二日 虚火上炎 病延十四日 气阴大亏 虚火上炎 阴气为病所伤 邪热犹未彻清 肝脾受损 虚火上炎 中宫气道失职 面色无华 舌白垢 口干腻 脉濡数 脉弦数 脉细弦
痢疾湿热气滞阴伤
查看详情 →
女,60岁,主诉身重身酸、困乏无力、头重、浮肿、夜汗出、口不知味。病程较长,自去年秋后起病。中医病名自汗,证型阴虚肝热,病因病机为感受暑湿,湿遏郁而化热,湿聚热郁,三焦失调。舌质暗,苔厚秽腻,脉右寸尺沉弱、关弦,左寸细数,左关弦数,左尺沉数。
自汗阴虚肝热暑湿遏郁三焦不利
查看详情 →
三十一岁 女 主要症状身热无汗 溲赤 心烦 脉数 舌光红中剥 阴液亏耗 楼居伏热 兼有蚊毒 暑邪内发 舌剥 气阴亏耗 脉数弦少柔 脉数而弱 舌红较淡 鼻衄 便秘 神乏 气阴津液极亏
伏暑病症气阴津液亏耗舌红剥苔脉数弱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高热无汗,面潮红,嗜睡,偶有烦躁,舌质红,苔白中夹黄,脉浮弦数,暑湿夹风,表里两闭,病程短,体温40℃,脉搏128次/分,脑脊液蛋白(+), 糖1~5管(+), 白细胞24900/mm³,中性83%,神经系统检查颈项部有抵抗,巴氏征(+),克氏征(-),布氏(±)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无汗面潮红嗜睡
查看详情 →
曹某,女,38岁。颈项部酸困4天,加重伴头晕1天。颈项酸困疼痛,头晕,偶感右上肢酸困不适,眠欠佳。颈部僵硬,C3/C4、C5/C6、C6/C7椎间隙及棘突右侧压痛,叩顶试验阳性,旋颈试验阳性,前屈旋颈试验阳性。舌红,苔少,脉弦涩。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属气虚血瘀。
头晕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颈项酸困
查看详情 →
女,60岁,身重身酸,困乏无力,头重,浮肿,夜汗出,口不知味,血压偏高,头晕、心慌、胸闷、烦躁、睡眠不佳,食欲差,黏痰,小便赤黄短少,脉右寸尺沉弱、关弦,左寸细数、左关弦数、左尺沉数,舌质暗,苔厚秽腻,阴虚肝热,暑湿遏郁,湿聚热郁,三焦失调
头晕汗证阴虚肝热暑湿遏郁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身热恶寒,头晕恶心,腹痛阵作,里急后重,大便带有脓血粘液。舌红苔白根厚而腻,脉濡滑而数。病属暑热积滞互阻不化,势将成痢。
急性痢疾暑热积滞表邪未解里热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夏日浴后突发头晕仆地,发热、烦渴、呕吐、谵妄、手指掣动。脉弦数,舌绛苔黄。病机为暑风相搏,邪热燔炽。病因属外感暑邪,热盛生风。
暑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高烧20余天,午后体温达40℃,伴恶寒无汗、头晕沉重、周身酸痛、神疲倦怠、面色晦滞、四肢乏力、胸脘痞闷、纳呆泛恶、口干不欲饮、大便欠爽、小便短黄。舌质略红,苔白厚腻微黄,脉弦微滑。中医诊断为发热,属秽湿郁闭,三焦不利。
高热秽湿郁闭湿热黏滞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出汗过多,病程7天。憎寒发热、头晕困重、头身困痛、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渴不多饮、胸脘满闷、恶心欲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小便黄热。脉濡数,舌红赤、白腻,面热潮红,体温39.5℃。证属暑湿挟风,病因病机为气候严热、用脑过度、暑湿风邪在卫不解。
头晕困重重感冒暑湿挟风头身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要症状为发热、面部及下肢水肿、呕恶、小便短涩而痛、精神萎靡,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阳水,证型为脾阳为湿所困,兼触风邪,蕴而化热,肺失通调水道。望诊见面色黄暗、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水肿、呕恶、小便异常,切诊见脉浮数、脉沉数、脉沉细无力。
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衰脾肾两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三月,头晕气怯神疲,心悸善惊,汗多黏冷,恶风畏寒,脘腹痞闷,胃纳不思,心烦渴饮,小便热赤。舌质澹红,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产后暑热,病机为产虚气血未复,伤暑邪致气阴大伤,阴不敛阳,湿困脾土。望诊见舌质澹红,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脉细弱。
产后气血虚暑热伤津湿困脾土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42岁 右膺部至胁下疼痛不能转侧 不能小咳 气促不平 曾咯血数次 脉细涩 劳伤日久 肺气大虚 面色苍白 舌淡苔薄 言语音低 乏力 二诊后咳嗽减轻 胸膺痛减轻 精神饮食好转 三诊后诸症大减 咳痛皆消 转动自如 饮食增加 新感暑风 恶寒小热 心烦头晕 尿赤
心烦头晕肺气大虚暑风外感尿赤
查看详情 →
女,31岁,素患肝风眩晕3年,主诉为肝风眩晕,病程3年。主症为头晕、视物发花、胸闷脘满、恶心欲吐、口苦、大便稀、小便黄。体征见舌红、苔黄滑、脉浮弦滑数。诊断为暑湿外侵卫表,引动肝风上扰。病因病机为暑湿外感,肝风内动。
肝风眩晕暑湿外侵湿热留滞肝风上扰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 身热头晕 心烦口渴 胸中堵满 憋闷 呼吸急促 腹胀 小便短少 少腹作痛 面色青暗 舌白澹腻润滑多液 两脉沉涩不畅 暑热外受 暴进生冷 阳气郁遏 湿为寒凉凝涩 寒凝之证 舌仍澹腻 两脉渐转滑利
胃肠型感冒寒凝湿滞气机闭阻胸脘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咳嗽3天,发热,微恶风寒,痰少不易咳出,口渴,咽干鼻燥。舌边尖红,苔微黄而干,脉浮数。中医诊断为燥热咳嗽。病因病机为燥热病邪从口鼻而入,肺卫失宣,肺津受伤。
燥热咳嗽肺卫失宣肺津受伤舌边尖红
查看详情 →
5岁半女性患者,高热、抽搐、神志不清、口唇发绀、皮肤出血点、肌张力增强、抽风、口吐白沫、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膝反射亢进、舌质淡苔秽腻、脉浮弦数。流行性乙型脑炎,湿盛阳郁,清阳蒙闭,三焦机窍失司。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秽腻,脉浮弦数。
流行性乙型脑炎湿盛阳郁清阳蒙闭三焦机窍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身热头晕,心烦口渴,胸中堵满,呼吸喘促,腹胀少尿,少腹作痛,呕恶不止。中医病名属暑湿内阻,证型为阳气郁遏,湿为寒凝。望诊面色青暗,舌白澹腻润滑多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暴食生冷,身热头晕,呕恶不止。切诊脉沉涩不畅。
暑热侵体寒湿内凝中焦不化胸闷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