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9岁,男性。胃脘疼痛,食后二小时为甚,得食则痛缓,易消谷善饥,形体羸瘦。舌苔薄质红,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虚气滞,阴虚胃热。病机为劳倦伤脾,脾之气阴俱伤,气机郁滞,阴虚生热,胃热盛则消谷善饥。
脾虚气滞胃溃疡阴虚胃热消谷善饥
查看详情 →
汪某,37岁,新产后35天,食欲不振,面目浮肿,全身虚肿,精神疲倦,面色皖白,目窠虚浮如卧蚕状,精神倦怠。切脉虚缓,舌质澹苔腻。证属产后脾虚浮肿,脾虚气滞,水湿泛滥,溢于肌肤。
脾虚气滞产后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右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病程2天。中医病名右眼视瞻有色,证型肝郁气滞。病因病机因情绪波动导致肝郁气滞。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右眼视力下降,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光反光消失,OCT示视网膜浆液性脱离,FFA示黄斑部神经上皮脱离伴荧光渗漏。
肝郁气滞右眼视瞻有色黄斑水肿视物变形
查看详情 →
女,27岁,胃脘疼痛,餐后加重,病程未明确。舌质红,苔少,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胃阴不足,胃热失降。
肝郁气滞胃脘痛胃阴不足胃热失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间发昏不识人,手足抽搦,口吐涎沫,病程11年。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痫病,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中气血逆乱,风痰内生,阴阳失衡。病位在脑,元神受扰。
痫病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复视、头痛5月,右上眼睑下垂,睑裂变窄,右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辨证为肝郁气滞,少阳阳明经气不通。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郁气滞复视头痛少阳阳明经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每日发作1~2次,与情绪不佳有关,伴心悸失眠、脉搏不齐。中医病名心绞痛,证型肝气不舒、心血瘀阻。病因病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运行失常,气滞血瘀。望诊舌暗红,苔白。问诊心悸失眠,心前区疼痛,两胁胀满,善叹息。切诊脉弦不齐。
心绞痛肝气不舒心血瘀阻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不规则发热半年,伴咳嗽、喘息、胸闷、气促、腹胀满疼痛、包块、不思食、食后胀甚。面色黯,形容萎顿,舌质澹紫,舌苔薄白,脉细而数。病机为气阴两虚,营卫失和,阴虚内热,湿邪暗侵,久恋入络,脉络阻塞,气滞血凝,日久成积。
气滞血凝卵巢癌气阴两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荆妇荣氏,经来饮冷致经量减少,停经三月,经来少腹痛,气滞,经量如崩,紫色成块似猪肝状,脉散弱,神情倦怠,腹痛,上呕下泄,肢厥,冷汗自出,口鼻气冷,舌冷目暗,面色如灰,脉忽止歇,气散阳飞。
气滞血瘀经血瘀阻气血亏虚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闷,心悸,易激动。病程5年。冠心病,高血压病。胸痹。证型阴虚肝郁,气滞血瘀。舌红,少苔。脉弦。心电图示下壁、侧壁心肌缺血型改变。
气滞血瘀冠心病高血压病阴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扁桃体处肿块,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病程进展较快,肿块由枣核大发展至核桃大,影响饮水。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
恶性淋巴瘤痰凝气阻瘀阻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漏下病1年,小腹胀痛,月经量多色黑有块,淋沥不断,时有黄带,小便不利,大便时秘时稀,失眠头痛,腰痛。脉弦,舌光赤,苔薄白。中医诊断气滞血瘀,湿热内阻,心肾不交。
气滞血瘀漏下病湿热内阻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腹大胀满,双下肢浮肿1月余。中医诊断气滞湿郁臌胀(肝硬化腹水)。面色晦暗无华,舌质澹紫,舌苔滑腻,脉弦滑。腹部胀大满闷,按之坚硬,动则气喘,消瘦,乏力,纳呆食少,食则脘胀,嗳气,双下肢高度浮肿,小便量少,大便不畅。肝功异常,B超示肝损害、肝纤维化、大量腹水。
肝郁气滞气滞湿阻臌胀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乏力、腹胀,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邪毒入血致气滞血瘀。舌质暗,苔薄。形体消瘦,腹膨隆,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显著升高,早幼粒细胞及中、晚幼粒细胞比例异常。
气滞血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肝脾肿大形体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右眼病毒性角膜炎、视物模糊、眼胀头昏、神情忧郁、烦躁、失眠心烦、胸胁闷胀、纳食不佳。中医诊断为聚星障,证型为肝郁脾虚、气血失和。望诊见抱轮黯红、自睛赤脉纵横、黑睛翳面尚洁。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眼症及情绪症状。切诊未提及。病程未明确记载。
肝郁气滞病毒性角膜炎肝郁脾虚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关节肿痛,风湿性心脏病四年,时觉胸闷、心悸。舌淡红边尖紫暗,脉沉细涩。证属心血瘀滞,经脉痹阻。胸间剧痛,反射至背,心悸气促,头晕头痛,四肢关节胀痛,行动不便。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
气滞血淤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瘀滞血脉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因忧病咳唾血,面黧色。中医病名属黧黑斑,证型为肾亏火旺、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失志伤肾、五志化火、伤及肺络。面色黧黑,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忧病、咳唾血,脉象未提及。病程未明确。
肝郁气滞肾亏火旺血虚不荣五志化火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左前臂肿痛,左尺桡骨中上段骨折,尺骨远端向尺背侧移位1/2,桡骨远端向掌尺侧移位1/2,无角度。中医诊断为左尺桡骨骨折(气滞血瘀)。左前臂中上段肿胀,轻度畸形,压痛(+),可触及骨异常活动,左手各指活动正常,桡动脉搏动正常。X线片示骨折移位。
气滞血瘀尺桡骨骨折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4年,加重1周。咳黄绿黏痰,胸胁胀满,咳剧,气短,下肢浮肿,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重按无力。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痰热郁肺,气血亏虚。病程长,反复发作,冬春季易发,外感诱发,痰热互结,肺失清肃。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痰热郁肺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腹水,腹膨如瓮状,脐凸面满平,腹上青筋显露,左胁下痞块攻筑如婴儿头大,气急,纳差,溲少。舌质澹红,舌尖稍有红刺,舌边略有齿痕。脉弦滑。诊断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血脉瘀阻。舌象见舌净,质澹红,舌尖稍有红刺,舌边略有齿痕。脉象弦滑。病程自1968年起,有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巨脾。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血脉瘀阻。
鼓胀肝肾不足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