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9岁,女性。主诉头痛反复发作10年,初起左太阳穴痛,现两侧或巅顶痛,情志差时加重,伴呕吐,大便每日1~3行、偏稀。舌苔白,脉弦细。病程长达10年,情志因素明显。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郁生风。舌象见苔白,脉象为弦细。
气滞血瘀头痛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突发左手指麻木、头晕、耳鸣、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手不能举、腿不能抬。中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风)。证型为肝阳亢盛、痰热内阻、风痰上扰。病因病机为素性暴躁、过度烦劳、肝阴耗损、肝阳亢张、痰浊内生、肝风挟痰挟热上冲巅顶。望诊见口眼歪斜,舌歪向左侧。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切诊见脉细弦且柔和,后转为弦弱。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红润,苔薄白而润。
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生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右胁肋刺痛、胸肋闷胀、周身乏力、恶心纳差、面色欠华、形体消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寡郁忧虑,气血阴液亏损,正虚邪实。舌质暗红,脉沉弦缓。
气滞血瘀胃癌术后血白细胞下降体质衰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头痛、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病程三个月。舌质暗,苔白,脉弦滑。辨证为血瘀头痛。情志不遂,肝郁气滞,久则气滞血瘀,阻塞经络。心肾不交,导致失眠多梦。血压130/90毫米汞柱。二诊时头痛头晕缓解,睡眠改善,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血压120/80毫米汞柱。
气滞血瘀血瘀头痛肝郁气滞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男,42岁。主诉头痛、眩晕、腰背酸痛、下肢无力、失眠多梦、健忘、神疲体倦、面色皖白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阴阳两虚、气滞血瘀、虚实夹杂证。病因素体亏虚,病机为气血亏损,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脉失所养,气虚则运血推行无力,气滞血瘀,瘀阻脑之脉络。
头痛头晕气滞血瘀腰背酸痛下肢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形体逐渐肥胖、眩晕耳鸣、步履不实、肢体重滞、手握不紧、心悸、咯吐白色稠粘痰、口干欲饮、月经延期或闭经、二便量少。病程五六载。中医病名为肥胖,证型为脾胃不健,水谷成痰,痰凝气滞血瘀。望诊见苔薄、质隐紫,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滑。
肥胖痰浊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为全身多关节疼痛,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不能持物,肩部疼痛,不能抬举。病程2年。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型为气血亏虚,寒湿闭阻,气滞血瘀。舌暗澹,脉沉弦。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手足凉、晨僵4小时、烦躁易怒、脱发、纳食少、入睡难。舌象舌暗澹,脉象脉沉弦。
气滞血瘀头晕眼花痹病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反复头痛5年,加重9个月。主诉为反复头痛,病程5年,加重9个月。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证型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头痛以一侧为主,持续1~2天,伴呕吐、眼胀,劳累、受凉、经期加重。睡眠差,易醒。查体血压正常,神志清楚,瞳孔等大,四肢肌力正常,无病理征。病机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清阳不升,脑髓失养。
气滞血瘀偏头痛气血亏虚脉细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颈痛、僵凝不灵7~8年,伴头昏、心悸、乏力,病程半年。颈椎病。证属脾肾两虚。面色苍白,舌质淡体胖,苔薄腻,脉细。颈侧弯受限,双手作胀、微肿,耳鸣,手指不适作胀。MRI示C3/4~C6/7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脾肾两虚耳鸣头昏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胸闷憋气,头晕目眩,晕厥,背部酸痛,右胁胀痛。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病因郁怒伤肝。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症状与情绪相关,病程未明确。
气滞血瘀胸痹类证肝郁气滞肺虚肝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