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心悸不时发作,面色苍白,唇色青紫,语言低微,精神疲倦,自汗畏冷,饮食减少且痞滞。病程持续数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衰少,不能濡养心血。病因病机为劳心经营导致气血不足。舌体胖大,舌色偏白,舌苔淡薄湿润。脉象细涩,中有结、代。
心失所养心悸气血两虚自汗畏冷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烘热汗出2年余,寐少梦多,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便难,尿少色黄,停经半年余。肝肾不足,肝郁气滞,心失所养。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细弦。
心失所养更年期综合征肝肾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近3年依赖安眠药。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每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澹紫、尖红苔白,脉象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心失所养顽固性失眠脾虚胃气不和浊气上扰
查看详情 →
余某,34岁,女性。主诉全身关节肌肉疼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烘热多汗、不规则发热、尿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为气阴两虚、肝血不足。体征包括心悸、心烦眠差、多梦、神疲乏力、烘热多汗、月经量少、面红、舌质红少津、舌苔薄白、脉细。病因病机为久病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失所养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7岁,胸闷心悸,阵发性胸部隐痛2个月,左侧胸部隐痛阵作,2~3次/日,胸闷心悸气短,周身乏力,腹部胀满,下午尤甚,纳呆食少,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头晕,易恐惧,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数,证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心失所养冠心病心绞痛房颤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8岁,主诉两胁作胀、口干而苦、纳谷欠馨、嗳气矢气频作、大便偏干、心悸、夜寐欠佳、烦躁易怒。舌稍红、苔薄腻,脉弦细数。辨证为肝气郁结,脾运失司,心失所养。望诊面色红润,舌稍红、苔薄白微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情绪低落、烦扰,切诊脉弦细。
心失所养肝气郁结脾运失司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68岁,心悸,脉搏不整,头晕,血压不稳定,睡眠欠酣,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心失所养,病因病机:心气不振,心主血脉失常,心主神明不能尽职。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心悸,脉搏不整,头晕,血压不稳定,睡眠欠酣,病史未明确,脉象未提及。
心失所养心悸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4岁,主诉精神失常,哭笑不止,自语谩骂,两目直视,不食不眠,出门游走,二便不调,病程十余日。中医病名脏燥,证型气怒伤肝,肝气失调,肝木乘脾,脾伤则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情志失常。舌象白厚,脉象沉伏不定。
心失所养脏燥气怒伤肝肝气失调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主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二个月余。舌质边尖赤,苔薄白,脉细数有结象。心电图示室性早搏,T波改变,心律不整。辨证为气阴两虚。病程中伴咽痛、易感冒,体弱易外感。舌象边略红,脉细数有结象,心律不整,偶有早搏。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率78次/分,未闻早搏。
心失所养心肌炎气阴两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0岁,心悸、胸闷、头晕头昏、大便秘结、皮肤瘙痒,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心悸、眩晕。证型:气阴不足,心失所养,阴虚内热,血脉瘀阻。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皮肤瘙痒,遇热加剧,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血压168/95mmHg,血糖基本正常。
心失所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产后不省人事二日。病程二日。中医病名产后血晕。证型属失血过多,心肝脾俱虚。病因病机为失血过多,心失所养,神明不守,脾失统摄,脾阳衰,阴虚不守,阳虚外越。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大汗淋漓,舌质淡、无苔,脉浮大无力。
心失所养产后血晕心肝脾俱虚血虚气弱
查看详情 →
女,41岁,胸闷心悸,抑郁寡欢,心烦失眠,面色不华,月经紊乱,经前乳房胀痛,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气郁结,血行不畅,心失所养。病程2年,病因与情志有关。
心失所养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抑郁寡欢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乏力、胸闷、头晕、恶心、心慌、出汗,病程2个月。面色稍白,形体瘦弱,心率112次/分,第一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早搏,心前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中医辨证为心之气阴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气血运行不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心失所养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不足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幼,气阴两虚,寐则有汗,面色苍白无华,舌苔少,脉象虚软。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病后气虚阳浮,阴血亏虚,无以养心。望诊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寐则有汗。切诊见脉象虚软。
心失所养气阴两虚虚软脉象舌苔少
查看详情 →
男,形体消瘦,睡眠较差,自汗盗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象虚数,近半年常独处一室,厌恶外界接触,寡言少语,阴血不足,阳气虚衰,长期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面色无华,舌红少津,脉虚数。
心失所养神志病阴血不足阳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心慌、寐差3年。现病史示绝经后出现头晕、心慌、汗多、口干、纳差、便溏、寐差、夜尿频、精神紧张。舌红,苔黄,有齿痕,脉74次/分。中医诊断为脾虚不运,心失所养。二诊时舌黯红,苔黄厚,脉72次/分。
心失所养头晕心慌脾虚不运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健忘、面部灼热感、盗汗。中医病名为失眠,证型为肝肾不足、心失所养。望诊见面部灼热感,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失眠、多梦、健忘、盗汗。切诊脉象未提及。
心失所养失眠肝肾不足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主诉心悸7月余。刻下症状包括心跳动则尤甚,精神疲乏,稍口渴,食欲好,夜寐安,大便调。舌苔薄,脉细软,时有结代脉,心率75次/分,早搏2~4次/分。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作悸。证型属心气不足,病机为心气虚则悸。舌象薄,脉细软,时有结代脉。
心失所养心悸心气不足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月经衍期,量少色黯,夹块,小腹不适,经前心慌、气短、胸闷。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为经行心悸证,证型为瘀血阻络,心失所养。望诊见面唇青紫,舌黯红,边有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心悸、气短、胸闷。切诊见脉疾数而涩。
心失所养经行心悸瘀血阻络舌黯红
查看详情 →
雷某,40岁,胸闷心悸数年,近来发作频繁,头昏乏力,呼吸不畅。舌质暗,苔薄白,脉时结时代。证属阴阳两虚,心失所养。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三联律。
心失所养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脉失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