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往来

患者年龄40余岁。主诉为素体肾亏,半年来由湿热转变为三阴疟,寒热日久,腹胀,胃纳呆钝,咳嗽痰黏,牵引胁痛,口苦干燥。脉象沉滑,舌苔黄厚。诊断为湿痰久蕴,化为疟证。舌质光绛,脉象细,舌苔微黄。症状包括寒热往来,盗汗,背冷,身倦乏力,咳嗽胁痛,疟止后仍有头晕,耳鸣,畏寒,骨酸,口干,溲赤,惊悸,腰酸,阳痿,溲清。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为疟疾,证型为湿痰久蕴,化为疟证,病因病机为湿痰久蕴。
三阴疟肾亏湿热湿痰
查看详情 →
42岁男性 反复发热9日 头痛身热 汗出不畅 寒热往来 头痛沉重如裹 形身拘急 全身酸痛 脘痞纳呆 口干不欲饮 小便深黄 大便干燥 舌红苔白厚腻 脉弦滑略数 湿温 表邪遏闭 湿热中阻 少阳失疏 大肠积滞
伤寒湿温表邪遏闭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差,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中医病名属少阳病,证型为少阳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气病在半表半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差、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切诊未提及。
寒热往来妊妇少阳证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发冷发热半月余。寒热往来,口渴思饮,汗出,便干,尿少而赤,舌面如镜。面色苍白,脉弦数且大。病机为少阳阳明合病,镜面舌为津液耗竭之象。
寒热往来胃热津伤镜面舌脉弦数大
查看详情 →
女子 咳嗽 咯血 惊悸 艰寐 口无津液 两耳发鸣 两胁攻胀 脘部烦灼 心悸 气攻便燥 腹痛 气不接续 口苦发热 小便频数且短 舌苔尖缝起刺 肝气横逆 冲犯心肺 肝为先天 营阴不足 气火有余 面色无华 舌苔尖缝起刺 脉象未提及 问诊见咳嗽 咯血 惊悸 艰寐 口无津液 两耳发鸣 两胁攻胀 脘部烦灼 心悸 气攻便燥 腹痛 气不接续 口苦发热 小便频数且短 病程未明确 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
咳血肝火上炎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脘腹胀闷,不思饮食,身痛、发烧,病程自1990年6月起。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郁枢机不利,病因病机为邪居半表半里之少阳,风邪郁久化热。面色慢性病容,舌质红,苔黄薄,脉弦数。
少阳证气郁枢机风热郁久舌质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成年。主诉包括肝胆火炽、寒热往来、溺黄便坚、目深黄、右胁疼痛、易怒烦躁、小溲热赤涩痛。脉弦左关洪数,舌红苔黄。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属湿热熏蒸,病因病机为湿火相得,湿滞气阻,胆液溢于肌肤。舌象红苔黄,脉象弦左关洪数。
黄疸肝胆火炽湿热交攻胁痛
查看详情 →
女,71岁,寒热往来1周,头痛、头晕、口苦、胁痛、干呕心烦、口干不欲多饮、尿少而黄。春温晚发,邪热未清,表里失和,营分已伤。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细。寒热往来,邪居少阳,湿蕴肝胆。
寒热往来少阳胆热阴分不足表里失和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双目失明,病程疟疾后三年,双目失明两个月。疟疾后遗症,脾胃虚弱,元气大虚,不能运精上濡于目。脉虚而无力,重按有弦象。辨证为少阳半表半里,疟邪留于募原。面色萎黄,舌淡,脉虚弦。
疟疾后遗症脾胃虚弱元气大虚少阳病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发热恶风,但热不休,午后热高,咳嗽气紧痰稀,胸痛,口干苦,纳少,夜汗,尿黄,大便秘结。二颧红赤,红舌赤,黄干苔,弦数脉。右肺下闻及摩擦音,叩诊浊音,体温38.9℃,胸透示右下肺胸膜炎伴积液。二诊见体温下降,咳嗽减轻,舌赤苔黄,脉弦数。三诊症状好转,体温37.6℃,舌稍赤,苔薄黄,脉弦缓。诊断为胸膜炎,病机属水热互结,邪热内蕴。
胸膜炎水热互结热结在里胸胁积水
查看详情 →
24岁 妊娠5个月 胎气上冲 脘腹剧痛 气逆作呕 呕吐蚘虫 寒热往来 饮食不纳 蚘厥 肝气犯胃 胃失下行 胎气冲胃 肝胃不和 湿浊上溢 面色正常 舌苔白腻 脉弦滑 语音正常 无特殊气味 胸膈闷塞 口泛甜水
胎气上冲蚘厥肝气犯胃胃失下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胃痛6天,伴发热2天。病程6天。中医病名胃痛,证型风温在表,内伤脾胃、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望诊舌红,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有阵发性寒热、汗出、背部畏寒、饥不饮食、食入即吐、口干苦。切诊脉沉细数。
寒热往来胃痛少阳病阳明病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低热半年余,体温约37.8℃,午后寒热往来,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胀闷,纳谷不香,小便黄,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血弱气虚,邪气入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病机为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
低热血弱气虚邪气入里胁下结滞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右胁疼痛三载,阵发性,过劳及饮食不节诱发,病程渐重。右胁顿痛沉重,右胸满闷,肩背困楚,脘腹憋胀,气逆纳呆,口中粘苦,恶心欲吐,大便干燥,小溲微黄。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湿热交阻,肝胆气结。
胆结石湿热交阻肝胆气结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妊娠四月半,阴道流血,术后发高热,体温39.6℃,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寒热往来,四肢发凉,汗出不彻,胸闷腹满,少腹痛,头痛身酸,口苦口干不欲饮,恶心呕吐,大便稀有脓血,小便黄,恶露稀薄脓样。脉模煳无力,舌质暗红,苔黄白秽厚满舌。诊断为晚期感染性流产、败血症。
晚期流产湿热蕴伏正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寒热往来,胸闷心悸,头痛身楚,有时欲吐。脉浮弦,舌苔薄黄。病在少阳。发热未解,体温39℃,口渴多饮,心烦,脉洪数,舌苔燥黄。病在少阳不解传入阳明。高热已解,口干欲饮,胸闷心悸,脘腹胀满,大便5日未解。脉沉数,舌苔老黄而有芒刺。病属阳明腑证。
寒热往来感染性心内膜炎少阳证阳明腑证
查看详情 →
营阴虚而未和,时犹寒热往来,咳嗽亦作止无定。肺胃之津液未能充复。脉嫌濡小。
寒热往来营阴虚咳嗽无定肺胃津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五十岁,主要症状为心悸气促、胸臂胁肋疼痛、右半身有汗,病程较长,因去年冬季咯血后瘀留致病。中医病名为咯血后虚损,证型为血痹虚劳,病因病机为咯血后瘀滞于络。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含病史及症状,切诊脉沉弦滑大。
咯血后虚损瘀阻络脉胸胁刺痛心悸气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寒热交替、胸痛、两胁痛、臀肉刺痛,病程六七日。中医病名属伤寒,证型为太阳少阳合病。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邪在半表半里,太阳经脉瘀血阻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寒热有定时,胸胁痛,臀痛时作,病史有外感风寒。切诊脉象弦滑,后转浮。
伤寒太阳少阳合病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女,66岁,反复咽痛、咳嗽半年,加重10天。舌红,苔薄白,脉弦而有力。寒热往来,夜发昼止,口渴欲饮,饮后胸闷如塞欲吐。阴阳两虚。阴虚发热故渴而欲饮,阳虚故饮后胸闷如塞欲吐。
咽痛咳嗽阴虚发热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