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男性,主诉便后肛门肿物脱出疼痛四天。病程四天。中医病名混合痔发炎、内痔嵌顿。病因病机为久站久蹲及过食辛辣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望诊见肛门肿物脱出,粘膜紫红。切诊见肿物触痛明显。
混合痔发炎内痔嵌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遍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怕冷,恶风出汗,咽痛充血,胃纳欠香。舌苔薄腻,舌边尖红。脉细。诊断为风湿留恋经络,气血流行不畅。病因风邪盛,兼有内热。
痹证风湿留恋气血不畅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主诉面部黑斑,病程半年。中医病名:黑变病。证型:命门火衰,阳虚不运。病因病机:肾色外泛。望诊:面颊部黑斑,色暗晦。舌质澹胖,苔滑。脉细弱。病史见手足冰冷,畏寒恶风,头晕,腰酸脚软,经期错后,量少色澹,食欲不佳,大便溏薄。
黑变病命门火衰肾阳虚阳虚不运
查看详情 →
男性,42岁,腰痛伴下肢牵涉痛,病程1周。腰椎间盘膨出及突出,属痹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外袭,经络气血痹阻。舌淡苔薄,脉滑。
腰突症痹证肾精不足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突发心衰,端坐呼吸,频咳暴喘,喉间痰鸣,呕吐涎沫,面色灰暗,神情委顿,声若蚊蚋,唇指紫暗,胸痛彻背,全身水肿,脐凸胸平,尿少厌食,憎寒无汗。舌紫暗,满布紫黑瘀斑。脉促,频见雀啄。问诊提示病由感冒引发,表气闭塞,伏邪无出路,三焦气化冰结,聚水成肿。中医病名未明,证型未明,病因病机为表气闭塞,伏邪内陷,三焦气化失常,水湿内停,瘀阻心脉。
心衰表气闭塞伏邪欲出三焦冰结
查看详情 →
荆某,女,39岁。四肢关节疼痛,膝、肘及手、脚关节痛如针刺,遇冷更甚,行动不便。面色苍白,精神差,畏寒怕冷,厚衣裹身,舌淡苔白,脉沉细。正气虚弱,风寒湿邪直中。四肢关节痛如针刺,遇冷加剧,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肢关节疼痛风寒湿邪直中正气虚弱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左下肢麻木10余年,左腿肌肉萎缩1年10个月,夜间疼痛,局部怕冷,行走无力,左髋部及大腿前部疼痛,身体瘦弱,易感冒。左大腿中段、膝上及小腿中段周径较右侧小1~2厘米,肌肉松弛。脉细无力,舌质红,苔白。辨证为肌痹(松弛型)。
肌痹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筋骨劳损,寒湿互阻,肝脾失调。周身筋骨酸楚,夜寐不安,头晕乏力,肝区作胀。脉细弦不畅。面色晦暗,舌苔薄腻。头晕乏力,四肢畏寒,夜寐不安。脉弦细带涩。中医病名属筋骨劳损,证型为寒湿阻络、肝脾失调。病因病机为劳损复受寒湿,肝脾失调,筋骨失养。
筋骨劳损寒湿互阻肝脾失调肝区作胀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双膝关节痛2年余,活动后疼痛明显。双膝关节肿大变形,遇寒及活动后疼痛加重,行走不利。舌澹暗,白润苔,脉细滑。诊断为痹病,证属风湿痹阻。病位在经络、肌肉、关节,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气血不通,经脉瘀阻。
骨关节病风湿痹阻关节疼痛功能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双上肢关节冷痛2个月。主症为关节局部发凉,阴雨天气加重,乏力。舌质澹,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痹病,寒湿阻络证。体征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肘关节疼痛,无红肿,压痛明显,畏寒怕冷。
风湿寒性关节痛寒湿阻络证关节冷痛畏寒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胃胀3日,胃脘冷且局部发凉,不饥不食,呃出之气亦冷,身重难受。舌淡,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胃胀,证属阳虚阴寒偏盛。
胃胀阳虚阴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右侧面部发作性剧痛一年余,疼痛呈阵发性抽搐样,因谈话、洗脸、张嘴、咀嚼、打喷嚏及受风寒诱发,局部喜热。脉沉迟而紧,舌质澹,苔白,舌尖部有瘀点。诊断为偏头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为风寒袭络,气血瘀滞。舌质澹,苔白,舌尖瘀点,脉沉迟而紧。
偏头风风寒袭络气血瘀滞阳气温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为全身寒冷、肌肉紧缩、寒战,后出现全身重着酸痛、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手足尖麻木,关节出凉气,遇寒则酸痛难忍。体征显示虚胖,面色晦暗,气虚无力,四肢欠温,食欲差,舌澹红、苔白,脉沉缓。诊断为寒湿痹痛,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血运行受阻。望诊见面色晦暗、舌澹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风怕冷、肢体麻木、关节凉气,切诊见脉沉缓。
寒湿痹痛气血运行受阻风寒湿邪产后真元大损
查看详情 →
女,29岁,主诉雷诺氏征二年,夏季不缓解。两手背肿胀,手指增粗,指背关节紫红斑片,活动不利,面色萎黄,额面皮肤硬,表情呆滞,苔薄白,脉沉细。寒邪外袭,脉络被阻,气血凝滞。
雷诺氏征寒凝血瘀脉沉细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右侧肢体麻木、头晕10天。舌红,苔黄,脉弦。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脑动脉硬化,部分血管弹性降低。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辨证:风邪入中。
中风病中经络风邪入中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少、双膝酸痛、纳眠差、大便欠畅,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肺恶性肿瘤,证型为气虚痰瘀互结。舌红苔黄,脉滑。复诊时症状变化为咳嗽无痰、气喘、咽干、便溏,舌红苔微黄,脉滑。后期出现声音嘶哑、皮疹、气促、痰少色白、双下肢畏冷、纳差、难眠、大便泄泻,舌红苔少,脉细滑。舌象与脉象变化反映病机演变。
肺恶性肿瘤气虚痰瘀互结肺肾阴虚痰瘀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侧少腹胀痛,大便先硬后溏薄,夹有粘液,腹鸣多气。病程自1963年7月起,持续约1年半。诊断为回肠末局限性小肠炎。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腹痛与饮食相关,大便不调。切诊未提。中医病名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述。
回肠炎肠胃湿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3年,加重2个月。月经初潮12岁,18岁始发痛经,近期经期淋雨后症状加剧,伴肢冷畏寒、面色苍白、头晕呕吐、月经量多夹血块。体检见面色不华,形体偏瘦,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迟细软。中医诊断为痛经(寒凝血瘀型)。病机为寒凝血瘀,病位在子宫、冲任。
痛经寒凝血瘀肾阳不足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男,37岁。腰腿痛半年,沿右下肢后外侧放射,阴天或劳累后加剧。体征示走路跛行,直腿抬高试验20°,腰椎旁及下肢多处压痛。舌质红,苔微黄,脉弦。X光示3~4腰椎增生性唇样改变。中医诊断外伤型痹证,辨证邪结瘀凝,筋骨失养。
腰腿痛痹证瘀凝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女性,51岁,右侧面部阵发性灼热疼痛半年,因过劳诱发,痛如刀割,日夜不止。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细弦,形寒肢冷。证型为阳气不足,浮热郁火上冲。
三叉神经痛阳气不足浮热郁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