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7岁,女性。反复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伴气促、汗出、肢凉3日。中医诊断心胀、心悸。病程长,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为标。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后续病情变化中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沉弱无力。病机涉及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扩张性心肌病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胸憋闷,夜间憋醒,腹胀,下肢肿,肢冷,乏力,消瘦,纳少,面色青黄。舌淡胖、苔淡黄厚,脉弱。辨证为久病心阳虚衰,脾胃失运,水液代谢失常,阳虚不得温化,水液潴留,郁而化热,气机不畅。舌淡紫胖、苔淡黄厚,脉沉滑偶结。舌淡红胖稍紫,苔黄脉沉滑。舌淡红紫胖、苔白,脉沉滑缓偶结。舌淡紫、苔白,脉沉滑缓右弱。中医病名扩张性心肌病,证型心阳虚衰、脾虚气滞、湿热郁结、饮邪上逆。病因病机包括心阳虚衰、脾胃失运、水液潴留、郁而化热、气机不畅、饮邪上逆。
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脾虚气滞湿热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要症状为心悸、心慌、乏力、气短、胸部隐痛、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水肿、睡眠差、小便短少。面色澹白少神,舌澹胖有齿痕,苔水滑,脉沉细微。中医诊断为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之证。病机为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
扩张性心肌病气虚血瘀浊水停滞阳气式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心慌、气促加重半年,伴双下肢浮肿1周。现症见心慌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双下肢浮肿、畏冷懒言、咳嗽、食欲不佳、小便少。舌质黯澹、苔白腻,脉细略弦或涩。辨证为痰浊阻遏,心阳不振,气滞血瘀。
扩张性心肌病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阻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胸痹病史多年,胸痛时发,胸闷心悸,动则气促,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清晨面浮,上腹部胀闷不舒,胃纳不振,怕冷,夜寐欠佳,小便短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病机为宗气不足,心阳不振,寒饮内停,血脉瘀阻。
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宗气不足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气喘水肿,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心力衰竭,证型气阴不足,水瘀互阻证。舌淡紫、少津,苔少,脉细无力。
扩张性心肌病气阴不足水瘀互阻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47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气短、下肢浮肿,劳累后加重。扩张性心肌病5年,病情时轻时重。舌澹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辨证为心肺气虚,水湿内停。
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肺气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1个月。症状包括胸部堵塞感,活动后加重,干咳,口干,自汗,乏力,双目干涩,阵发性头晕头痛。舌淡苔白,脉沉弦。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H级。心脏彩超示射血分数14%,治疗后改善至42%。舌淡苔薄黄,脉沉弦。后期症状减轻,舌淡苔薄,脉沉缓。
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阳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全身浮肿,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尿少。病程3月,加重5天。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水气凌心。病因病机:肾气渐衰,胸阳不振,肺卫失宣,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望诊:眼睑水肿,口唇发绀。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偶有心前区痛如针刺,晨起颜面浮肿,下肢尤甚,咳嗽,咯白色粘痰,微恶风寒,腹胀,纳差。切诊:脉象未明确描述。
扩张性心肌病水气凌心心阳不振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心烦易怒、头痛头晕、体倦乏力、气短。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弦细结代。诊断为心阴不足,心肾不交。病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病情变化中见苔少中剥,脉细,苔薄中剥,质红,脉细,舌澹红,苔薄白。
扩张性心肌病心阴不足心肾不交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