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60岁。两耳轰鸣两年,听力下降,右耳失聪,鸣声如蝉噪,伴耳阵发性刺痛,咽干口燥,多饮喜冷,右侧颞关节弹响作痛,右耳周围麻木,眩晕,阵发性心慌颤跳。舌薄苔,脉平。中医病名属耳鸣,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津亏血虚,可能兼有痰浊湿阻。望诊见舌薄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咽干口燥、耳鸣、眩晕、心慌,切诊脉平偏细。
湿浊中耳炎耳鸣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中度浮肿,面部痤疮,脘腹胀满,胸闷,恶心呕吐,稍动即汗出,易感冒,舌质暗,苔厚腻,脉细弱。血沉55mm/h,胆固醇9mm/L,尿蛋白(+++)。证属虚实夹杂,升降失宜。舌质暗,苔厚腻,脉细弱。腻苔去,舌质澹,苔滑,脉细缓。面色晦暗,下肢浮肿,舌质暗,苔滑厚腻,脉沉实。低热,体温37.4℃~37.8℃,舌体稍胖,质澹,苔薄,脉细弱。
湿浊浮肿痤疮脘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半年。体形肥胖,乏力,纳稍差、餐后胃胀,时有头晕,咽干,双下肢中度可凹形水肿,小便多泡沫。舌质澹黯苔薄白腻,脉浮虚。中医诊断水肿,属气虚兼夹风水。病因病机为气虚水湿内停,脾虚失运。
湿浊水肿气虚风水
查看详情 →
女性,66岁,眩晕3年,间常发作,3天前加重。头晕而重,目视昏花,胸闷脘满,恶心,吐涎水多,纳少,口苦。舌质红,苔黄腻厚,脉弦滑数。肝经风火,兼有湿浊。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胸闷脘满,恶心吐涎,纳少口苦。脉弦滑数。
湿浊眩晕肝经风火
查看详情 →
女,57岁,身热头晕,胸脘满闷,口渴不思饮水,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暑热致湿、气机滞涩,病因病机为内停蕴湿,复感暑热之邪致湿被阻遏。舌苔白滑而腻,脉濡弱,脉濡软,力量略增。面色澹黄,舌质略红。
湿浊胸脘满闷腹痛大便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腹泻伴消瘦1年余。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久泄,证型脾虚证。病因病机脾胃运化失健,湿浊内生,气机不畅,肝郁脾虚。望诊舌质红,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腹泻每日4~5次,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晨起便急,便后里急后重,纳呆食少,体重减轻近10kg。切诊脉沉弦弱。
湿浊泄泻脾虚证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小便混浊,滴沥不尽,溏泻,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腰痛。舌体胖大,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膀胱湿热,脾肾两虚。证属脾肾两虚,兼有湿浊。
湿浊前列腺炎膀胱湿热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腹胀半月,病程较长。面色黄,体瘦,神疲乏力,腹胀满如鼓,夜间加重,倦怠食少,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白浊腻,脉沉缓无力。中医诊断为腹胀,证属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气机壅滞,属虚中夹实。病因病机为伤食泄泻伤及脾胃,致气滞湿阻。
湿浊腹泻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女,42岁,小便混浊如牛奶,夹乳白色凝块二年,尿道阻塞需导尿,小腹胀满,呻吟不止,头晕心慌,面色晄白,苔薄白,脉滑急。中医病名属乳糜尿,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
湿浊乳糜尿气虚肾虚
查看详情 →
女,59岁,不寐1年,寐而不实,寐中易醒,凌晨3时逆气呛醒,泛酸,腹胀便溏,每日1~2次,甚至3~4次,便后心悸胸憋,畏寒喜暖,面色萎黄。舌体瘦,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辨证脾虚、湿浊、肝郁。病机为脾胃素虚,运化失常,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
湿浊不寐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男性,27岁,腰酸困4个月,肾囊肿,舌质澹,舌苔薄润,脉沉细,肾虚血瘀,水湿积聚
湿浊肾囊肿肾气不足血瘀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四肢关节重着痠胀2年余,晨起尤着,稍事活动缓解,心情烦躁,头重如裹,口黏纳呆,舌苔薄黄腻,脉弦细滑,辨证为气滞兼湿,经络不通证,病位在四肢、经络,病因病机为湿性重浊黏滞,湿浊中阻,上蒙清窍,苔腻脉滑为湿浊之象,中医病名为着痹。
湿浊风湿性关节炎着痹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女性。主诉痰喘时发,食欲不香,腹按膨胀,入暮痰鸣气粗,不能安卧,小便色黄而少,大便干而不畅,面黄神疲,口周泛青,舌苔灰黑,脉无数象。中医诊断中焦湿浊内蕴,气化不宣。望诊见面色黄,舌苔灰黑。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食欲不香,腹胀,痰鸣,小便黄少,大便干。切诊脉无数象。二诊舌苔灰黑已化,脉已靖,症状改善,新现睡心烦不安,口渴欲饮,大便干秘,小溲短黄。
湿浊痰喘腹胀化热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慢性肾炎病史三年,无浮肿,尿蛋白++,白细胞2~6个,颗粒管型0~2个,腰痰乏力,舌苔白,脉细涩。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腰痰乏力、尿蛋白异常,切诊脉细涩。
湿浊慢性肾炎肾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发作性眩晕10年,近2天加重,伴呕吐。主诉为眩晕伴呕吐,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脾虚气陷,病因病机为脾虚运化失职,清阳不升,胃气上逆,湿浊内生。舌质淡,苔白腻,脉虚弦。
湿浊眩晕脾虚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湿温,肌热未平,苔腻,咳嗽气逆,脉浮弦。湿浊内蕴,外感客邪,酿成湿温。面色未提及,舌象腻,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肌热、咳嗽气逆,病史提及湿温已及两候,脉象浮弦,虚缓。
湿浊湿温客邪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上腹隐隐作胀,易疲倦,纳呆,大便溏,每日3次。舌质澹胖,舌苔白。直肠癌肝转移病史,术后病理为溃疡型乳头管状腺癌中分化。中医病名属癌瘤,证型未明确提及,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舌质澹胖,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上腹隐胀、疲倦、纳呆、大便溏。切诊未提及脉象。
湿浊直肠癌肝转移脾虚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面颊两侧出现蝴蝶斑,持续发烧,下肢关节疼痛,腰痛,尿蛋白(+),红细胞15~20个/HP,白细胞3~5个/HP,管型2~3个/HP,血沉60mm/h,红斑狼疮细胞试验(+),西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期。面浮肢肿,神疲乏力,头发稀疏,纳差便溏,尿少,月经不调,舌胖嫩,质稍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稍数。风湿内舍,酿热成毒,营卫失调,血脉瘀滞,脾肾虚损。
湿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病程5年。主要症状为腰酸痛、神疲乏力、吐酸。舌暗红,苔白腻,脉细。中医诊断为肾虚气弱,湿浊与瘀血相搏结,化热伤阴,累及脾胃。病机为尿血由热迫血行。
湿浊慢性肾病肾阳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主诉痛经,病程自15岁初潮起,经期错后,涩滞不行,少腹冷痛不可忍,伴乳胀易怒,纳差便溏。舌淡红,苔黄滑,脉弦涩。诊断为痛经,辨证为恚怒伤肝,寒滞血脉,木失条达,反乘脾土。
湿浊痛经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