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性,对称分布下肢皮肤紫癜3天,伴瘙痒,无发热、腹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血证(热伤血络)。病机为热伤血络,邪毒侵袭,血溢脉外。
血证热伤血络风邪侵袭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14岁。主诉一年前发热后出现肉眼血尿,近一年镜下血尿持续难去,一周前感冒后血尿加重。伴咽痛、咳嗽少痰、腰酸。咽部充血,舌质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尿血(外感风热兼瘀)。二诊时主诉咳嗽、咽痛已除,自觉乏力、口干、腰酸,舌质暗红,苔薄,脉细,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血。三诊时症状悉除,尿常规红细胞4~5/HP,尿蛋白(-),舌质澹暗,苔薄,脉细。
血尿气阴两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反复浮肿伴乏力1年余。腰膝酸软,倦困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暗淡少华,足面浮肿,小便多泡沫,大便溏。颜面轻度浮肿,双下肢中度水肿。舌象暗淡,苔白,脉象虚无力。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脾肾气虚、瘀血阻滞型。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000mg,血红蛋白98g/L。
水肿脾肾气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女,5个半月,湿疹外发,搔痒不安,流脂水,神烦不安,病程多日,湿疹,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苔薄白,指纹淡紫,咽红,鼻流涕,咳嗽,大便干气秽,溲热,舌苔薄腻,夜寐惊窜,胃纳尚可,大便或干或溏,大便溏薄不化,夜寐惊窜渐安
湿疹肝风内动脾虚湿困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头痛伴汗出、头颈不能转动、颅后术区膨隆、口角流涎、纳差、左手轻瘫。中医病名为颅内肿瘤,病机为风痰阻络、痰浊中阻。望诊见舌苔白厚,切诊见左手轻瘫,体征包括左向水平眼球震颤、伸舌左偏、左侧指鼻试验不准、郎勃氏征阳性、眼底左鼻侧模糊。
颅内肿瘤风痰阻络痰浊中阻视觉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6岁,头晕站立不稳,头昏、头痛、恶心作呕,病程2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阳不秘藏,风阳上旋。头痛,眩晕,肝阳上旋,肝风上冒。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高
查看详情 →
女,66岁,双膝痛5年,阴雨前、久坐时痛。骨性关节炎。证属肝肾亏虚。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象未提及。双膝无明显肿胀或压痛,伸屈活动受限。病程5年。
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苔薄白腰椎退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1月余,形体稍瘦,面色晦黯,双上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气短乏力,腰脊酸痛,小便泡沫多,尿色微黄,易出汗疲劳,大便稍溏不爽,口中黏腻,纳食尚可。舌质黯红,舌体稍胖大,苔黄厚腻,脉沉弦。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肾两虚、湿热内聚、瘀血阻滞。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24h尿蛋白定量11.4178g,血浆白蛋白25.2g/L,总胆固醇8.9mmol/L。
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湿热内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中风后双脚痿软乏力,病程8年。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血瘀、络脉不通。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不通。面色颜面潮红,舌澹紫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而无力。双下肢痿软无力,尤以左侧明显,行动需人搀扶,语言正常但口齿不清。神经系统检查示右下肢Hoffman征(+),右膝反射亢进。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络脉不通舌澹紫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低热8月余,伴关节疼痛,近三日发热高达39℃,咽痛,鼻塞,头晕,恶心,呕吐,腑气三日未解。下肢踝关节红肿热痛,不能下床活动,左右手指关节畸形。经X线摄片证实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沉106mm/h,黏蛋白5.25mg%,抗“O”800u以上。下肢踝关节红肿热痛,手指关节畸形。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关节畸形低热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咳嗽5个月,咯血痰半月。肺积,辨证为阴虚火旺。主症为咳嗽、痰中带血、痰难咯、气短、面色紫暗而青、舌红苔少、脉沉细。二诊见舌红苔稍腻、脉滑细,三诊见舌澹红苔滑、脉滑细,四诊舌红苔稍腻、脉滑细,六诊舌红少苔、脉滑细。
肺积阴虚火旺舌红苔少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左手臂震颤2年,情志激动时加重。性急易怒,胸闷胁胀,善叹息,两眼干涩,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口干燥。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兼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与阴虚风动。
手臂震颤肝气郁结肝阴不足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右侧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病程17天。舌苔白,脉弦滑。痰火化风,血络阻滞。
中风痰火化风血络阻滞舌苔白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高血压波动在200/130mmHg左右,晨高暮低,头面四肢水肿,先天不足,体质薄弱,喜静恶动,怠倦无力,头痛失眠。中医诊断心肾两亏,阳气不振,寒凝气滞血瘀。面色晦青,脚腿水肿,脉沉细无力。头痛失眠,腰痛,舌质红,脉沉滑,脉象较前有力,脉沉弱,脉转和缓。
高血压心肾两亏阳气不振寒凝血
查看详情 →
79岁男性,主诉突发晕倒、神识不清、喉间痰鸣、右侧废用、二便失禁。舌苔白而燥,脉弦。辨证为肝肾已亏,亢阳易逆,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瘀阻络脉。舌象白而燥,脉弦。病程急骤,属中脏腑闭证。
高血压肝肾亏虚痰火蒙窍风阳上僭
查看详情 →
女,63岁,腰膝酸软,久立久行无力,阴雨天气身痛,得温痛减,头晕目眩,咽干耳鸣,眼目干涩,大便干结。舌黯红体瘦,苔薄兼有裂纹,脉细涩。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舌红体瘦,苔薄白,脉弦细。脉细。
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痰瘀互阻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诉双耳胀闷堵塞感、听力下降1个半月。素体较虚,经常易感冒,有鼻窦炎、鼻炎病史。精神差,饮食欠佳,肢倦乏力,偶有便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滑。双耳鼓膜内陷、溷浊、标志不清,双鼻甲轻度肿大,鼻道有黏涕,咽后壁有分泌物。纯音听阈测听示双耳传导性聋。诊断为耳胀(双耳分泌性中耳炎)、鼻渊(化脓性鼻窦炎)。辨证为脾虚湿浊,困聚清窍证。
脾虚湿浊传导性聋湿浊余邪耳窍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头振摇、两手颤抖持续6个月,面色晦暗,头轻摇不止,两手颤抖,写字亦抖,神情呆滞,动作笨拙,起步困难,两脚难以离地,头晕头痛,失眠,乏力,口微干,大便如羊屎样,1周1次,唇舌暗红,舌尖密布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苔薄白,脉涩,血压150/90mmHg。中医病名属震颤,证型为血瘀阻络,病因病机为血瘀阻络,肢体筋脉失养。望诊见面色晦暗、唇舌暗红、舌下静脉怒张,舌有瘀点,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晕头痛、失眠、乏力、大便干结。切诊见脉涩。
脑萎缩血瘀阻络肢体震颤神情呆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5年余,加重2天。行走站立不稳,右手活动欠灵活,有时足肿,大便干结,血压不稳定。舌质暗,苔黄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类中风,证属风痰瘀阻,气血失调。病机为痰热内蕴,气虚血瘀,营分瘀热,肠腑燥热。
类中风风痰瘀阻肠腑燥热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喘闷咳嗽,动则加重,腰腿酸沉,身困乏力,吐痰色青。证属肺肾两虚,纳气失司。脉沉滑,舌澹红,舌苔薄白。
哮喘肺虚肾虚纳气失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