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病于大暑之夜,受风寒侵袭,伴有寒饮内停。主诉为恶寒、头痛,病程较短。症状包括吐绿色痰浊、两臂出汗、手部潮湿。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明确。中医诊断为风寒外袭,内有寒饮。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明确。
风寒外袭内有寒饮吐绿色痰浊手臂出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中风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呛咳、便秘及发热。病程两天。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苔白腐,舌质红。脉象弦紧数。症状包括通身灼热无汗、面赤、唇红、痰鸣气急、腹满、大便三日未解。
中风肢体瘫痪语言不利吞咽困难
查看详情 →
男,75岁。咳嗽吐痰,色白清稀夹沫,量多,病程半月。中医病名:咳嗽。证型:水寒射肺。病因病机:风寒外束,卫外失和,年高阳虚,气不布津,饮邪内盛,上逆犯肺。舌象:苔薄质胖而澹。脉象:弦滑而浮。形寒无汗,微热,背部发凉,口不渴,纳食无味。
咳嗽风寒水饮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肌肤发疹,遇寒加重,遇冷水诱发荨麻疹,伴怕冷、无汗、咽干、后脑怕风、四肢清冷。舌苔薄黄,舌质暗红,脉细。证属风寒伤表,久发气虚,卫阳不固。
风疹风寒伤表气虚卫阳不固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壮热无汗,头痛,恶心呕吐,纳食不进,体温39℃。扁桃体红肿,周身未见疹。舌白薄,脉浮数。温邪侵袭肌表,熏蒸肺胃,上攻咽喉,将发疫疹。
猩红热温邪侵袭肺胃蕴热咽喉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症为全身浮肿、怕冷、低热、无汗、上腹部绞痛呕吐,病程35日。面色灰暗,两目无神,舌红如柿,无苔而干,舌中裂纹纵横,脉促细,132次/分。诊断为肾气已衰,少阴虚寒为本,兼太阳表寒实,渐传太阴里虚寒证,肺、脾、肾三脏俱病。
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肾气已衰少阴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强仕,寒热无汗,头痛体痛,脉细紧,体质素弱。中医诊断为挟虚伤寒,病因冬月感寒邪。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无汗、头痛体痛,切诊脉细紧。
挟虚伤寒寒邪外袭体质虚弱汗不出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每日中午出现恶寒,四肢逆冷,无汗,约两小时缓解。体质虚弱,常感全身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营卫不和,病因外邪袭表。
营卫不和外邪袭表气血虚弱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恶寒、骨楚、咽痛、微呕、不思食。脉浮紧。舌色平。初诊时发热,二诊时热退。中医病名属外感风寒。证型为风寒表实。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望诊见舌色平。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恶寒、骨楚、咽痛、微呕、不思食、胃呆不思食、心悸、怕烦。切诊见脉浮紧。二诊脉舌自和。
风寒表实胃中不和心悸角弓反张
查看详情 →
男,9月,发热咳嗽,体温持续39℃以上,神志不清,喘促,呼吸浅表,鼻翼煽动,三凹征明显,大便稀泄不止,面色灰白不泽,全身皮肤干燥无汗,眼睑浮肿,口周青紫,口舌少津,心音钝,心率172次/分,两肺密集中小水泡音伴喘鸣音,呼吸68次/分,腹胀高于胸部,肝肋下2厘米,前囟2×2厘米,两肋下缘外翻、有串珠,血红蛋白9.8克%,白细胞计数11,300,中性62%,淋巴38%,咽培养大肠杆菌及奈瑟氏菌,温邪入肺,邪热内闭,伤阴耗气,势将脱败,面色灰白不泽,舌质澹而无苔,脉细数,略转有力。
肺炎佝偻病阳气不充气阴两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形寒畏冷,头项强痛,泛泛作恶,小溲短少。脉紧急,苔薄腻。太阳阳明两经同病。面色无华,舌质红,苔薄腻黄。脉弦数。头眩,口干欲饮。病程未明。
刚痉寒邪束表阳明热盛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头痛如裂,高热40℃,昏迷,呕吐,口苦烦渴,两目干涩,神倦肢疲,小便短赤,全身皮肤灼热无汗,瞳孔反射消失,口噤不语,大便秘结。舌质绛紫,苔黄干厚,脉洪大有力。辨证为暑温热毒,深入厥阴,内闭心包,引动肝风。二诊时体温降至38.5℃,头痛、项强、昏迷好转,抽搐停止,舌质澹红,苔薄干黄,脉沉数。三诊时体温正常,神志清晰,舌澹,苔白渐润,余热尚在,津液未复。
暑温热毒内闭心包引动肝风邪热尚盛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天出现恶寒、微发热、无汗、头痛、肢楚、关节酸痛、鼻塞、清涕,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浮紧,重按无力。中医诊断为外感风寒表实证,病因病机为风寒外感,气血俱虚。
人工流产风寒表实气血俱虚恶寒怕冷
查看详情 →
女,39岁,咳嗽气急,痰澹黄而稠兼泡沫,胸闷不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饮水不多,溲黄,体温38.7℃,白细胞计数升高,舌尖红,舌苔中根腻罩澹黄,脉小滑数。风寒外束,痰热内郁,肺失宣降。
咳喘风寒束表痰热内郁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女,4岁,发热,咳喘3天,有痰不多,体温38℃,口渴喜饮,大便偏干,咽舌偏红,苔黄白厚,脉数有力,肺胃蕴热,兼感外邪
肺热咳喘脾胃蕴热口渴喜饮大便偏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下痢脓血,身如燔炙,舌黑燥,夜多谵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热痢。证型:阳明热盛,热盛津伤。病因病机:阳邪内灼,劳倦致病。望诊:舌黑燥。闻诊:夜多谵语。问诊:下痢脓血,身如燔炙,夜多谵语。切诊:脉散乱,忽有忽无,状如虾游,后脉接续分明,洪数鼓指。
热痢伤阴阳明热盛津液枯竭脉如虾游
查看详情 →
男,47岁,咳喘,咯白痰,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喉中鸣响,睡眠不佳,脉浮紧,苔白,外感风寒引动伏疾,肺失宣降
痰喘风寒肺失宣降白苔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高热无汗,咳喘气促,痰鸣鼻煽,烦躁嗜睡,神志昏迷,舌红苔黄,指纹青紫,脉洪大数。痰火内蕴,外感风寒,寒包热伏,表里郁闭,壅塞气道。
痰火内蕴表里郁闭肺气郁结热盛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发热恶寒,周身酸困,高热不退,体温39~40℃,无汗,四日未解大便,口苦厌食,食欲欠佳。面赤,唇干,舌红苔黄厚而干,脉滑数有力。病程六日,属阳明里实热证,邪热与宿粪相结,阻滞阳明。
高热阳明腑实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闷腹痛拒按,泛恶不能饮食,腰酸骨楚,苔白腻,脉沉细而迟,病程未明,诊断为太阳少阴同病,挟滞交阻,病因经后房劳而得,下焦有蓄瘀,舌象苔白腻,脉象沉细而迟,胸闷腹痛拒按,泛恶不能饮食,腰酸骨楚,脉沉迟。
伤寒两感太阳少阴同病食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