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全身水肿、恶心、呕吐,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肾衰竭,证型为脾肾两虚,浊毒内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水肿、恶心、呕吐、食欲、尿量等,切诊未提及。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头晕、头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郁化火。面色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急躁易怒,倦怠乏力,怕冷,食欲不振,神情焦虑,小便黄赤,大便偏干,夜寐不实。
眩晕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少气懒言,汗出心悸,尿少便泄,肢末不温。舌质淡白,脉微而弱不应指。中医诊断为脱证,证属脾肾阳虚、阳气暴脱。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肾阳虚而夹瘀浊,受外来药物注入而骤然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脾肾阳虚阳气暴脱白细胞减少
查看详情 →
女,27岁。头昏眩时痛,全身乏力,不欲饮食,倦怠嗜睡,体消瘦,曾昏厥一次。病程近一月。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脾肾气虚。病因病机:脾气虚不能上荣,肾气虚则脑失所养。面色㿠白,舌象润,脉象沉弱。面容倦怠少神。短气,倦怠乏力,不能上班。
头昏眩痛脾肾气虚面色白倦怠少神
查看详情 →
张翠兰,女,47岁。原发性高血压,头晕肢麻。脑出血(左颞、左基底节区出血,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中风中脏腑闭证。风火痰热上涌,闭塞脑窍。面赤如醉,痰涌如鼾,瞳孔不等大,四肢拘挛,项强,失语、右瘫、昏迷。脉弦滑数。
高血压风火痰热中风闭证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女性。长期症状包括血压偏低、头脑昏闷、疲乏、记忆力差。近期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欲呕、全身倦怠。形体瘦弱,精神委顿,面苍少华,语言无力,唇甲色澹。舌质澹,苔澹白湿润。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气虚血弱,肝阳不升之虚损证。病程较长,属慢性原发性低血压。
低血压气虚血弱肝阳不升疲乏懒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低血压,伴面色黄晦、色斑多发、带下色黄、月经先期、少腹微痛、睡眠多梦易醒、胸闷心悸气短、喜太息。舌紫暗红,尖边发瘀,苔灰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低血压肝郁气滞脾虚湿困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力弱1年,活动后头晕加重,视物模煳,饮水呛咳,构音不清,咳痰,尿失禁,直立性低血压。中医诊断痿症,属肾阳虚证。舌边尖红苔黄,脉沉细。病机为肾阳虚,精血耗伤,筋骨失养,清窍失养,肾司二便失职。
直立性低血压痿症肾阳虚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绝经后烘热汗出,头目昏眩,夜寐难入,心烦易怒,胁下疼痛,高血压史,胆囊炎史。舌红苔薄,脉细弦。阴虚火旺证。面色无华,舌红苔薄,脉细弦。头昏目眩,心悸不寐,右胁下疼痛,烘热汗出阵作。
阴虚火旺高血压失眠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头晕、心悸、烦躁、乱跑,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惊悸,证型心阴亏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上扰,心神失养。舌红苔少,脉细数。症状包括口舌干燥,血压偏低。
低血压心悸心阴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干燥综合征,中年女性,眼干、口干、唾液腺及泪腺功能减退,病程较长。阴虚血燥,燥毒内蕴,阴液亏损,阴阳失衡。面色少华,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数。眼干燥感、异物感、灼热感,口干渴,唾液分泌减少,腮腺肿大,皮肤干燥脱屑,雷诺现象,关节痛,淋巴结肿大,高丙球蛋白血症,抗SSA/SSB抗体阳性,血沉增快。
干燥综合征阴虚血燥津液亏损燥毒症
查看详情 →
女,37岁,长期血压偏低,头脑昏闷,疲乏,记忆差,头痛眩晕,疲乏懒言,心悸胸闷,饮食乏味,畏寒神怯,形体瘦弱,精神委顿,面苍少华,语言无力,唇甲色澹,舌质澹苔澹白湿润,脉细弱,气虚血弱、肝阳不升之虚损证
低血压气虚血弱肝阳不升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夜间突发心口不适,恶心欲吐,胸痛,气喘,呼吸迫促,四肢厥冷,双手无脉,血压测不出。伤寒直中三阴寒厥暴脱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象消失。神阙穴为任脉要穴,主治脱证,具有回阳固脱之功。
克山病休克寒厥无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十八日不大便,腹胀痛,壮热,右足屈而不伸。脉洪大。阳明证。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不大便、腹胀痛、壮热、右足屈而不伸,病史未提及,脉洪大。
阳明证热邪上冲鼻衄渴饮
查看详情 →
女,68岁,低血压病20余年,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纳呆懒言,溲赤便干,消瘦神疲,面白无华。BP:80/50mmHg,脉细弱无力,舌淡苔白。中医诊断中气不足。
低血压病中气不足头晕乏力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血压不稳定,忽高忽低,头晕耳鸣,口苦,双下肢浮肿,舌淡有齿痕、白苔,脉弦细稍数。中医诊断眩晕,证型气阴双亏,肝阳上亢。
高血压眩晕肝阳上亢气阴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要症状为昏仆、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足不温、神识不清。病程急骤。中医病名属气血亏乏,证型为阳气暴脱。病因病机为劳累耗气,阳气消乏,宗气下陷,元府失充。望诊见面色苍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呼吸微弱,神识不清。切诊见脉象沉迟微弱,血压9.5/5.5kPa。
低血压气血亏乏阳气暴脱神识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便秘、头痛、眩晕、食欲不佳八年余。颜面赤,左手足麻木,行动不便,头晕头痛,巅顶压痛,气喘多汗,视力模糊,恶心,失眠,谵语,舌尖绛有刺,苔边黄中少津,脉左弦数,右带滑。心脏浊音区扩大,有Ⅱ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血压28/16KPa。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阴虚内热。
高血压肝火上炎阴虚阳亢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目眩、汗多,夜间汗出更甚,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面色苍白,舌红少苔,脉细数。问诊见夜间汗出,病史有低血压昏倒史,曾针灸及服用归脾汤治疗无效。
夜汗阴虚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头痛自1976年开始,伴腹泻、腰痛、盗汗、耳鸣、心悸、胸闷气短。血压低,80/50mmHg。中医病名低血压头痛。证型脾虚气弱,肾阴不足。病因病机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肾虚精髓不足,髓海空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痛、腹泻、腰痛、盗汗、耳鸣、心悸、胸闷气短。切诊提及血压低。
低血压头痛脾虚气弱肾阴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