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间歇发作针刺样疼痛及压迫感4年余。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瘀闭阻。舌黯红,苔黄浊腻,脉缓。病程较长,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胸痹痰瘀闭阻心阳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30岁,精神恍惚,语言对答不一,遗尿,大便失禁,吐词缓慢,口流涎,恶心呕吐,头痛,舌质尚红,脉略滑数,舌苔微黄白相兼,脉略数。中医诊断风温,温热内陷心包,病机为温邪夹风痰湿浊逆传心包。
病毒性脑炎温热内陷心神失清痰迷心窍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全身轻度浮肿,腹胀,头痛抽掣,心慌胸闷,动则气短,腰酸乏力,寐差,纳谷不振,溲量少。血压236/180毫米汞柱。双侧多囊肾。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衰于下,肝阳亢于上。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血非蛋白氮升高,肌酐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酚红排泄试验异常,心电图示S-T段改变。
头痛抽掣肾衰血瘀肝阳亢肾气衰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咳嗽3周,伴咽痒少痰。病程3周,发热39℃,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干咳、咽痒、面赤、胸憋、头痛,夜间阵咳频数。舌质红,苔薄白,脉滑。证属肺卫郁热,肺气上逆。
肺卫郁热肺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目眩、呕吐、烦躁不安、昏不识人、呼之不语、项强、四肢微急、鼾睡深沉、面右侧轻瘫、右半身不遂、面潮红、眼巩膜血丝、口唇干燥、舌质绛伴瘀斑、舌苔厚腻、脉沉弦、大便数日未行。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阳盛阴亏、肝火上犯、热极生风、血苑于上。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质绛、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发胀、舌强难言、神志昏瞆、病史为中风后遗症。切诊见脉沉弦。
中风肝火上炎阴虚热极生风
查看详情 →
陈男,主要症状为头项皆痛、微热恶寒、鼻塞声重、咽痒、涕泪俱下、咳嗽、周身酸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外感风寒,证型为风寒束表,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寒凝血滞,阻遏清阳之气。舌苔黄薄,脉象浮紧,右寸关较大。
头痛风寒感冒寒凝血滞风寒束表
查看详情 →
患者阵作心前区疼痛2年,胸痹,气阴不足,血脉瘀滞。乏力,不欲睁眼,口干喜饮,胸闷,眼干,夜眠梦多,鼻干,左肩背隐痛阵作,口腔溃疡,鼻干,小便不黄,大便不干,夜眠欠佳,困倦,偶头痛,鼻塞而干,咽干发紧,眼圈发黑,夜眠少,眼微酸胀,二便可,鼻炎减轻,咽干,阴天时自觉胸闷,口鼻干燥,夜眠欠佳。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
胸痹气阴不足血脉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头痛剧烈,昏迷,夜寐不安,烦躁,身热,神情委顿呆滞,左半身不利,大便秘结,食纳减少。肝郁气逆,热迫血出,蒙闭清窍。面色晦暗,舌体胖,质干,苔黄燥,脉左弦滑,右较滑大。
头痛剧烈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舌体胖
查看详情 →
女,65岁,主诉泄泻,病程3年,口苦,咽干,腹痛即泄,每日6~8次,五心烦热,气短懒言,畏寒肢冷,舌质澹暗,苔腻略黄,脉沉细而滑,寒热夹杂,舌象澹暗,苔腻略黄,脉沉细而滑
泄泻脾胃虚弱肝郁化热肠道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左侧太阳穴阵发性跳痛,放射至鼻部及耳部,触痛明显。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头痛证。精神状态面色白,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口苦纳差,畏寒肢冷,自汗乏力,唇澹无华。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病因病机为素体阳气不足,气虚血瘀,风寒上犯,脉络阻滞。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气虚血瘀风寒犯头
查看详情 →
女,42岁,颈肩部反复酸痛2年,放射至右侧前臂手部,伴头晕头痛。面色正常,舌淡苔白,脉滑。颈部僵硬,项筋肿胀,第5~6颈椎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头颈部右转受限。X线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少,5~6椎间隙变窄,钩突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颈椎病神经根型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头顶跳痛,耳鸣如蝉,腰膝酸冷,畏寒肢倦,面色潮红,口干饮少,便燥不爽,舌红苔薄,脉细弱。原发性高血压6年,糖尿病3年,下肢麻木疼痛半年,腰椎退行性变。辨证为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虚阳上逆。
高血压糖尿病阴阳两虚虚阳上逆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4岁。左半侧头痛,左耳痛闷,身热。脉弦,苔白腻。中医辨证为风痰阻塞经络。舌象苔白腻,脉弦。
风热头痛口眼歪斜风痰阻络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头痛且胀,血压200/120mmHg,手麻,大便不畅,面色潮红,苔黄腻,脉弦滑。高血压病,痰热中困,肝阳偏亢。
高血压肝阳上亢痰热中阻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咳嗽2天,体质欠佳,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咳嗽晨重,有痰难咯,鼻塞流清涕,咽痒不痛,日间汗多,活动后甚。面白少华,舌澹红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诊断为感冒(复感儿),辨证为气虚感寒。
气虚感寒痰浊阻肺肺脾两虚反复感冒
查看详情 →
48岁女性,小腿发热胀痛4个月,夜间加重,腰痛,手脚心发热,睡眠差,疲倦,心悸。舌质黯红,苔澹黄腻,脉濡数。湿热痹证,病因水湿之气侵袭经络肌肉,日久化热,湿热下注。舌象黯红,苔澹黄腻,脉濡数。
湿热痹证湿热内扰湿热伤气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诉右眼视力急降伴头痛、恶心呕吐3天。中医病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绿风内障),证型肝郁气滞,情志郁结。病因病机情志郁结,神水运外受阻。望诊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恶心、呕吐。切诊脉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风内障肝郁气滞肝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头晕巅顶重痛,头皮麻木,两目迎风流泪,四肢麻痹无力,神疲怯寒,口澹出水,饮食减少喜热,噫气吐酸,大便不调,小便不利,面色晦暗浮肿,声音重浊,舌暗淡润滑,脉弦劲而迟。中医诊断为厥阴阴盛阳衰,浊阴冲逆。望诊见面色晦暗浮肿,舌暗淡润滑。闻诊见声音重浊。问诊见头晕、巅顶痛、头皮麻木、神疲、怯寒、口澹出水、饮食减少、噫气吐酸、大便不调、小便不利。切诊见脉弦劲而迟。
高血压病厥阴阴盛浊阴冲逆肝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男性。主诉目黄目痛2年余。诊见双目色黄,中夹赤丝,午后目痛,小便黄,身不黄,脘胁不痛,饮食正常,舌苔薄少,脉略弦滑。辨证为湿热淤滞于内,上犯目窍。病因病机为湿热淤滞。望诊见双目色黄,舌苔薄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目黄目痛、小便黄、午后目痛。切诊见脉略弦滑。
目黄目痛湿热淤滞肝火偏胜
查看详情 →
患者约四旬,产后感风,头身手足麻木疼痛,病程始于产后。中医诊断为痛风,证型属风入经络,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风邪侵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产后感风、不能节劳、头身手足麻木疼痛、发热身疼、心神恍惚不寐、两膝内肿痛。切诊见脉象稍和。
产后腿痛脾阴不足痛风风入经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