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热头痛,遍身疼痛,心下痞硬,身疼痛,口苦咽干,头痛甚剧,发热自汗。脉不紧而大,转侧身重,更洪大。诊断为太阳证、阳明胃实、少阳木火上炎。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程十日。
太阳证发热头痛遍身疼痛阳明胃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发热恶寒2月伴小便频数涩痛。现病史见反复发作的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头晕恶心、全身酸痛、小便频数涩痛、少腹胀痛、腰痛。舌质澹红,苔薄白微腻,脉滑。中医诊断为热淋兼伤寒中风少阳病,证属湿热下注,邪伏少阳。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士)。
急性肾盂肾炎湿热下注邪伏少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8岁。发热五六天,最高体温40℃,微恶寒,寒热往来,汗出不彻,咽干口苦,胸胁满闷,小溲短赤,便结两天。舌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少阳而太阳表证未罢。证型属少阳证,兼太阳表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邪入少阳,太阳表证未解。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满闷、脉弦数为少阳主症,微恶寒、汗出不彻为太阳表证表现。二诊时汗出较多,热度已退,寒热不作,稍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缓。
少阳表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满闷
查看详情 →
女,53岁,自汗,畏风怕冷,病程2周,腹胀痛,大便燥结,舌质淡红,苔白微黄,脉弦缓,营卫不和,阳明里实
自汗腹痛大便燥结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35岁,患病7日,始发高热,恶寒无汗,头痛骨楚,咳嗽气逆,胸痞纳少。舌苔薄腻,脉浮。诊断为病邪犯表,太阳证罢,余邪转入少阴,邪从热化,阴液受伤,肾水不能上承,心火无以下降。舌红苔黄,脉细数。诊断为少阴阴亏火炽。
外感发热少阴阴亏心火亢盛胃纳欠佳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发热1天,体温39.7℃,恶寒,无汗,咳嗽,咳黄痰,质稠量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数,舌淡苔薄黄,脉沉,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太阳证,少阴证,外感风寒,正气不足,邪郁化热,肺内热盛
发热恶寒无汗出咳嗽
查看详情 →
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胸痞,脉浮紧细。证属正伤寒。面色苍白,舌苔薄白。声音低微,气息短促。病程两日,太阳证未罢,阳明少阳证已具。形疲体酸,思纳谷。脉浮紧细,舌淡苔薄白。
伤寒证太阳表证阳明少阳证脉浮紧细
查看详情 →
女,60岁,畏寒,头昏,身痛,腰部剧烈疼痛,不能伸直,冷汗,手脚麻木,面色青黯,唇乌,舌质微红,苔白滑腻,脉浮虚,太阳证,风湿相搏,卫阳已虚,风寒湿邪侵袭,阳气受损,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风湿痛卫阳虚身痛畏寒
查看详情 →
50岁,胸闷时疼,上腹胀满,自汗,大便不爽,病程三月,冠心病,形体瘦弱,面色黎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兼缓,证属卫气不和,腐秽有余,大便不爽,自汗出,腹满。
胸痹气虚湿阻卫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9岁。恶寒发高热无汗,头痛身痛,病程旬余,日轻夜重。中医诊断为少阴直中兼太阳证而失表。恶寒无汗,发热日轻夜重,脉象未明。面色苍白,舌苔薄白。病因为外感寒邪,病机属寒邪直中少阴,兼太阳表证。
太阳证恶寒发高热少阴直中无汗
查看详情 →
女,35岁,高热,恶寒无汗,头痛骨楚,咳嗽气逆,胸痞纳少,病程7日。舌苔薄腻,脉浮。病邪犯表,太阳证,病邪转入少阴,邪从热化,阴液受伤,肾水不能上承,心火无以下降。舌苔黄质红,脉细数。
太阳证少阴证心火亢盛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左下肢疼痛一年有余,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关节不红肿,畏风,沉重感,夜痛加剧。舌质淡红,苔白滑。诊断为太阳证风湿。病因病机为风湿之邪由表及里,留注腠理,滞于下肢,气血运行不畅。
风湿痹痛风寒外邪气血不畅下肢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头痛、眩晕、眼胀、后项强直胀痛及背,牵连双肩酸楚,难以俯仰转侧。夜间卧床需垫高枕,闭眼则觉眩晕,被迫睁目不眠。舌质淡红,苔白滑润,脉浮濡。诊断为太阳证柔痉,属风湿外伤筋脉之“项背强几几”,病因为风寒之邪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头痛项背强痛风寒表虚
查看详情 →
男,54岁。主诉双太阳穴胀痛,恶寒发冷,发热,体温≤38°C,口中不和,胸翳。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少阳病,证型少阳证,病因病机外感后邪传少阳。舌色略暗瘀,苔白腻。六脉浮弦,至数平。
头痛口干苦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右侧头部搏动性胀痛,痛连后颈,病程自2002年春始,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证型为风寒湿之邪入中少阳、太阳两经。舌苔薄白微腻,质澹红,脉弦缓。
太阳证偏头痛风寒湿少阳证
查看详情 →
女,31岁,发热一个月,午后尤甚,体温39.5°C,怕冷汗出,头眩,口干苦,胸闷,喜饮,少食,大便每周一次,粪如粒状。舌尖偏红,湿润,脉细。辨证为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合病。
太阳证发热三阳合病少阳证
查看详情 →
3岁男孩,腹痛发热,病程反复。主症为腹痛、发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太阳证兼伤食。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伤饮食。面色未提及,舌苔薄白,脉浮缓,重按无力。神疲纳呆,口不渴,二便尚利。
太阳证两感证伤食表邪未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表里俱发热,胸膈满闷,呼吸不利,夜不能寐。脉浮弦有力,舌苔白厚,大便三日未行。病位涉及太阳、阳明、少阳,诊断为温病。病因与外感风邪、情绪郁结有关。胸膈满闷、呼吸不利因怒气挟风邪痰饮凝结所致。
太阳证温病阳明证少阳证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左下肢疼痛,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病程一年有余。左腿痛甚,难以着地,畏风及沉重感,入夜剧痛难寐,关节不红肿,舌质淡红,苔白滑。太阳证风湿,病因病机为风湿侵袭,经络阻滞。
太阳证风湿祛风胜湿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主诉寒战,高热,体温39℃,多发于午后及下半夜,每日持续4~6小时后自行退热,伴咳嗽,吐白粘痰。证属太阳证未解,邪滞少阳,兼以伤阴。发热前均有恶寒,四肢及后背为甚,口干苦,纳差。脉弦滑数,舌淡黄厚腻质稍暗。
太阳证未解发热邪滞少阳伤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