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岁,女性。主诉多汗1年余,夜间入睡1小时前后出汗多,尤以头部及背部为甚。纳差,食欲极度低下,大便干,2~3日1次。舌红,苔黄厚,脉滑。中医诊断汗证,辨证为阴虚气弱,湿热内蕴。
盗汗阴虚火旺大便干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 淋漓汗出 动则气短 头绵绵汗出 神疲乏力 痰多色白 面色暗滞 体胖 脉沉细滑 舌质暗 苔白 阴盛阳虚 阴乘阳位 痰湿痹阻经络 气血不畅
阴盛阳虚痰湿痹阻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主诉汗出、汗后感冷、双颞侧阵发跳痛、口干、记忆力减退、大便溏薄、易紧张、心烦易怒、寐短多梦。舌苔薄腻,脉象尚可。辨证为肝失疏泄,冲任失养,阴阳失调。
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肾气虚衰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徐某,73岁,主诉心烦、烘热、夜寐差、口干。中医病名属肝郁化火,湿浊内蕴。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湿浊内蕴,虚热未清,阴虚化火。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后期出现舌红少苔,脉弦细。
抑郁症肝郁化火阴虚化火夜寐差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现病史见寐差、纳呆、恶油、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引饮。舌淡,苔黄腻,脉细涩。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象舌淡,苔黄腻,脉象脉细涩。
闭经肝郁脾虚心肾不交养血活血
查看详情 →
产后自汗,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自汗23天,伴有头痛,恶露量少色黯。面色苍白,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缓。证属产后营血亏虚,卫阳失固。
产后自汗营血亏虚卫阳失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左侧头部汗出如洗,病程八九天。中医病名:头自汗。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澹、苔白。脉数。
左侧头自汗体虚乏力脉沉数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反复高烧、皮疹、关节疼痛半年,起病于3月淋雨受凉。体温39℃~40.5℃,血沉60mm/第1小时,白细胞稍高,不思饮食。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数。病因寒湿潜伏,有化热外透之势。白痦、关节疼痛、月经未行、汗出多、胸背部白痦、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数。
风湿热寒湿痹证湿热未净高烧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患者,腹泻稀便,腹胀肠鸣,纳少厌食,胸闷气短,间感心悸,舌紫暗红,苔灰黄腻,脉细弦干。病程较长,症状反复,舌象脉象提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病情表现为脾虚湿盛,肝气郁结,中焦运化失常。
泄泻脾胃虚弱肝郁气滞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女,59岁,自汗证,卫表不固,阴阳失和,晨起汗出,白天阵发性出汗,疲乏无力,腰酸背痛,纳呆,夜眠欠佳,口中发咸,舌边尖齿痕,舌质澹稍黯,脉细弦,舌苔薄白,舌质红有瘀斑,舌质黯红少津,舌苔薄白根部略腻,口唇色黯。
自汗证卫表不固阴阳失和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10个月,主诉百日咳并肺炎病危,病程1月。主要症状为顿咳、气阻呕逆、不思饮食、面黄浮、四肢肿。舌苔白滑,脉缓滑。中医诊断为久咳肺脾气虚、湿痰凝滞,后转为久咳肺脾两虚,风邪束表,久病体虚,邪不易解,肺气闭伏不宣。病机涉及肺脾两虚、湿痰凝滞、风邪束表、肺气闭伏。
百日咳肺炎肺脾气虚湿痰凝滞
查看详情 →
女性,45岁,汗出、畏风反复发作4天,咽痒,汗出多,畏风明显,疲乏无力,口干不明显,纳食可,大便、小便正常,舌质澹红,苔白厚,脉浮濡,中医病名感冒,中医辨证风寒表虚证,舌质澹红,苔白厚,脉浮濡,形寒肢冷,少气懒言,喉中有痰,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阳虚仍存。
感冒风寒表虚证脾肾阳虚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岁半。右上肢瘫痪2年多,右上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降低,右手不能握物。发育营养稍差,消瘦,面黄少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失养。
痿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2年余,现晨起咳嗽、痰黄。面色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属痰热蕴肺。望诊见面色黄,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反复感染史及过敏史。切诊示脉细。
反复呼吸道感染痰热蕴肺体虚易感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反复哮喘3年余,形体虚胖,面色少华,少气懒言,汗出较多,动则尤甚,纳谷欠馨,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澹,苔薄白略腻,脉细。哮喘,缓解期,肺脾肾虚,营卫失和。面色微红,舌质澹,苔薄润,脉沉细无力。
哮喘肺脾肾虚营卫失和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刘某,女,6岁。晨夜作咳,病程五月,易感多汗,口干喜饮,纳谷一般,二便尚调。舌红苔薄,舌红少苔,舌苔薄净。脉象未提。中医病名:咳嗽。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肺之气阴不足。
气阴两虚肺阴不足肺卫不固汗出过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阵发性全身性强直性痉挛,口裂渐不能容指,哭笑面容,颈部肌肉痉挛,语言不清,牙关紧闭,张口困难,颜面及项背部肌肉痉挛,轻微刺激诱发强烈阵发性全身痉挛,体温37.3℃。舌红、苔白,脉弦。诊断为破伤风,中医辨证为风邪入络。
破伤风风邪入络舌红苔白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乙型脑炎后遗症,高热昏迷,二便失禁,背部及髋部有7处大面积褥疮。疮面暗紫色坏死组织,分泌物恶臭,边缘无明显分界。脉洪大,舌苔黄白厚腻,舌质红。中医辨证为毒热郁于营血,正气已伤,毒邪不得外托,逆传心包。疮面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分泌物减少,部分坏死组织脱落,新生肉芽出现。脉弦微滑,舌苔白微黄腻,舌质红。后期神志清楚,食欲增进,疮面坏死组织脱尽,新生上皮出现,脉细缓软,舌苔白腻,舌质淡。
乙型脑炎后遗症毒热郁于营血正气已伤疮面暗紫色
查看详情 →
女,42岁,潮热汗出,心悸胸闷,乏力,肢体沉重,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纳少,寐欠安,多梦,舌红边有点刺,苔薄黄,脉弦数,月经2月未至,乳腺癌术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气滞,气虚血瘀
乳腺癌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气滞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要症状为恶寒、疲乏、自汗、足部浮肿、腹部微胀、神情焦虑。病程持续三年。中医病名为阳虚寒凝,证型为阳虚寒凝。望诊见舌澹红,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澹不渴。切诊见脉细。
阳虚寒凝自汗不止足部浮肿疲乏无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