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男性。主诉肝转移瘤术后5年。现症见肝区及胃脘部胀满,纳呆,呃逆,口干,小腹胀,乏力,消瘦,尿频量少,大便不爽。面色黧黑,表情澹漠,形体消瘦,语言流利,声音低怯。舌质澹暗,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肝郁气滞,气瘀互结,积于腹部而成积证。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故右胁肋及胃脘部胀满;肝木克伐脾土,脾胃运化失常则纳呆;胃气上逆则呃逆;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周身失养则消瘦,全身乏力;面色黧黑为肝病之主色;苔腻,脉沉细主脾虚。
肝郁气滞肝转移瘤气瘀互结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心悸2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舌象暗红,苔白腻,脉缓。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心失所养。辨证为气虚血瘀,气滞痰阻。四诊信息包括舌暗红、苔白腻、脉缓。
气滞痰阻心悸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久治少效。症状包括头晕巅顶重痛、头皮麻木、两目迎风流泪、怯寒、胸胃隐痛、口澹出水、噫气吐酸、大便时结时溏、小便不利。面色晦暗浮肿,声音重浊。舌质暗澹润滑,脉弦动而迟。中医诊断为肝经阳虚阴盛、阴风内动、浊阴向上冲逆。
原发性高血压肝经阳虚厥阴头痛浊阴上冲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腹泻,病程自1991年5月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身疲乏力、腹胀、低热、口苦、眩晕。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舌质暗,苔白而干,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积、腹痛、下痢,证型为毒邪犯髓、毒瘀互结、气滞血瘀、湿热下痢。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体温37.1~37.6℃。
慢性白血病湿热下痢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右上眼睑睫毛处生绿豆大小疖子,色赤,热盛。中医病名为睑边疖,证型为脾胃血热,病因病机为睑边脉络壅滞,气血失和。望诊见疖子色赤,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疖子位置及性质。切诊未提及脉象。
疖子热盛脾胃血热睑边脉络壅滞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胁胀、胸痞、嗳气、失眠、腰酸、早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失达、肾阴亦虚,病因性极抑郁、肝郁失达、肾阴亦虚。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胁胀、胸痞、嗳气、失眠、腰酸、早泄,脉象未提及。
早泄肝郁肾阴虚失眠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四肢紫癜,腹痛,病程九天。腹型过敏性紫癜。气滞血瘀,血不循经。精神欠佳,眼睑浮肿,腹部软,脐周压痛,四肢紫癜,手足肿,腕踝关节肿有压痛,血压正常,血小板正常。尿蛋白(+++),白细胞增多。
气滞血瘀腹型过敏性紫癜血不循经蛋白尿
查看详情 →
女,30岁,颈部发紧,咽喉发堵,两手指挛缩不能伸展,情绪紧张加重。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弦。肝郁气滞,筋脉失养。
肝郁气滞颈部发紧咽喉发堵手指挛缩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脓血便3年,加重1个月。腹痛喜按,腹泻每日2~3次,夹黏液脓血,血色鲜红,腹胀肠鸣,受凉后加重,胸闷纳呆,疲乏无力,夜眠欠佳。诊断为休息痢(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濡;后诊舌质澹嫩,苔薄白,脉弦。病机为气滞血瘀,肠络阻塞,气血留聚,腑气不通,瘀久化热。
休息痢脾胃虚弱气血瘀滞肠络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纳少、脘痞、乏力、面色晦暗。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慢性肝炎。证型胃失运化,气滞血瘀。望诊面色晦暗。舌象未明确描述。问诊提及纳少、脘痞、乏力。切诊肝肋下1cm,质中,轻压痛;脾右侧卧位触及。脉象未明确描述。
气滞血瘀慢性肝炎胃失运化面色晦暗
查看详情 →
男性,成年,腹部胀痛,大便稀溏,解便不通畅,肛门下重,小便黄,睡眠差,脉微浮数,舌上水黄苔,肠胃湿热气滞
肠胃湿热气滞腹部胀痛大便稀溏肛门下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右侧上肢酸麻软弱,不能持重物,夜间突发右侧上下肢瘫痪,口眼歪斜,饮水呛、舌强、语言謇涩。病程2周。中医病名:中风。证型:心肾阴亏,肝风内动,夹痰浊上阻。病因病机:肝肾不足,精气衰少,痰湿内生,气虚血瘀,阴阳失衡。舌质红无苔。脉象左虚弦、右细弱。
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脘腹痞胀甚2年余。脘腹痞胀,胀甚如鼓,食后加重,嗳气矢气则减,胃脘时有灼热感,大便偏干,日行2次。舌质澹红,舌苔厚白腻。脉弦小数。中医病名属胃痞,证型为湿热中阻,气滞不畅。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酒吸烟,脾胃受戕,运化失健,湿浊内生,气机阻滞。
气滞不畅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中阻脾运不健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乳腺肿块、肩臂困痛、呼吸短促、肩项困痛、左手胀麻、作饥口干、失眠纳呆。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左乳腺癌术后多处转移。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失眠、纳呆、口干、二便不畅、下肢湿肿、胸痛彻背、手不能举。脉象未提及。
乳房肿积肝胃不和肝气郁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为两侧上下肢苍白青紫,自觉麻木胀痛,手足不用。病程较长,因下肢关节炎及足部扭伤后出现症状。中医病名为“双手青紫症”或“四肢厥寒”。证型为脾肾不足,寒凝气滞,瘀滞经络。舌苔薄白,脉弦细。病因为肝郁血虚,脾肾阳气不足,外感寒邪。
寒凝气滞雷诺氏病脾肾不足瘀滞经络
查看详情 →
女,72岁,胸闷、心悸3年余,头晕、心悸、气短,语声低微,懒动乏力,下肢浮肿,脉细弱至数不均,苔薄白。证型为心气衰弱,胸阳失展,心脉运行失调,肾阳亦虚。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细弱,至数不均。
心气衰弱胸阳失展心脉失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结婚八年未孕,月经错后,量中等,色黑,经前乳房发胀,心烦易怒,经后精神抑郁,腰腹发凉,白带多,腰酸下坠,子宫偏小。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不和,经水失调。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薄,脉弦细。
肝郁气滞不孕症气血不和经水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右侧甲状腺包块一个月,吞咽不利。甲状腺冷结节,右侧甲状腺可见3cm×3cm包块,随甲状腺移动。脉弦细,舌暗红,苔薄白。辨证为肝郁气滞,痰瘀内结,证属瘿瘤。
肝郁气滞甲状腺瘤瘿瘤痰瘀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右下肢痛,胀痛难忍,伴口苦、口干欲饮、纳差。病程6天。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痛痹,证型血瘀气滞,病因病机为血瘀气滞。面色萎黄,两手发麻,右下肢发凉,小腿肌肉触痛重。
血瘀气滞痛痹真热假寒口苦
查看详情 →
女,48岁。皮肤黄染,巩膜发黄,尿黄赤短少,脘腹痞闷,恶心欲吐,纳谷不香,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身热,双下肢水肿,大便偏干不畅,口气臭秽。舌红,苔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黄疸,证型湿热瘀阻,肝胆不利,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胆汁瘀滞。辨证湿热瘀阻,肝胆不利。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黄疸湿热瘀阻肝胆不利脾运不健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