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3岁,站立时双下肢麻木青紫斑纹,酸胀疼痛3年。双下肢网状青紫色斑纹,站立后出现,平卧消失,小腿下1/3至踝关节浅感觉减退,双下肢和上肢按压酸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舌下静脉青紫。诊断为网状青斑。
网状青斑气虚血瘀络脉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痛经1年多,腰、腿、肩痛3个多月。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脸肿、头晕、恶心、腰痛、髋痛、膀胱经循行部位疼痛、麻木酸痛、右肩臂酸痛麻木。舌苔白,脉沉弦。证型为肝肾俱虚,舒肝散寒。
痛经肝肾俱虚寒湿外客肝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腰背冷痛如水浇,四肢不温,肢麻酸胀,不思饮食,四肢关节酸痛,行走乏力。病程未明确。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骨痹证,证型为脾胃阳虚型。病因病机属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
肢冷麻木骨痹证脾胃阳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诉胸前区夜间疼痛反复发作2个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虚痰瘀痹阻证。舌质澹,苔薄腻,脉细涩。症状包括胸闷、颈胀、头晕目眩、纳食控制、思睡、疲乏。二诊时舌质澹红,苔白,脉弦。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受情绪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2型糖尿病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长期高血压,血压波动在190~210/130mmHg,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眼花、心悸、食欲差、左侧肢体麻木,大便数日一解,小便黄。舌苔腻,脉象伏匿。诊断为肝阴暗亏,肝血不足,兼有风阳内动。望诊见舌苔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伏匿。
高血压肝阴不足风阳内动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贫血貌,面色萎黄,稍浮肿,腰背部至双膝关节胀痛,双膝无力、痿软、沉重,行走艰难,体乏无力,纳食稍减,夜尿3~4次。脉细弱,舌淡苔薄白。中医病名属肾癌,证型为气血亏损,脾肾阳虚。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体乏无力,纳食减退,夜尿频。切诊脉细弱。
肾癌术后脾肾阳虚气血亏损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痹证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及双下肢凉痛麻木,夜间疼痛剧烈,伴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骨痹、嵴痹。证型为正气虚怯,寒凝督脉,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望诊见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切诊见脉细濡。
骨痹寒凝督脉气滞血瘀肝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男,56岁,头昏昏仆,不省人事,病程短。中医病名:中风,证型:元阳虚损,盛阴闭塞清窍。望诊: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左半身瘫痪。切诊:脉细而弦。
中风虚证元阳虚损盛阴闭塞口眼歪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女性。主诉右侧颜面麻木,口眼歪斜,右侧肢体偏瘫,病程为8天。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气阴亏虚、血流不畅、脉络阻滞。舌象暗澹苔腻,脉象沉弦细。
中风气阴亏虚血瘀脉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腰臀部疼痛8天。小便淋沥不畅,大便不爽,小腹憋胀,口角红疹疼痛。中医诊断肝肾俱虚,肝木失达,寒湿外客。辨证肝肾俱虚,肝木失达,寒湿外客。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复诊见腰痛减轻,臀部疼痛消减,右胁下时痛,双大腿困痛,右足趾麻木。再诊见右胁、双大腿困痛好转,突然疼痛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嗳气频作。三诊见臀、髋、腿疼消失,有时单个足趾麻木。四诊见摔伤腰髋后疼痛不止,腹胀大,大便数日不行。六诊见疼痛大减,左腿、足有麻感。七诊见疼痛加剧。辨证瘀血阻滞,肾气不足。
腰腿痛肝肾俱虚寒湿外客肝郁气结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右侧肢体无力80天,混合性失语,偶有咳嗽,痰少,大小便失禁。缺血性中风,证属肾虚髓空、痰蒙神窍。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弦。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虚实夹杂,虚则肝肾阴虚,实则痰瘀阻滞。
缺血性中风肾虚髓空痰蒙神窍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四肢麻木,手足指趾抽掣转筋,形寒畏冷,手足尤甚,夜卧汗出。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为血痹,证型为寒湿阻滞经脉。舌苔白,脉细。辨证为寒湿痹着于血分,气血为寒所遏,阳气不达四末,致肢冷麻木,形寒畏冷,夜卧汗出。
肢冷麻木血痹证寒湿阻滞夜卧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双手臂麻木、沉困,活动无力,病程半年,症状逐日加重。中医病名着痹,证型湿阻脉络,郁而化热,经脉不通。舌象稍红,苔黄腻,脉象细濡。
手臂麻木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证湿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右侧大腿前外侧烧灼样痛伴麻木两月余。局部皮肤感觉减退,皮肤温度降低。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营卫气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络闭阻,气血失调,肌肤失于濡养。病位在右股外侧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中医诊断为皮痹,证型为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型。
皮肤麻木股外侧皮痹营卫气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腰部扭伤后反复疼痛,伴左下肢麻木沉重感,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腰腿痛,病因病机为腰椎4~5椎间盘突出。面色澹红,舌质暗紫,苔薄白,脉弦。腰骨向左侧弯,第4腰骨左侧压痛明显,左小腿外侧感觉迟钝,左足大趾背伸肌力减弱,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左25°(+)。
下肢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李某,女,50岁。双下肢疼痛2个月,加重10天,下肢拘挛疼痛,沉重麻木,轻度浮肿。舌质澹,边有瘀斑,苔根部厚腻,脉弦滑。瘀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经络阻滞不通,肢体失气血濡养。
下肢疼痛瘀湿阻络气血两亏脉络挛缩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反复泡沫尿、乏力2年余,伴有腰膝酸软、嗜睡、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晨轻暮重)、腹胀、呃逆、烦躁易怒。中医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浊),证型为肾虚不固(肾阴虚证)。舌象未明确,脉象未提及,面色浮肿,尿蛋白(+),尿潜血(+),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病程较长,属肾阴虚导致精微下泄,肾失固摄。
慢性肾炎肾阴虚泡沫尿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关节疼痛二十载,左手臂冷痛、肿胀、麻木持续11年,伴头昏头痛、心慌心悸。面色晦暗,左臂肿胀、肢冷无脉搏,右臂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左颈静脉怒张,心律不齐,主动脉瓣区及锁骨上缘可闻收缩期Ⅲ级杂音,肝肋下2.5公分,视力减退,舌质淡、舌边色黯、舌苔白腻,右手脉弦。诊断为左臂无脉症,病机为阴寒凝滞,淤血内阻。
肿胀麻木无脉症阴寒凝滞淤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剧烈头痛,口苦,咽干,口黏欲呕,不能饮食,大便秘结。舌苔厚略腻,脉弦。血压156/95mmHg。中医诊断为病在肝胆经,属半表半里之证,证属肝阳过盛兼少阳证。二诊主诉头痛头晕消失,项部拘紧,胸喉闷滞,手部麻木,血压150/92mmHg。三诊诸症皆退,脉弦无力,血压恢复正常,诊断为肝郁气滞。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过盛少阳证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