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5岁,女性。主诉胃脘胀满,隐隐作痛,嘈杂欲呕,食欲减退,口干不欲饮,手足发热,神疲肢倦,大便微溏。病程3年,因情志不遂诱发。中医诊断为脾虚湿滞,胃阴不足。舌红、苔少而干,脉细缓。望诊形体消瘦,舌红苔少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胃脘胀满、隐痛、嘈杂、食欲减退、口干不欲饮、手足发热、神疲肢倦。切诊脉细缓。
胃病史气虚湿阻气机郁结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反复肢软乏力5年,加重1个月。面色少华,舌澹,苔薄黄,脉细。慢性病面容,重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唇甲色澹。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气血亏虚,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平素劳神过度,忧郁思虑,积思不解,日久损伤脾肾,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脾肾两虚肢软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男性。主诉右疝下坠,病程2月。主要症状包括疝坠较硬、脐腹疼痛、肠鸣矢气、纳谷不香、便下干结。舌苔白腻,形体消瘦。脉象二脉弦迟。中医病名为疝气,证型为寒湿凝滞肝脉,病机为寒湿内盛,气机壅滞。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纳食不佳、二便情况。切诊见脉象弦迟。
右疝下坠寒湿凝滞肝脉瘀阻气机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周身倦怠乏力,低热持续半年。症状包括周身倦怠嗜卧,体温37.5℃~38℃,食少纳呆,心悸气短。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目不欲睁,舌苔薄白,脉虚数。中医病名属气虚发热。证型为脾虚清阳不升,阴火上乘。病因病机为劳役过度,伤及脾胃,清阳不升,阴火上乘。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倦怠、低热、食少、心悸。切诊见脉虚数。
形体消瘦气虚发热脾胃虚弱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月经来潮未净,血量多、色鲜红,伴肢软神颓。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眼睑澹白。舌澹,脉细稍数。证型为脾肾虚衰,冲任不足。
月经不调脾肾虚衰冲任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左侧及下颌骨痛4年余,疼痛因动舌加重,进食需服镇痛药。体质消瘦,面色灰暗,两膝软弱,舌苔略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肾精亏虚,肾阴亏虚。病机为肾阴亏耗,骨髓失养而作痛。
肾精亏虚肾阴亏虚骨髓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疲乏无力,精神困倦,不思饮食,明显消瘦,情志易激动,睡眠不佳,多梦,常易感冒。病程3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肾阴虚,阴损及阳,瘀血内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消瘦艾迪生病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不能行走、两腿踡曲、胸骨凹陷、头发枯黄、肚大脐凸、经常咳嗽、眼胞浮肿、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脉象浮缓。中医诊断为肺疳,证型为脾虚气弱,土不生金,肺气虚弱,卫外无权。望诊见面色不华、眼胞浮肿、头发枯黄、肚大脐凸。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嗽、睡眠欠宁、饮食不甘。切诊见脉浮缓。
消瘦肺疳脾虚咳嗽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多梦、消瘦、面色无华、皮肤干涩。月经准期,经质稠。舌红,边有齿痕,苔薄。脉细涩。中医病名子宫肌瘤,证型阴血亏虚,瘀毒内结。病因病机为阴血亏虚,瘀毒内结。望诊见面色无华,舌红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多梦、消瘦、月经情况。切诊脉细涩。
消瘦子宫肌瘤盆腔积液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女,76岁,胃脘痛反复发作1年,伴胸痛、心下痞满、纳食加剧、口苦泛酸、嗳气、背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夜寐不安。舌紫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胃郁热兼瘀血阻滞。舌红,苔薄黄,脉弦。
胃痛肝胃不和肝胃郁热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左髋关节隐痛2年余,跌伤后疼痛加重,局部肿胀,左下肢功能受限。中医诊断为骨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而数。体征示体温38.5℃,消瘦,痛苦病容,左股骨上端骨体膨胀,骨密度减低,有囊状透光区,呈肥皂泡沫样阴影,囊壁骨质变薄,股骨头旋转,大转子外侧见斜形骨折线。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骨络空虚,寒湿瘀血,痰毒凝结于骨。
骨瘤肾气不足寒湿瘀血痰毒凝结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腹胀痛、硬,食欲减少,消化不良,便带脓液,月经闭止6个月。体弱消瘦,面色苍白,腹部微膨隆,有轻度压痛,揉面感,右少腹及上腹触及多个硬结。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双亏,兼有硬结积聚,病机为积聚血结已成。
结核性结聚气血双亏脾胃虚弱营养障碍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腹痛2周,病程2周。主症为满腹阵痛拒按,伴恶心、呕吐、四肢厥逆,两天未大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舌质黯澹,苔浊腻。脉弦紧有力。中医诊断为腹痛,辨证为寒实内结,中阳被伤,腑气结聚不通。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饮食不节,致寒实内结。
寒实内结中阳被伤腑气结聚腹痛实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慢性咽炎16年,咽中似有物阻塞不舒,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疲倦,腰酸腿软,梦遗尿频。舌胖有齿印,舌淡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证属肾阳不足,虚火上炎。
慢性咽炎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七旬女,目失明,内外无障,目珠如常,脉沉微无神。中医病名目失明,证型肾阳不足,病因病机阳气不振,肾中之阳不足,肾中之阴有余。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热病伤阴,肾精虚乏,水火不既济,精气不注于目,小便短数,腰酸体乏,纳食不甘,消瘦面黄,苔薄白,脉缓弱。切诊脉沉微无神,脉缓弱。
目失明肾阳不足精气虚乏水火不济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反复颈项酸痛伴左上肢酸胀麻木半年。颈痛,气滞血瘀证。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4-5、C5-6左棘旁压痛,双侧胸锁乳突肌紧张,左椎间孔挤压试验(+),伴左上肢及左肩胛区放射痛。颈椎退行性病变,C4-5、C5-6椎间隙明显狭窄,后缘骨刺,椎间孔明显狭窄,C5-6椎间盘轻度突出。
颈椎病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烦渴引饮,小便频数,多食善饥,日渐消瘦,身倦乏力,头晕心悸,大便微结,夜寐不实,多梦纷纭。舌苔薄白,脉数,重按无力。心火不降,热灼肺阴,脾胃蕴热,肝阴不足,肾阴亏耗。气阴两亏,精血不足,三消俱备,五脏皆损。
糖尿病气阴两虚精血不足三消俱备
查看详情 →
女,四十岁,腹泻两月,稀便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腹部胀满无疼痛,纳少,神疲懒言,乏力气短,下肢浮肿。舌质淡红,薄白苔,脉缓。证属脾虚气陷。
腹泻脾虚气陷纳少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失眠2月。病程2月,持续加重,彻夜不寐,伴头昏脑涨、食少、消瘦、乏力。舌质红,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失眠,证属痰湿内阻,气郁化火,痰火扰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郁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四诊见舌红、脉弦滑,证见胸闷、头痛、厌食。
失眠痰湿内停气郁不舒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口渴多尿,日饮水量达4500~14500ml,尿频量多,尿色清白,尿比重低,伴头晕、心悸、腰酸、怯寒、懒言乏力、食少便溏、腹鸣、月经量少、消瘦、面色㿠白、皮肤干涩粗糙、舌红苔薄、咽干、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尿崩症,辨证属肾虚、脾虚。病因病机为肾阴亏损、肾气不固、脾胃气虚、阴火上乘、肺津不布。四诊信息包括面色㿠白、舌红苔薄、脉细弱。
尿崩症肾阴虚脾虚阴火上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