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悸两个月。既往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面色皑白无华,神疲乏力,胸部时有闷胀不适,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边有瘀紫,苔薄。脉濡而结代(早搏7次/分)。证属心阳不振,阴寒阻滞。
心阳不振阴寒阻滞心悸胸闷早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右下肢乏力1年余。现症见右下肢乏力,食少,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痿证。辨证脾胃亏虚证。
痿证脾胃亏虚气短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左侧乳房上部肿块逐年增长,坚硬不移,皮色不变,按之隐痛。面色青黄不泽,情绪忧郁易激动,月经不调,眠食不安,大便干结,口干喜饮。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带数。病因属肝气郁结,病名为乳腺肿块(乳腺癌Ⅲ期),证型为肝郁气结,病机因肝气郁结,感冒发热激发局部红肿灼热。
乳腺癌期肝气郁结肝郁气结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口内破溃生疮数十年,本次因吃火锅诱发咽喉疼痛、咳嗽、胸闷、腰痛。舌红,苔黄而裂,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肺胃之火上炎之证。病因病机为胃经有火致口内生疮,肺经有热致咽喉疼痛、咳嗽,肺胃之火互滞致胸闷、腰痛。
口内生疮肺胃之火咽喉疼痛咳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突发昏厥,1个月内发作5次,出院后出现偏瘫,左手足顽麻,头昏沉,两目昏花,神情抑郁,反应呆滞。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证型肾阴亏虚,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舌质嫩红少苔,脉沉涩不畅。病机为肾阴亏于下,肝阳夹痰瘀暴涨于上,痰浊瘀血窜入经脉灵窍,胶结固着。
中风后遗症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男,41岁,左侧胸膜炎病程5个月,左侧胸胁闷痛,咳痰色白,口不渴,胃纳尚可,大便偏干,舌红苔白黄腻,脉弦,中医病名悬饮,证型实证,病因病机为饮邪停聚胁下,脉沉而弦,咳唾引痛。
胸膜炎悬饮脉弦胸胁闷痛
查看详情 →
女,58岁,双下肢发凉、沉重、疼痛、轻度水肿,不能久行,右侧腰部酸痛,病程8个月。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20余年。脉痹,证型为气虚血瘀、寒凝脉阻。面色淡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脉痹气虚血瘀寒凝脉阻下肢发凉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主诉右下肢跛行伴疼痛,病程短。中医病名为筋痹,证型为劳损复感外邪。舌苔白,脉数。右下肢比左下肢长1.2cm。病因病机为劳损在先,复感外邪而致筋痹,外邪痹阻经脉,气血壅滞,筋失所养。
筋痹外感劳损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左腰窝内络受损,头额受震动,腰部酸痛拒按,头脑眩晕。右濡而右弦脉象。怀孕3个月。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腰部受伤及脑部震动。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内伤,伴有外伤及怀孕因素。
腰部受伤头晕腰痛怀孕3月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左耳后结块逐渐增大,蔓延至头部颈部,左腋下结核,左手浮肿,口不能大张,饮食困难。中医诊断为阴虚肝旺,郁火煎熬顽痰死血。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主要症状包括耳后及颈部肿块、腋下结核、手肿、张口受限、饮食困难。病程较长,自1960年4月至1962年5月。病因病机为阴虚肝旺,郁火煎熬,痰瘀互结。
淋巴肉瘤阴虚肝旺郁火痰瘀
查看详情 →
赵某,23岁,主诉关节入夜作痛,晨起缓解,病程半年余。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舌红且干,脉弦滑数。诊断为痹证,辨证为肝胆郁热。望诊见舌红且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切诊脉弦滑数。
痹证肝胆郁热关节疼痛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咳嗽月余,胸膺牵痛,痰味腥臭,临晚潮热,烦劳过度,五志化火,嗜酒。脉数苔黄。中医病名:肺痈。证型:肝火湿热。病因病机:酒湿生热,肝火湿热互蒸于肺。望诊:苔黄。闻诊:痰味腥臭。问诊:咳嗽月余,烦劳过度,五志化火,嗜酒。切诊:脉数。
咳嗽痰臭胸膺牵痛潮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肛痈、流滋、咳呛、便溏、腹硬、四末作肿。病程长短未提及。中医病名为肛痈、痔漏。证型为三阴内虚、阳明湿热壅滞。病因病机为厚味酒湿热毒、气陷血凝、湿热瘀毒下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肛中大痛、秘塞不通、寒热、咳呛、便溏、腹硬、四末作肿。切诊脉息细弦。
肛痈湿热壅阻三阴内虚气陷血凝
查看详情 →
腹胀,小便短少。小肠痈。湿热蕴结,气机阻滞。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
小肠痈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四十余岁,身发灼热,神气怯弱,四肢沉重,胸膈板闷,不欲饮食,咽喉微烂,胸胁及大小腹内夹核如杏核,舌红苔黄,六脉沉数。病因多食炙煿辛热,肺胃热盛,骤感风热。病位在肺胃,病机为肺胃毒火炽盛,外露丹疹。证属烂喉丹毒,病性属热毒壅盛。
烂喉丹毒肺胃热盛风热外袭内热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右下肢剧痛1个月,伴行走困难。右下肢红肿,右足跟起水疱。舌红,苔白,脉弦数。双下肢静脉曲张,右下肢红肿,皮温高,按之质硬。中医诊断脉痹,辨证为湿毒下注,瘀血阻络。
脉痹湿毒下注瘀血阻络湿热
查看详情 →
五十三岁,皖人,住南通。恶寒发热,遍身疼痛,腰肢不举,不能转动。脉左浮右缓,浮为伤寒,缓为蕴湿。面色无华,舌苔白腻。脉浮而濡缓,身酸重,外感寒湿,内有湿邪,病属伤寒夹湿,病因先伏湿邪,复伤于寒。
伤寒夹湿恶寒发热遍身疼痛腰肢不举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往来,头痛,骨楚,寒则鼓栗战颌,热则体若燔炭,胸次闷满,口不渴饮。脉弦数,舌苔白腻。中医病名为疟,证型属寒束于外,湿蕴于内。病因病机为外感湿邪,内蕴痰湿,阻滞气机。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往来、头痛、骨楚、胸闷,切诊脉弦数。
寒热往来湿蕴于内胸闷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3天。现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吐词不清,纳差。BP:160/100mmHg。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痰瘀阻络证。病因为痰浊内生,脑络闭阻。病程23天。
中风痰瘀阻络高血压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颈项牵强酸楚,顾盼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数。寒邪外袭,扭伤颈项。寒湿外袭,风邪未净。右脉弦滑。风邪未净,气血未和。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浮数、弦滑。
颈项扭伤风邪未净气血未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