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下痢脓血、腹痛、肠鸣、腰痛、足跟痛、四肢麻木、少腹冷、月经失调。病程较长,由急性细菌性痢疾转为慢性菌痢。舌质澹,脉沉弦。证属久痢伤及冲任二脉,阴阳并损。症见脓血便、白细胞增多、鞭毛虫存在。病机为脾肾损伤,冲任失养。
慢性菌痢阴阳两虚脾肾两虚冲任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主诉腹泻2年余,暑重冬轻,形寒,腹部隐痛阵作,里急后重,泻下脓血,赤少白多,肛门灼热,面白不华,纳谷不香,疲乏肢困,手足不温。舌苔薄黄不燥,质澹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痢疾,证型为寒热错杂,虚实兼夹证,病位在中下焦,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寒凝内阻,气虚失健。
慢性菌痢湿热心包寒凝内阻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包括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头晕、心悸、筋脉拘急、带下如注、少腹胀坠、面黯。病程慢性菌痢二年余。中医诊断为病久体虚,虚中夹实。舌质澹红,苔白而糙,脉沉弦。复诊时舌澹,脉沉。三诊时仍有大便稀薄夹黏液,晕眩,多带。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滞,正气不足,湿热未净。
慢性菌痢脾虚湿滞舌澹脉沉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 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六年 稀便泡沫状伴脓液 有后重感 肠鸣如雷 纳后腹胀 四肢无力 舌苔薄白 脉细无力 肝木乘脾挟湿
慢性菌痢肝木乘脾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大便日行4~5次,均为脓血便,腹痛隐隐,里急后重,胃纳显减,倦怠乏力。舌澹,苔白腻,脉细弦。大便常规示白血球++、红血球++、脓球++、黏液+++。痢疾日久,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肠道,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属休息痢。中医诊断为痢疾(休息痢)。
慢性菌痢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虚实相间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主诉大便下利一年。每日腹泻3~6次,水样便挟脓血,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畏寒、发热。舌红、苔白,脉沉弦。粪便镜检见红、白细胞及吞噬细胞。辨证为脾脏气血凝滞,木郁土中。
慢性菌痢脾气郁结肝木乘土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慢性菌痢两年,便脓血,每日便6~7次,里急后重,便前腹痛。舌红无苔,脉浮数。辨证为寒热不和,内有积滞。
慢性菌痢寒热不和邪热内结里气不和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大便稀溏,日解3~6次,偶夹杂粘液,便时下坠,食欲不振,心烦,睡眠差,头昏胀,两目红赤,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萎糜。舌红无苔,脉细弱。中医诊断:慢性菌痢,肝肾阴虚,中气下陷,心火独盛。
慢性菌痢肝肾阴虚中气下陷心火独盛
查看详情 →
男,43岁。少腹痛,痛处有形隆起,大便时溏。病程15年。厥阴病。厥气扰于肠间,肠壁水肿充血。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
慢性菌痢厥阴寒热错杂少腹痛大便溏
查看详情 →
男,42岁,慢性菌痢,午后潮热,腹痛绵绵,纳差,脘腹胀满,口干不饮,大便有粘液,尿稍黄,舌红,苔薄腻欠润,脉细,久痢伤阴,湿热内蕴
慢性菌痢湿热内蕴阴伤
查看详情 →
男,30岁,腹痛,大便夹有粘冻1年,发热、腹痛、大便下痢脓血,病程1年,慢性菌痢,湿热痢,虚实互见,舌质偏澹,苔白腻,脉象较弱,面色少华,精神疲倦,口澹乏味,纳食减少,脘腹胀痛,右少腹轻压痛。
慢性菌痢脾虚湿浊食少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每日大便作痢,次数3~6次,不成形,有红色粘液,伴里急后重。病程一年。中医病名:湿热痢。证型:肝脾不调,气血不和,肝木乘脾。病机:肝木乘脾,脾失运化,阴阳不得升降。舌质红而苔白,脉沉弦而滑。
慢性菌痢湿热痢肝脾不调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腹痛、腹胀、便脓血、肛门坠胀。病程3年,此次发病1月。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脾寒肠热,湿阻气滞,传化失司。舌象黄白相兼而腻,脉弦。便常规示红血球++,脓球少许,便培养为福氏痢疾杆菌。
慢性菌痢脾寒肠热湿阻气滞传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腹痛,大便夹有黏冻1年。病程1年,发病于去年夏季,主要症状为发热、腹痛、大便下痢脓血,多次大便培养为佛氏痢疾杆菌。体征见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白腻,脉较弱。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湿浊留滞曲肠,证属虚实互见。病机为湿热积滞蕴结肠中,治疗不彻底致湿浊余邪留滞,脾气渐衰,运化无权。
慢性菌痢脾胃虚弱湿浊留滞便溏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间断性腹泻、大便脓血、下坠,病程自1982年8月起。面色苍白,身倦乏力,食欲不振,口中苦粘,呕恶,脘腹胀满,脐周及左下腹疼痛,腹泻涩滞不爽,肛门灼热,舌苔白黄厚腻,脉象沉滑。中医诊断为湿浊困脾,湿热内阻大肠。
慢性菌痢湿浊困脾湿热内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下痢脓血、腹痛、肠鸣、腰痛、足跟痛、四肢麻木、少腹冷、月经失调。病程较长,自1970年起患急性细菌性痢疾转为慢性菌痢。中医诊断为久痢伤及冲任二脉,阴阳并损。辨证为脾肾阳虚。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脓血便腥臭,脉沉弦,切诊见脉沉弦而指下无根。
慢性菌痢脾肾阳虚冲任损伤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进食生冷或受寒后诱发。舌淡,苔白腻,脉细弦。大便常规示白血球++、红血球++、脓球++、粘液+++。痢疾日久,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肠道,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属休息痢。中医诊断为痢疾(休息痢)。
慢性菌痢脾阳虚弱湿热滞留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10个月,主要症状为便下粘冻,赤白相杂,病程逾两载,时发时休。脉数,苔薄,形体较弱。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见苔薄,体征形体较弱。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便下粘冻,赤白相杂,病程长。切诊脉数。
慢性菌痢湿热下注便下粘冻赤白相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慢性腹泻三年,腹中隐痛,腹胀腹泻,稀便带脓而后重,日四至六次,腹部喜热喜按,进食后腹胀重,食生冷即发作,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晄白,舌苔薄白,舌边有齿印,脉细而缓。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挟湿型。四诊见舌苔薄白,舌边有齿印,脉细而缓。
慢性菌痢脾肾阳虚挟湿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1年前患脓血痢,每日大便3~5次,溏而后重不畅,肠鸣腹痛,神疲力乏。舌象苔白滑微黄腻,脉濡滑。粪便化验见脓球及红、白细胞,培养有弗氏痢疾杆菌生长。中医病名慢性菌痢,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慢性菌痢脾虚湿困湿浊中阻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