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岁,主诉咳喘3月余。咳声重浊,夜间和晨起咳嗽较多,咳喘明显,汗出如洗,面色苍白,舌苔白腻,大便干而难行,2~3天1次。证型为气虚夹滞证,病机为久病气虚,夹痰夹滞,成虚中夹实之证。面色苍白,咳声重浊,喉间有痰声,舌苔白腻,大便干而难行。脉象未提及。
迁延性肺炎气虚夹滞证咳喘汗出如洗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头出汗20年,不分冬夏,食辣汗出更甚,伴有五更泻,五更泻5年后自愈,头出汗未愈。夜前出汗,白天出汗如水洗,喝开水出的更多。舌质红,苔白微黄,脉沉滑。症状持续20年,无明显口干,二便正常,饮食正常。五更泻病史,汗症持续未愈。舌红苔白微黄,脉沉滑。症状包括头汗、五更泻、烧心、口臭、便溏、眼皮浮肿。
头汗胃热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反复咳嗽、咯痰、气促6年,冬春季受寒后加重,动则喘甚,爬楼梯气短。舌质澹紫苔白,脉弦细。肺部体征示桶状胸,肺泡呼吸音减弱。辨证为肺肾两虚,肾不纳气。
喘证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肺气虚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大便泄泻日2~3次,稀薄不成形,完谷不化,病程经年余,遇冷或食生冷加重,饮食不甘,面黄形瘦,夜寐汗出,眠卧欠实,口渴欲饮,舌苔薄白,脉沉缓。证型为脾肾虚寒泄泻,病因病机为久泻肾虚,火不生土,运化无权,肾阳虚乏,气化失常。二诊时大便已止,面色转华,纳食振作,舌苔白,脉缓。
脾肾虚寒泄泻口渴欲饮面色转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咳嗽,痰黄黏稠,伴胸背部疼痛、乏力、气短、出汗、纳差,病程半年余。舌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痰热壅肺、气阴两虚。
支气管扩张痰热壅肺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主诉睡后多汗,醒后无汗。舌红苔薄白,脉沉弦。阴虚盗汗,心肝血虚。阴虚化燥生热,卫阳入里失固,虚热蒸津外泄。舌红苔薄黄,脉沉细。
阴虚盗汗心肝血虚舌红苔白脉沉弦
查看详情 →
女,41岁,头昏晕病史三年,偶有发作,多在清晨。心累、气短、心前区疼痛、畏寒、神疲,月经量少,色黑。舌质淡,有齿印,苔薄腻。脉沉细。眩晕兼胸痹。证属阴血亏虚,血虚及气,阴损及阳。
眩晕胸痹阴血亏虚气虚
查看详情 →
5岁女童,主诉哮喘1年,加重2个月,夜间哮鸣,咳嗽痰粘,夜啼,多汗,纳可,大便偏干。咽红(++),舌苔薄腻,舌质微红,脉细。辨证为寒邪伏肺,肺失宣肃,心液外泄,心神不安。
哮喘肺失宣肃心神不安心液外泄
查看详情 →
女,7个月,心脏有三级杂音,胸片示左心室肥大、肺充血,形体瘦弱,面色不华,汗出淋漓,哺乳少纳,眼中时惊,二便如常,脉疾数,舌淡苔薄,先天不足,阳虚心损,面色白,脉数舌澹,本元怯弱
先天性心脏病阳虚心损形体瘦弱面色不华
查看详情 →
女,47岁,月经周期紊乱,伴头晕、心悸、燥热汗出、夜寐不安。证属阴阳失调。主症为月经不调、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舌澹红,薄黄少苔,脉弦细滑。病机为肾气虚,阴阳失调,心火偏亢,心神失养。
绝经前后诸证气阴不足心火偏亢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不寐不安,面部烘热,汗出时作,人夜尤甚,心烦,多思,易怒,多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黯兼有紫块。辨证为肝气郁结,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气郁化热,伤及气阴,心神失养。
不寐不安肝气郁结气阴两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汗出色黄,染衣月余。病史显示自幼多汗,劳作即汗出,近月黄汗明显。烦躁易怒,口中黏苦,食欲不振,神疲短气,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象濡滑。中医病名汗证,证型湿热郁蒸。病因病机为湿热郁蒸,逼津外泄。望诊见舌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烦躁、口苦、纳呆、神疲、小便短黄,切诊脉象濡滑。
黄汗证湿热郁蒸气虚自汗
查看详情 →
2岁2个月男童,屡受外感1年余,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不净,寐寤汗多,胃纳不馨,夜寐欠安。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白,指纹色澹红。中医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属肺脾两虚。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多汗2天,身热大汗,唇干舌燥,不思饮食,腹胀腹痛,大便未解,面红耳赤,肌肤灼热,舌红苔干,脉数。中医诊断汗证,证型热结阳明。病因病机为热积阳明,食滞胃腑,迫液外泄。四诊显示舌红、苔干、脉数,面色红赤,肌肤灼热。
多汗症热结阳明食滞胃腑里热证
查看详情 →
患者肌热多汗,时昏晕不醒,目上窜,气短气逆,舌上白胎,腹中常鸣,粒米不入。虚损内伤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消导过度。面色苍白,舌上白胎,脉躁疾。气虚挟痰,湿热生痰,中气虚。
虚损内伤证气虚而汗湿热生痰中气虚
查看详情 →
26个月男童,屡受外感1年余,咳嗽不净,寐寤汗多,胃纳不馨,夜寐欠安。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白,指纹色澹红。咳嗽(肺脾两虚),肺虚卫外不固,脾虚生化乏源,宗气不足。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宗气不足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关某,24岁,男性。咳嗽、痰黄、胸闷痛、盗汗、咽干、大便干。面色黄白,舌苔白,脉弦无力。诊断为肺痨阴虚火旺。病程较长,曾多次住院治疗,肺部空洞形成,经中医治疗后空洞消失。复诊时见口唇干、脾阴不足,后转为脾阳与脾阴俱不足。
肺痨阴虚火旺脾阴不足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盗汗,夜汗加重,汗后烦躁,五心灼热,全身乏力,口燥咽干。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肺痨,证型为阴虚盗汗。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望诊见舌尖红、少苔无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盗汗、烦躁、口干。切诊脉沉弦细数。
肺痨阴虚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患者,反复咳嗽咯痰3年,再发2周。精神不振,咳嗽,喉中痰鸣音,流清涕,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胃纳差。舌质澹红,苔光剥,脉细。辨证为肺脾两亏,卫表不固,肺气失宣。望诊见面色不华,舌质澹红,苔光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自汗、盗汗,胃纳差。切诊见脉细。
反复咳嗽肺脾两亏卫表不固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胸闷灼热半年。主要症状包括胃脘嘈杂、食管烧灼感、胸闷灼痛、嗳气泛酸、夜寐欠安、汗出潮热。舌苔薄腻微黄,脉弦细。证属肝气犯胃,木郁克土,耗伤气阴。病程半年,情志急躁,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湿滞,郁久化热,胃气上逆。
反流性食管炎肝气犯胃脾胃虚损肝旺疏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