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5岁,心悸气短伴乏力半年余,加重1周。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精神倦怠,少气懒言,纳呆腹胀,寐欠佳,大便稍干。淡红舌,薄白苔,沉细无力,结代脉。心悸,血液不足。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
心失所养心悸心脾两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胸闷痛,气短,反复发作4年。中医诊断为胸痹(冠心病,心绞痛)。证型为气血亏虚,心失所养。症状包括胸闷心前区隐痛,气短,喜叹息,乏力失眠多梦,口干不喜饮。舌质暗红,苔薄少。脉细。辅助检查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心电图ST-T异常。
心失所养冠心病心绞痛心气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严重失眠,甚则彻夜不眠,伴头晕。病程1年。中医诊断不寐,属肝郁脾虚、心失所养证。望诊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无力。主症包括情绪低落、急躁易怒、月经期短、量少夹血块、经期腹痛、乳房胀痛、倦怠乏力、劳累后脱肛。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中气下陷,心失所养。
心失所养不寐肝郁脾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患者,主诉心前区胀闷、活动后气喘、腹胀、双下肢乏力、大便次数多量少。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证型为气阴两虚,心失所养。面色晦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心前区胀闷、气喘、乏力、便频为症状表现。病程较长,有冠心病、心衰、肾功能不全病史。
心失所养冠心病心衰肾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心悸、失眠近3年,胁肋不适、呃逆,四肢酸困乏力,身冷恶寒,精神不振。气血亏虚,心失所养。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心失所养心悸失眠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主诉半月来前半夜及白天入睡后出现两目直视、哭叫、游走、惊恐状,持续半小时后清醒。面色少华。舌澹红,苔中厚,脉沉细。证属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心失所养梦游症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头晕眼花,夜间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双耳蝉鸣,口干纳少。舌苔薄白,质黯红。脉弦。辨证为肝阳上亢。病程自1987年2月14日起,持续约14天。血压160/100mmHg,脉弦,舌黯红,苔薄白。病因病机属肝阳上亢,心失所养。
心失所养眩晕高血压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侯某,女,37岁。主诉心悸反复年余,伴乏力。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左心室增大。舌质偏红,苔薄少津,脉虚细。中医诊断为心之气阴两虚证。病因病机为邪气侵害心脏,正气不足,心失所养,血脉失荣,气阴俱亏,阴虚血少而发为心悸。
心失所养心悸气阴两虚阴虚血少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血压波动,心悸心慌,面色少华,耳鸣力乏,头晕腰酸。高血压病史15年。阴阳两虚,正气亏损,心失所养。面色少华,舌淡,脉结代。
心失所养高血压阴阳两虚正气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阵发心悸一年,每周发作3至4次,发作时心率160~180次/分。既往史见乏力、睡眠不实、大便不成形。舌苔薄白,脉弦缓。中医诊断为心肾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肾不交,阴液耗伤,心失所养,神不得安。
心失所养心悸心肾气阴两虛阴虚
查看详情 →
男,24岁,头晕、心悸、胸闷、眠差,病程自1996年6月首次发病,2000年10月复发。舌红苔白,脉细数。气阴两虚,心失所养。心律失常,室性异位心律,室早3291次/24小时,室性二联律14次。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
心失所养气阴两虚心律失常早搏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近3年依赖催眠药。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澹紫,尖红苔白,脉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心失所养顽固性失眠脾虚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王某,女,36岁。失眠2年,伴心慌、胸闷、入睡困难、性情急躁、口干、小便黄。舌质黯红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不寐。证型:木郁不达,郁热内蕴,上扰心神。病因病机:劳神过度,木郁不达,气血不畅,郁而化热,暗耗心阴,心失所养。舌红苔薄,脉细弦。
心失所养失眠肝气郁结心血暗耗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抑郁、恐怖、急躁、易怒17年余。现病史显示抑郁、恐怖、失眠,夜间难以入睡,睡后易惊醒。查体面色晦暗,疲惫,背部毛孔明显变粗,双侧C3~C6关节突关节压痛。印象颈椎病(抑郁、恐怖症)。中医病名抑郁,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涉及思虑过度,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精亏虚,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舌象、脉象未提及。
心失所养抑郁症肝失疏泄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情绪不稳、易躁易怒、欲哭不能自控、月经不调、面部烘热、多汗、心悸、失眠多梦。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证属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心失所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情绪异常、月经紊乱、心悸、失眠,切诊未提及。
心失所养经断前后诸证肝肾阴虚精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胸闷心悸反复发作1年余,冠心病支架术后1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8年,脑梗死、阵发性房颤病史。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证属气阴两虚、心失所养。
心失所养胸痹气阴两虚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诉情志不畅,喜悲伤欲哭,胸闷心悸,反复发作,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瘀阻心脉。舌紫暗,脉细滞,苔薄腻。问诊见口干苦,纳差,寐不安,月事愆期。体征见舌紫暗,脉细滞,苔薄腻。
心失所养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为女。主诉为阴股疽溃久不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阴股疽。证型为气血耗竭,气虚无以化生肌肉,血虚阴失潜阳。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日晡潮热,自汗,心失所养,夜难入寐,谷食不多。望诊未提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脉象细弱芤数。
心失所养阴股疽气血耗竭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每年发作1至3次,晚间发作,口吐痰沫,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发作后头痛、睡眠不安、烦急。病程8年未愈。中医病名痫证,证型痰痫,病因病机为痰热内伏,复受惊恐,扰及厥阴。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痰多、纳差、舌无苔,切诊提示脉弦缓。
心失所养痫证痰热内伏惊恐诱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顽固性失眠,夜间入睡困难,寐而易醒,伴多梦、心慌、头晕、倦怠乏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失眠,证型为肝血不足,心失所养,虚热内扰。望诊见面色少华,舌红、中心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多梦易惊、心慌、头晕、倦怠。切诊见脉沉弦细。
心失所养失眠多梦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