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

男,47岁,咽中异物感1个月余,乏力、咽干加重2天。咽部异物阻塞,频频清嗓,咽之不下,咯之不出,畏寒,易感冒,神疲乏力,语声低微,时有汗出,心悸,面色萎黄,饮食较少,大便溏薄。舌苔白润,脉象细弱。中医病名:咽部异物感,证型:心脾气血两虚,病因病机: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虚弱,心脉失养。
气血不足咽干咽部异物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早期肝硬化,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左下肢紫瘀,左掌潮红,蜘蛛痣,腹大按之稍硬,脾大平脐,形寒易感,微咳,胸痛,吐浓痰,大便不成形,尿有余沥,夜尿多,纳可不饥,纳后脘胀。舌红胖大、苔黄厚腻,舌下静脉粗曲。脉弦缓。病程较长,属臌胀,病机为肝脾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寒热虚实错杂。
气血不足肝硬化脾肿大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产后三日出现周身疲乏无力、头痛、恶寒、无汗、食少。舌淡润,脉弦紧。产后气血不足,体弱脾胃素虚,感受风寒,中阳不振,虚寒内生,寒湿内停,中虚失运,水气上凌,胃失和降,脾气不振,清阳不升。
气血不足产后呕吐脾胃虚弱风寒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经净后小腹隐痛5年,月经量多,色红,无血块,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带下量多质稀。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气血两虚,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失养。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月经异常及消化症状,切诊脉细无力。
月经量多气血亏虚冲任不固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尿色如浓茶,腰痛如折,头昏,面部微浮,恶心欲吐,不能饮食。病程4年,首次发病于4年前,再次发作于1972年3月。中医诊断为湿热下注。舌象薄白腻,脉象细数。临床表现包括高热、恶寒、腰痛、尿赤、头昏、面浮、恶心。产后体虚,肾气不足,湿热之邪侵袭。
慢性肾盂肾炎湿热下注肾气不足产后体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偏头痛15年,发作频繁,疼痛剧烈如锥如刺,伴头部恶风怕冷,两目流泪不能睁视。舌质黯红偏紫,脉沉细。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为风寒袭于脑络。病因病机为风寒侵袭脑络,气血瘀滞。望诊见舌质黯红偏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剧烈、恶风怕冷、流泪,切诊见脉沉细。
气血不足偏头痛风寒袭络舌紫
查看详情 →
男,48岁,主诉阴茎勃起障碍3年,伴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肾阳不足,命门虚衰,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肾阳不足命门虚衰思虑过度
查看详情 →
24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眼视物不清,少气乏力,胃纳呆少,病程37天。中医病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证型:产后心脾两虚。舌质澹苔白,脉缓无力。视盘隆起,视网膜水肿,血管纡曲怒张,散在出血,黄斑区污秽不清。血压172/98mmHg。
气血不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血压升高,头昏而痛,夜间失眠,形寒怕冷,两脉细数无力,尺脉更细,左关偏旺带弦,辨证为心肾两亏,气血不足,肝阳偏旺,舌质澹绛,苔薄白,右脉小弦,左脉明显带弦,证属阴阳两虚之原发性高血压。
气血不足原发性高血压心肾两亏肝阳偏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二月来风疹连片,下肢为多,色红奇痒。中医病名荨麻疹,证型风淫于内,营分蕴热。病因病机阳明气血不足,少寐多梦。脉象右脉缓大,左脉细弦。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10年风疹反复发作。
风疹气血两虚营分蕴热胃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肢面水肿一年余。主要症状为肢面浮肿伴便溏,经前一两天浮肿明显,纳少、乏力、尿少,经后正常。舌澹,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诊断为经行肿胀,证型为脾虚水泛。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脾失健运,肾失温化,水湿泛溢肌肤。
经行肿胀脾虚水泛纳少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自然流产2胎,末次流产为2001年,后一直避孕至2003年。月经周期50天,经期5~6天,量不多,色红,经前乳胀。舌红,苔黄,脉沉软。诊断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舌红,苔薄黄,齿痕。脉84次/分。舌红,苔灰薄黄。
气血不足自然流产脾肾亏虚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肝区及胃脘部胀满、纳呆、呃逆、口干、小腹胀、乏力、消瘦。病程5年。中医病名为肝积,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气瘀互结,脾虚失运。舌质澹暗,苔白腻,脉沉细。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语言流利,声音偏低。
气血不足肝积肝郁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双乳隐隐作痛伴有肿块1个月。病史10年,素有乳腺增生病史。现症见全身倦怠乏力,腰腿酸软,头晕目眩,纳差。面色萎黄,舌质淡,脉沉细。中医诊断乳癖,证属气血双虚。体征见双乳外上象限片状包块,有压痛,边界清,活动可,质中等。
乳癖气血双虚腰腿酸软全身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经量多,月经8天仍淋漓不尽。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血红蛋白70克/升,精神萎靡,四肢乏力,气短,语声低。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血两亏,中气不足。辨证分析为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脉细。
崩漏气血两亏中气不足肾气虚亏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腹胀、乏力近半年。中医诊断悬饮(恶性胸腹水)。证型气血不足、毒邪内侵之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毒邪内侵,伤气耗阴,久致脏腑失养。面色无华,语音低微,舌质澹,舌苔白,舌下络脉澹紫,脉细弦。
气血不足恶性胸腹水毒邪内侵脏腑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主要症状为不能站立、不能坐、上肢不能抬举。病程约一个月。中医病名痿症,证型风中经络,筋骨失养。病因病机风邪侵袭,气血不足,经络阻塞。望诊舌无垢苔,舌质正常。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微数,后诊脉缓,三诊脉沉缓。
痿症风邪入气血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头痛气滞血瘀冲任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心脾痛,两腿生疮。劳倦太过。右脉滑,左脉弱。心脾痛,两腿生疮。气耗,气结。右脉滑,左脉弱。
气血不足心脾痛两腿生疮劳倦太过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心累心跳,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血不足、水湿内停。病因病机为高山病后耗伤气血,复感湿邪。望诊见舌苔微黄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欠佳,睡眠不好。切诊见脉象细数,后诊脉象较前有力,渐趋正常。
气血不足心悸喘咳关节疼痛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