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女性,主诉气短、乏力1月余,病程1月。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心慌、腰膝酸软、左下肢及手中指麻木,神疲思睡,睡眠时间延长。舌质澹,苔白滑面大,较厚,舌下脉络黑紫。脉小滑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肾两虚,风湿阻络。
脾肾两虚虚劳湿瘀阻络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周身无力,嗜卧,胃脘闷不适,纳呆,时有呕吐,便秘,口干口苦。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两虚,气虚血瘀,浊毒内蕴。舌质红,苔白。脉象沉弱。
脾肾两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气虚血瘀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肝吸虫病半年余,伴胁肋痛。口干口苦,腹胀,二便调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挟痰湿,肝脾失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脾肾两虚肝吸虫病气滞血瘀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6岁。主诉左肾上腺肿物切除1年余,咳嗽、低热2周。中医病名:积聚、肺积。证型: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脾肾阳虚,痰瘀蕴结;脾肾亏虚,瘀血阻络;气虚感冒。病因病机:脾肾阳虚,痰瘀蕴结。望诊:舌暗红、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咳嗽,痰白,纳差,腰酸,夜尿二三次。切诊:脉沉细。
脾肾两虚肺积痰瘀互结气虚感冒
查看详情 →
女,42岁,发现鼻腔恶性淋巴瘤1年2个月。恶核,体虚毒恋。左眼部肿胀,乏力,纳差,口渴,咽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细。舌澹红,苔薄黄,脉沉细。
脾肾两虚恶性淋巴瘤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腰酸、尿有白沫沉淀、面部满月貌、带状疱疹。病程7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风毒痹阻、下焦湿热、肝肾亏虚,病因病机为风毒痹阻、下焦湿热、肝肾亏虚。望诊见面部满月貌,舌苔澹黄、黄腻,问诊有尿浊、齿龈疼痛、面部潮红、外阴溃破、白带时下,脉象细。
狼疮肾炎肝肾亏虚风毒痹阻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间断性双下肢紫癜5月余。紫癜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湿瘀互阻。舌质澹红,苔白,舌底脉络无迂曲。脉弦细。尿蛋白(++),潜血(++)。总蛋白49.4g/L,白蛋白29.9g/L。
脾肾两虚过敏性紫癜湿瘀互阻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男,52岁,间断乏力、纳差2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月。舌淡胖苔薄黄,边有齿痕,脉沉细。虚劳,证属脾肾两虚、湿浊中阻。双肾体积缩小,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尿蛋白(++),潜血(++),尿素氮16.7mmol/L,肌酐375μmol/L。
脾肾两虚虚劳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头晕、腰困,伴月经量多,病程半年余。头晕、腰困、月经量多、胃胀恶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反酸、睡眠欠佳、带下量多。舌澹,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湿浊中阻,冲任不固。
脾肾两虚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不足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反复腰痛2年,活动后气短,乏力,大便干结,夜尿3~5次。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浊毒内蕴致脾肾两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澹,脉细或细弦。神疲乏力,气短,夜尿频,劳累后腰酸。脾肾两虚,瘀血阻络。肾功能异常,尿常规偶有蛋白可疑。
脾肾两虚慢性肾小球肾炎瘀血阻络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大便溏泄4年,脊背恶寒5个月。病史示便溏伴腹鸣,左下腹不适,无黏液脓血便,精神欠振,乏力,体重减轻。面色不华,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濡细。中医诊断脾肾两虚,阳气不振。病位在足太阴脾经,脾虚运化无权,久则及肾,肾失温煦,督脉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虚及肾,肾阳不振,命火不足,督脉失于温养。
脾肾两虚慢性结肠炎阳气不振督脉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主诉妊娠数月即小产,病程长。中医病名滑胎,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肾虚而胎气上逆。望诊舌苔黄腻,舌质绛而少苔。闻诊音哑不畅。问诊有头眩胸闷、纳呆神疲、泛泛欲恶、腰酸、咽喉干燥、精神倦怠、小腹下垂感、大便溏泄、小腹隐隐作痛。切诊脉象浮滑、滑而无力、虚弱带滑。
脾肾两虚滑胎中气不足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男性,主诉肾炎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肾炎,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望诊见肌肤苍白不泽,面目轻度浮肿。舌质澹红不华,苔白滑、根部厚。脉濡缓,两寸略浮。症状包括懒言少动,神气疲乏,纳谷不馨,时作干呕,大便溏滞,小溲黄短,夹泡沫如肥皂泡状。化验检查示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血红蛋白低,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肾阴亏损湿热内伤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嗽、喘促、喉中痰鸣3天,病程20年。中医病名哮喘,证型风寒外束,痰浊壅肺。主症包括阵发性喘促、喉中痰鸣、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夜不能眠、咳黄痰、胸闷、气短、心悸、口唇发绀、双下肢浮肿。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弦滑。二诊后舌质红,舌苔腻,脉滑。三诊舌澹红,苔薄白,脉弦。
脾肾两虚支气管哮喘风寒外束痰浊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哮病10余年,天气变化或寒冷季节复发加重。喉中哮喘有声,呼吸急促,喘息不能平卧,胸膈满闷,咳嗽咯痰色白而稀,恶寒鼻塞。舌苔白滑,脉象浮紧。辨证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脾肾两虚哮病寒痰伏肺肺气肿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全身浮肿伴尿量减少10余日,浮肿先见于眼睑,继则遍及全身,低热,微咳,大便不实,舌苔薄黄,脉浮大,血压146/100mmHg,尿蛋白(卅),红细胞0~1个/HP,白细胞少许。证属风邪袭于肺卫,风水相搏。二诊时水肿已退,低热除,大便调实,纳谷不振,血压138/96mmHg,尿蛋白(+),证属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低热
查看详情 →
男,76岁。主诉多饮、多尿、多食15年,反复双下肢浮肿3年。中医诊断水肿、消渴。证型脾肾两虚,湿浊内停。舌质暗,少苔,脉沉细。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病程长,属慢性病。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浊内停,气阴两虚,血行涩滞。
脾肾两虚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湿浊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产后出血不止,经治疗后行子宫摘除术,术后出现消瘦、呕吐酸苦、嘈杂难眠、不能进食。面色白而虚浮,舌红苔白,脉沉细而弦。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阴亏损型闭经。产后出血过多,手术伤及气阴,导致阴阳俱虚,胃阳受困,阴虚生内热。
脾肾两虚闭经气阴亏损胃阳受困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3月余。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纳食较少,夜寐差,大便稀。中医诊断为髓毒劳,证型为脾肾两虚。舌澹,苔白,脉滑细。病程自2019年7月起,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脾肾两虚髓毒劳头晕乏力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乏力伴尿频,病程1年余。腰背部酸痛,夜间尤甚,口中黏腻,乏力,偶有干呕。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脾肾两虚兼湿浊血瘀。病因为脾肾两虚,湿浊血瘀内结。
脾肾两虚虚劳湿浊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