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0岁,男性,主诉咳嗽、痰中带血1年,近1周吐血量增多,痰色绿如脓,味腥臭,咽喉燥痒,午后发热,两颧发红,盗汗,口干少津,神情疲惫。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望诊未提及,闻诊见痰腥臭,问诊见咳血、盗汗、口干、午后发热,切诊见脉虚芤而数。
阴虚火旺肺结核肺络受损骨蒸潮热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失眠1个月。刻下症见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时头晕,纳差,大便偏干。精神略烦躁,眶下发青,唇红。舌红,苔中黄厚有剥脱,脉细弦。中医诊断不寐,辨证肝血不足,虚热扰心。舌红,苔中黄厚,脉细弦。
失眠肝血不足虚热扰心肾阴阳两亏
查看详情 →
女,52岁,心烦不寐7年,烘热汗出,口苦咽干,头皮麻木,腰腿发凉,月事不调,有小血块。形体消瘦,肌肤干枯,情绪易激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肾虚血瘀,心肝火旺。
阴虚火旺失眠症血瘀证心烦
查看详情 →
二十六岁女性,脏躁病,行动异常,哭笑无定,耳聋,目凝,感觉错误,语无伦次,手指战动,大便干燥,极易出汗,睡眠不安。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为脏躁病,证型属心肝火旺、痰热内扰。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火上炎,痰火扰心,神明失养。
阴虚火旺脏躁病肝气郁结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47岁,月经周期紊乱,伴头晕、心悸、燥热汗出、夜寐不安。证属阴阳失调。主症为月经不调、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舌澹红,薄黄少苔,脉弦细滑。病机为肾气虚,阴阳失调,心火偏亢,心神失养。
绝经前后诸证气阴不足心火偏亢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低热、出汗、失眠、心烦2个多月。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肝肾阴虚火旺证,证型肝肾阴虚火旺证、心脾气虚证。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望诊舌质澹红、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低热、出汗、失眠、心烦、食欲低下、两腿无力。切诊脉沉细而不数。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热内扰失眠心烦
查看详情 →
女,46岁,睡眠欠佳伴烘热汗出6月余。入睡困难,浅睡易醒,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欲饮,呃逆,咽部有痰,胸闷,恶心,心悸,眼睛干涩,易激动,烘热汗出,月经紊乱,周期30~50天,经期2~3天,量偏少,色红,经前乳胀阳性。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肝肾亏虚、阴虚火旺。舌淡红,苔薄黄,脉滑。
阴虚火旺绝经前后诸证肝肾亏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夜寐盗汗,迁延不愈。症状包括肌肤烘热、汗出、腰骶部酸有沉坠感、晨尿色黄。舌象见苔薄黄腻质红,偏黯,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阴虚热郁。病机属阴虚火旺,津亏液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
阴虚火旺夜寐盗汗肝肾不足津亏液泄
查看详情 →
42岁,月经提前而至,持续半年余,量多色澹,心烦失眠,腰酸乏力,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月经先期,阴虚火旺。舌澹红,苔薄白,脉细。
阴虚火旺月经先期心烦失眠腰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失眠数月,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主要症状包括口苦咽干、头晕而胀、心悸自汗、烦躁失眠、夜梦纷纭、腰部酸软。舌质红绛,苔黄欠润。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坎离不合,水火不济,肾水亏乏于下,心火独亢于上。病机为肾水亏乏,心火独亢。
阴虚火旺失眠肾水亏乏心火独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反复出汗、畏寒、失眠2年,夜间出汗明显,汗前烘热,汗后畏寒怕风,伴头晕、心悸、手足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郁证,辨证为阴虚火旺、心脾两虚、阳虚水泛。病程迁延,病因病机涉及阴虚火旺、气阴两伤、阳虚水泛。
阴虚火旺郁证心脾两虚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
女,46岁。月经先期或月行两次,经量渐少,阴道出血淋漓不净,色黯红,量少,伴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乏力,足跟疼痛。舌黯红少苔,脉细滑数略大。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中医诊断为崩漏、癥瘕、虚劳。辨证为阴虚火旺,热扰血海。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血HGB降低。
阴虚火旺崩漏癥瘕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低热1年余。体温37.3~37.6℃,午后低热,唇红颧赤,咽干口渴,盗汗,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低热,辨证为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病因病机为阴液亏虚,阳气偏亢,虚火内炽。
阴虚火旺低热骨蒸潮热唇红颧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盗汗2年余。刻下症见睡眠中盗汗,伴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中医诊断为盗汗,辨证为阴虚火旺,迫津外泄。
阴虚火旺迫巾外泄口干唇燥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张某 女 45岁 主诉甲亢1年余 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 心慌心悸 手抖 烦躁易怒 怕热 易汗出 双眼突出 甲状腺Ⅱ°肿大 情绪不佳时加重 中医病名甲亢 证型肝阳上亢 病因病机情志不遂 痰火互结 望诊面色潮红 舌象舌红苔薄黄 闻诊无特殊 问诊心慌心悸 手抖 烦躁易怒 怕热 易汗出 切诊脉弦数
阴虚火旺甲亢肝气郁结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
女性,65岁。头晕、心慌间断性发作10年,加重2个月。面色萎黄,舌淡红,苔白微黄,脉沉细。主症为头晕、心慌、脘胸堵、嗳气、四肢乏力、上颌区麻木、大便溏。中医诊断为脏躁,证型为肝郁脾虚。病程10年,发作性加重,与劳累、情志不舒、阴雨天相关。
脏躁肝郁脾虚心肾阴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眩晕、纳呆20余日。中医病名失荣,证型阴虚火旺。舌体暗红,苔老黄色,中心厚,干燥如砂粒。脉象沉细。病机为平日操劳熬夜,忧思郁结,肾阴暗耗,虚火灼津液成痰,痰火热毒蕴结。放射治疗后脾胃气阴俱伤。
阴虚火旺鼻咽癌脾胃气阴伤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因失恋导致神志错乱,表现为叫骂不休、毁物、失眠。舌质深红,苔黄微腻,脉浮滑而数。辨证为肝郁化火,阳明热盛,痰热上蒙心窍。二诊见大便通,痰多,舌黄腻,脉浮滑。三诊痰质转清稀,胸闷易怒,舌红苔黄,脉浮弦而细。四诊神志、睡眠、大小便正常,舌干红,脉浮大。
阴虚火旺精神分裂症肝郁化火阳明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精神抑郁,烦躁不宁,悲悲伤易哭,胆怯易惊,寐少梦多,头晕昏蒙,腰膝酸软,月经先期量少,舌胖质淡,苔少,脉虚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阴虚火旺,阳亢神浮。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肝郁化火,阴虚内热,热扰心神。
郁证肝郁阴虚心火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左侧偏头痛、头晕、发作性晕厥、四肢发凉、昏眩、意识不清、突然昏倒,每日发作数次。面色苍白,舌质稍红嫩,苔薄白稍腻,脉弦细两尺偏弱。发病因工作不顺心,与人争吵多次。中医病名肝厥,证型肝郁化火灼及肝阴,阴虚火旺肝风内煽,挟有湿热。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肝风内动,挟湿热。望诊面色苍白,舌质红嫩,苔薄白稍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便秘纳差、睡眠不佳、颜面枯萎。切诊脉弦细两尺偏弱。
肝厥肝郁化火肝阴耗伤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