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4岁,主诉排尿困难5年,加重2月。排尿等待,尿线细,余沥不尽,夜尿3~4次,口干、腻,小便色黄,排尿灼热感,夜寐欠佳。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证属湿热内蕴。
精癃湿热内蕴气化不利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7岁,纳差4个月,脘腹胀满,时腹痛,大便稀溏,夹不消化食物,脾气急躁,易怒,多汗,睡不安,时磨牙。厌食症,证属脾虚肝旺。舌红苔薄白,脉细弱。面色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脾气平缓,睡眠尚可,大便成形。
厌食症脾虚肝旺肝气郁结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许,经期不正,量或多或少,色泽或紫或红或澹红,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胀满,口干舌红,脉虚略数。面色皖白,尺脉虚弱,肾阳不足。不育症,正气不足,阴阳两虚,命火无权。
不孕症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患者,主诉为失眠、精神异常、意识反应迟钝。病程较长,伴有脑梗死病史。症状包括四肢无力、行走困难、言语迟钝、意识模糊、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小便频多。舌质黯澹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证。四诊见舌质黯澹苔白,脉沉迟。
老年呆病脾肾两虚气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主诉性功能障碍,不能勃起半年余。病程长。中医病名勃起功能障碍,证型肾阳亏虚证。病因先天禀赋不足,病机肾阳亏虚。望诊舌质淡红薄白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自觉双膝冷感,夜尿频,服鹿角粉后症状有改善但出现头晕口苦。切诊脉弦大,二诊脉沉细。
性功能障碍肾阳亏虚双膝冷感头晕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面色苍白,BP 70/40mmHg,表情痛苦,出汗。骨盆挤压试验阳性,触诊有骨擦感。X线片示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
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休克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阴囊湿冷,受寒湿则睾丸肿痛伴下坠感。病程9年,初因睾丸碰伤,后因房劳、寒邪复发。辨证为寒湿入侵下焦。舌苔正常,脉象沉迟。阴囊湿冷,睾丸肿痛,下坠感。
慢性附睾炎寒湿入侵下焦舌苔正常脉象沉迟
查看详情 →
2岁8个月男童,慢性腹泻3月,脱肛1月,大便稀挟未消化食物残渣,肛门脱出肠管,粘膜充血,有擦伤及血性粘液。形瘦体弱,面色萎黄,肢冷,食少神倦,爱哭。脾虚失运,久病及肾,脾虚下陷,肾气不固。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脱肛脾虚下陷肾气不固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脐腹胀痛1周,无胃痛。病史中曾患不全性肠梗阻,后诊断为肠功能紊乱,腹胀痛不减。体型瘦,腹部鼓胀,脐周压之轻度不适,无压痛及腹水征,腹部平片未见气液面,不吐,能排气,大便干,苔白,脉细弦。证属脾虚不运,气机阻滞。
脾虚不运气机阻滞苔白脉细弦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阴囊睾丸肿胀疼痛,牵引少腹,病程三年。中医诊断为睾丸痛。证属肝经湿热,经脉瘀滞。阴囊肿胀,睾丸有明显触痛,左少腹有压痛,睾丸时有抽引疼痛,伴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睾丸痛肝气郁结湿热证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排尿不畅、右腰部疼痛、排尿滴沥不爽、少腹胀满、面浮肢肿、便溏不实。舌质澹、苔薄白,脉细缓。诊断为肾阳虚惫,膀胱气化不利。
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腰酸
查看详情 →
男,38岁,肛门上撮收缩疼痛3个月余。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迟。脏毒,命门火衰、阴寒客脉。肛门失其固摄,气化失司,大便失控,便质如糊状。
肛门直肠痛肾气不足命门火衰督脉虚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为结婚4年不育,阳事不举,两耳蝉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阴囊萎缩,精神疲惫,食纳不佳。中医诊断为肾阳亏乏、肾精虚少不育。舌质澹,苔薄白,脉缓弱。
不育肾阳亏乏肾精虚少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病程4年余。中医病名便秘,证型虚秘。病因病机为长期使用苦寒泻火之品致脾胃虚寒,气机不畅。望诊面色白,舌淡暗、苔白润。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气短倦怠,心悸,眩晕,口淡,腹胀满而痛,时有肠鸣,大便不畅,努责难下,小便清长,肢冷。切诊脉沉弱。
便秘虚秘脾胃虚寒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痛经渐进性加重4个月。主诉痛经,病程4个月。中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型气滞血瘀,寒凝胞脉,冲任瘀阻。舌质黯澹,边有瘀斑,舌面澹青,脉弦紧,尺脉沉取。小腹胀痛,经前明显,伴有乳胀、肛门下坠感,经量多,色澹红,质清稀,小腹冷胀疼痛,腰酸背痛。
痛经加重气滞血瘀寒凝胞脉冲任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大,经来腹痛4个月。刻下症见月经量大,少腹疼痛加重,乏力,睡眠欠佳。舌紫苔薄白,脉弦涩。西医诊断子宫肌瘤,中医诊断痛经,证属瘀阻胞宫。病机为瘀阻胞宫,寒凝冲任。
痛经瘀阻胞性寒凝冲任月经量大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期前3~5天下腹部疼痛3年余,痛时得热则舒,疼痛严重时需药物缓解,月经周期稍延迟,量多。舌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寒凝血瘀。辨证为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中,寒凝则血瘀。舌象为薄白,脉象为弦,后诊脉象转为沉细,再转为细。
痛经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大如覆釜,病程九月,经停。脉沉而细,舌苔薄质淡,目眶色暗,肌肤甲错。中医诊断为水分病,证属阳气不行,阴气乃结,水液瘀聚不化,经络瘀阻不运。病机为阳气不行,阴气乃结,迁延日久,血结胞门。舌淡胖大,脉沉细,胸闷气逆,腹大身肿,鼻衄,下血挟紫块,右胁下肿块。
水分病血分阳微阴踞邪衰正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小便不利病史2年,近又复发2周,症状包括小便点滴不爽、欲出无力、尿时茎中胀痛、夹有血丝,伴形体消瘦、面赤心烦、嗜酒成瘾。舌质红、苔黄,右脉细,左脉弦硬。诊断为小便不利,辨证为高年肾阴不足,湿热下移膀胱。
小便不利肾阴不足湿热下移膀胱气化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气短、乏力1月余,病程1月。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心慌、腰膝酸软、左下肢及手中指麻木,神疲思睡,睡眠时间延长。舌质澹,苔白滑面大,较厚,舌下脉络黑紫。脉小滑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肾两虚,风湿阻络。
虚劳脾肾两虚湿瘀阻络气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