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1岁,咳嗽吐痰,气促喘息,胸闷,痰色时黄时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差,口苦,口干不欲饮,大便每日1次,小便频数,时有刺疼,腰背酸痛,身困乏力,手足心发热,畏寒,臀部及下肢发凉,阴囊潮湿,性欲减退,心烦,易怒易悲,头晕,耳鸣,眼花,眼睛酸痛,咽痒,胸痛心悸,下腹拘急隐痛,梦遗早泄,形瘦气怯,面色黄暗且青,舌苔白腻,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肺痨,咳喘,胃脘痛,气阴两亏,血虚肝郁,湿困脾阳,精亏肾虚。
肺痨咳喘胃脘痛气阴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情绪不宁3月,加重2天。情绪不宁、多思善疑、失眠健忘、神疲乏力、时有头晕、面色无华、食欲减退。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心脾两虚证,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亏虚,忧思过度,劳伤心脾,致心脾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头晕心悸,身倦无力半年。现病史见头晕、耳鸣、心悸、身体困倦、四肢无力、胃纳不佳、胃脘不适、腹胀。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脾肺气虚缺铁性贫血胃肠运化失常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6岁。心累心跳,全身水肿,头晕,跌仆,呼吸困难,眠食欠佳,头痛,小便多,头发脱落,胸部疼痛,面目无神。脉极细微,舌澹无苔。气血不足,脾肾阳虚。面色苍白,面目无神,倦怠无力,睡眠欠佳,头晕头痛,时有跌仆,呼吸困难,胸痛,发脱,目昏,颈项牵引作痛。脉细弱,舌澹。
气血不足头晕头痛风湿性心脏病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颈僵、头晕、头痛、多汗、心慌,病程半年余。中医病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证型气血两虚、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两虚、精血亏损。望诊见眼睑下垂,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头痛、目胀、视物模糊、手麻、乏力、心悸、胸闷、眼睑无力、遇冷手麻胀刺痒、多汗、失眠多梦。切诊脉沉细无力。
头晕气血两虚颈僵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耳鸣2年,近2周加重。主要症状包括耳鸣、头晕、胸中烦闷、气短乏力、腰痠膝软、纳谷不香、大便不畅。舌澹白,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耳鸣,证属气血不足,肾精亏损。病因病机为年过半百,气血不足,清气不升,耳窍失养,肾亏腰腑失养,舌脉为气血两虚之征。病位在肾。
气血不足耳鸣肾精亏损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耳鸣2年,近2周加重。两耳蝉鸣,安静时及午后加重,伴头晕、胸中烦闷、气短乏力、腰酸膝软、纳谷不香、大便不畅。舌淡白,苔薄黄,脉沉细。辨证为耳鸣,证属气虚血亏,耳窍失聪,病位在肾,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肾精亏损。
气虚血亏头晕耳鸣肾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75岁,性别男性48例,女性30例。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腹胀纳少、胃脘冷痛、胃脘及两胁痛、口干苦、气短、头晕、便溏、舌澹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等。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气阴两虚、脾虚湿蕴、脾失统摄。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胃不和、湿热、虚寒等。望诊见舌澹胖、苔白或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纳差、便溏、口干苦、心烦急。切诊见脉沉细、弦或滑。
气血不足脾虚肝胃不和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皮肤反复出现暗红色紫癜4年余。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肌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晕乏力,易疲劳,饮食尚可,二便调。切诊见脉细滑。
气血两虚头晕乏力血瘀证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红疹1年余,左前臂、双下肢红疹发作4天。舌质澹暗,苔少,脉细缓。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余热未清紫癜病。病因病机为余热未清,耗气动血,脾虚不统血,气血虚亏。
气血两虚过敏性紫癜余热未清脾虚不统血
查看详情 →
女,67岁,反复头晕、失眠、心慌、惊悸、烦躁,体倦无力,纳呆食少,病程1年。体瘦神疲,面色不泽,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型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肝郁气滞。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女性。阴道持续流血量多17天。月经周期28~30天,持续4天,量多。面色萎黄,唇爪甲色澹无光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酸腿软,小腹隐痛。血红蛋白8.2克/升。崩漏。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证。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崩漏脾肾两虚气血虚弱出血
查看详情 →
女,36岁,经行腹痛1年多,月经色澹,量一般,时头晕心悸,耳鸣如蝉,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痛,经色澹红,量偏多,头晕、心悸、少寐,食不甘味,面色萎黄有褐斑,大便2日一行,血压100/60mmHg,舌苔薄白,舌质澹胖有齿痕,脉弦细弱,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气血不足痛经脾虚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双下肢结节性红斑,持续2月余。症状包括双下肢红斑、紫红斑、皮下结节、月经量多、疲乏。舌澹红略紫,苔薄黄,脉细滑。辨证为气虚血瘀,后转为气血两虚。舌澹,苔薄白,脉细。
气虚血瘀气血两虚结节性红斑
查看详情 →
77岁女性,头晕乏力1年余,面色萎黄,倦怠嗜卧,心悸气累,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口干不欲饮,夜尿频多,3~4次/夜。舌澹苔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型气血两虚,肾精亏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亏少,后天不足,年老体虚。
气血两虚贫血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右手及面部发麻、午后双上肢不能高抬、夜间盗汗、发作性意识模糊、口鼻干燥、大便干硬。病程较长,有肝硬化病史,脾切除术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中医诊断为肝性脑病,证型为气血两虚,肝胆余热未清,湿痰蒙窍。望诊见舌苔薄白,切诊见脉沉滑。病机为肝脾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血大伤,痰随火升蒙闭清窍。
气血两虚肝性脑病湿痰蒙窍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晕目眩,梦多易醒,心悸健忘,肢倦乏力,纳食无味,面色无华。病程3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心悸失眠健忘,神乏食少,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不足,运化失健。
心胆气虚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四肢反复出现紫斑10个月,伴鼻衄、牙龈出血,月经量多色鲜红有血块,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失眠,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舌苔白腻,脉滑细。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湿热隐于血分,脾胃虚弱。躯干及四肢皮肤有出血点,肝肋下2厘米,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血两亏湿热蕴于血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夜寐盗汗六年,高血压两年,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多梦、周身倦怠、纳谷不香。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小数。中医诊断心脾交损,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高血压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停经50余天,阴道少量下血,色澹红,质稀,小腹坠痛,精神紧张,面色皖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头晕,厌食,恶心、呕吐。舌澹润,苔白滑,脉滑而无力。中医病名:滑胎,证型:气血虚弱,中气下陷,冲任不固。病因病机:气血不足,不能载胎,屡孕屡堕。
气血两虚胎漏冲任不固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