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头晕+心气不足

患者年龄19岁,男性。反复发热、咳嗽1周。中医病名血虚劳,证型毒热血亏型、余毒潜伏,阴虚火旺、肾阴虚型、肾阴虚型兼心气不足。舌淡、苔黄腻,脉数,发热,咳嗽,咯黄痰,周身乏力,心悸气短,汗出增多,烦渴。舌淡边尖红、苔白腻,脉细数,体温下降,低热,手足心热,盗汗,乏力,心悸改善,口渴不喜饮。舌淡边尖红、苔厚,脉细数,无发热,手足心热,盗汗,乏力,心悸,皮肤紫癜,咽干痛不适。舌质淡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乏力,动则心悸,惕惕不安,手足心热,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渴思饮,便干。
心气不足头晕血虚劳毒热血亏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主诉头晕心慌、畏寒、下肢冷、时常昏倒。病程较长,既往有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阻滞病史。面色苍白,舌质红,苔黄腻,脉迟缓而结代,46~50次/分。血压偏低,98/64毫米汞柱。复诊时脉弦细,舌质澹红,苔白薄,血压升高至118/76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结脉症(窦性心动过缓)。病因病机属心气不足,气阴两虚,心阳亢,心血瘀阻,气血不畅,脉结代。
心气不足心脏气阴两虚心阳亢心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1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手足发凉多汗、畏寒喜暖、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食少纳差、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左上肢麻木酸痛。面色澹白,舌质澹红而润,右脉沉细弱无力,左脉沉伏欲绝,无脉。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营气内虚,正气不固。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阳虚血弱。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阳气不足,不能温煦经络、通达四末,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营气内虚,正气不固。
阳虚血弱心气虚营气内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伴心慌胸闷3年,加重2周。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弦,面色萎黄。神疲,体胖,声音低沉。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
心气不足冠心病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胸闷憋气、左上胸部阵痛3年,伴气短难伸、阵发性心绞痛、头晕目昏、心慌少气、心痛彻背、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脉象沉弦而细,按之无力,舌质暗红,舌尖、边有小瘀血点,舌苔薄白而腻。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胸阳不振、痰湿与血瘀痹阻冠脉、心血不足。病机为湿痰内阻,瘀血痹阻胸阳,心脉不通。
心气不足胸痹痰湿内阻血瘀
查看详情 →
40岁男性,头晕、口渴、多饮、多尿2年多,体倦乏力。面黄体瘦,舌质红,苔白厚、少津,脉细略数。阴虚内热,肾关不固。头晕、口渴、多饮、多尿、体倦乏力、肩背酸痛、手脚发热、饮食减少。
心气不足消渴病阴虚内热肾关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心悸、心动过缓、头晕头痛、四肢酸痛、潮热自汗、胸痛彻背、大便干结、口干且苦。中医病名心肌炎,证型心血不足,心气衰弱,兼肝阳上亢。望诊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高血压、喉中痰粘、大便干结、膝关节酸痛,切诊脉细缓、细软、细滑、细小。
头晕头痛心气不足心肌炎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49岁男性,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神疲、自汗乏力。面色晦黑瘀黯,时有头晕眼花,便溏纳差,口唇紫绀,爪甲紫黯,舌紫有瘀点,苔薄白腻,脉细弱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阳心气不足,心脾两虚,兼痰瘀交阻、气血不畅。脾阳气不足,运化失职致心气虚损。唇甲淡紫,舌质淡紫,苔白腻,脉细弱。
心阳心气不足心脾两虚痰瘀交阻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心慌乏力2月余。病程3月前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导致腹膜炎,行阑尾切除及腹腔清理术。术后出现心慌乏力、失眠头晕、腹痛、闭经,后恢复。现症见眼眶发黑,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苔薄质澹,脉弦滑。中医诊断肾虚血瘀。四诊见面色少华,舌苔薄,脉弦滑。
心悸肾虚血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血糖升高1年余,乏力、困倦、时有头晕、汗多。舌象淡暗,苔白,脉沉。中医诊断消渴病,心肾不足、气机失调。病因病机为寒湿在里、气机失调。
消渴病心肾不足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咽痒、咳嗽、痰黄、胸闷气短、口干乏力、头晕。舌红苔薄白,脉细弦而结。中医辨证为外邪犯肺,肺失宣降,心气不足,心阴失养,血溢脉外。病程未明确记载。
心气不足心阴失养肺失宣降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女,46岁。胸部绞痛如刺,向左肩背放射,每日发作四、五次,持续数分钟。头晕、少气、四肢不温、神情焦虑、面色㿠白。舌质淡、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促。心气不足,胸阳不振,心脉阻滞。
心气不足胸痹心脉瘀滞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 反复发热、咳嗽、咯黄痰、周身乏力、心悸气短、汗出增多、烦渴 病程1周 血虚劳 毒热血亏 余毒潜伏,阴虚火旺 肾阴虚型,余毒未清 肾阴虚型,兼心气不足 舌澹边尖红、苔白腻、苔厚、舌质澹尖红、苔薄黄 脉细数
心气不足血虚劳肾阴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年余。劳累后心前区闷疼,牵引至肩背,日发作3~5次,持续5~7分钟,伴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头晕目眩、心烦起急。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而结代。辨证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阴虚肝旺。查体血压176/104mmHg,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0次/分。
心气不足头晕目眩冠心病心绞痛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不寐,情志所伤,心胆气虚,血不养神,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痰热内扰,胃气不和,久病体虚,心脾两虚,瘀血受阻。主症为不寐,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心神不安,胆怯恐惧,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汗出,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病程长短未提及。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声音无异常,无特殊气味。无明显病史描述。脉弦细。
不寐心胆气虚肝阳上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高血压病史17年,眩晕、头痛1月。面色面目上火,舌偏暗、苔淡黄,脉细弦。诊断为肾虚肝旺,内风暗动。二诊见舌暗红、苔黄薄腻,脉细弦。三诊舌暗红、苔黄薄腻,脉细滑。
心气不足高血压肾虚肝旺内风暗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右半身活动不利,舌强语涩,反应迟钝,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便干纳差。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血瘀,脑络失养。望诊舌紫黯,苔薄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神志清楚,右半身活动不利,气短乏力,便干纳差。切诊脉沉细。
中风气虚血瘀脑络失养瘀阻脑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