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性,恶寒高热无汗,往来寒热,体温达40.2℃,纳差口干不渴,病程持续数日。舌中黄,脉弦数。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邪仍在少阳、阳明兼有湿邪。舌黄,脉数。
湿邪内蕴高热无汗少阳合病阳明合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约40余岁。主要症状为左眼发红、眼痛、流泪、怕光、头晕、心悸、少寐。病程为两个月前下狂血,既往有心神不安。中医诊断为瞳神干缺。病因病机为心虚血少,瞳神失去涵养。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心神不安、眼痛流泪、怕光、头晕、心悸、少寐。切诊提示脉象濡细。
湿邪内蕴瞳神干缺心血虚神气不守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右眼胀痛伴畏光、流泪2月余,自觉头痛、胸闷、口苦、纳差、便溏。舌红略紫,苔黄腻。右眼视力眼前指数,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少许圆形混浊水肿,瞳孔光反应迟钝,眼压Tn。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红略紫,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胸闷、口苦、纳差、便溏。切诊未提及脉象。
湿邪内蕴右眼胀痛肝胆湿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症为右侧面瘫5年,后左侧面瘫,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口鼻向左歪斜,言语不利。面部鼻唇沟变浅,嘴向左侧歪斜,双侧额头纹变浅,皱额蹙眉差,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左眼睑下垂,鼓腮漏气,口角流涎。舌质澹黯,舌苔薄黄,脉弦涩。证属气血瘀滞,湿邪内蕴。
湿邪内蕴面瘫陈旧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恶热,面赤气粗,喘满溏泄,欲溲则遗。暑邪内侵,热炽湿聚,肺胃受灼,脾肾失运。舌象未明,脉象未述。病程急骤,属阳暑证,热邪夹湿,上壅肺胃,下注大肠。
湿邪内蕴暑热夹湿阳盛阴虚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疮毒内攻,水谷不化。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内蕴,经隧不利,浊邪上壅,肺气不降,喘满不能平卧,三焦闭塞。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沉弦。
湿邪内蕴疮毒内攻肺气不降三焦闭塞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5年余,突然昏仆抽搐3年余,加重7个月。中医诊断为晕厥,辨证属肝肾阴虚于下,心火偏亢于上,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望诊见舌体瘦,尖红少苔,向右侧歪斜。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头痛,两眼发黑,胸闷,心悸,气短,烦躁易怒,胸痛放射,左面发麻,左半身发凉,胃脘痛,吞咽困难,流口水,口干而苦,饮食减少,夜寐多梦,下肢浮肿,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弦细而数,血压180/120mmHg,右肾区叩击痛,右中下腹可扪及包块,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右膝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氏征阳性。
湿邪内蕴晕厥肝肾阴虚心火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目睛发黄,全身皮肤黄染,肝区疼痛,胃脘中压痛,脾区微痛,腹痛,便稀溏,头痛,口苦,发烧,怕冷。病程1周。中医病名属黄疸。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目睛发黄,皮肤黄染,肝区疼痛,胃脘压痛,脾区痛,腹痛,便稀溏,头痛,口苦,发烧,怕冷。切诊见脉弦。
湿邪内蕴急性肝炎湿热困脾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主诉低热2月余,每日中午体温升高至38℃~38.3℃,入夜则退,伴恶寒畏冷。神疲倦怠,身重乏力,汗出热不解,口腻口淡,纳谷不馨,大便艰涩,形体较丰。恶风畏寒,咽痒鼻塞,咳嗽阵作。舌苔厚腻。脉象未提及。中医诊断为湿热郁蒸发热挟外感风热。病因病机为湿热郁蒸,挟外感风热。望诊见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切诊未提及。
湿邪内蕴湿热郁蒸风热袭表痰热壅阻
查看详情 →
荣先生 肌热旬日 疹痦俱见 神乏苔白 下利 脉浮缓 阳虚中寒 湿邪内蕴 寒风外干 营卫不和 中阳失化 中阳下陷 营卫不调 中阳渐化 营卫未调 营卫和 中阳不足 湿邪尚盛 面色苍白 舌苔白 脉浮缓
湿邪内蕴阳虚中寒寒风外干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约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眼发红、眼痛、瞳神缩小、干缺不圆、流泪、怕光、头晕、心悸、少寐。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为瞳神干缺。证型为心虚血少,病因病机为骤下狂血致心血虚,神气不守,目失涵养。望诊见瞳神干缺,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少寐、眼痛、流泪、怕光、头晕。切诊见脉象濡细。
湿邪内蕴瞳神干缺心血虚胸闷气窒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反复腹泻半年,食用生冷或辛辣刺激物后诱发,伴腹痛,大便次数多时1日2-4次,质稀不成形,量少,常有不消化食物。舌淡,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蕴。
湿邪内蕴慢性腹泻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10余年,近月加重。脘腹胀闷,进食后加剧,泛酸欲呕,喜暖畏寒,大便不调,受凉后腹泻。舌苔白腻,脉细弦。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脾胃虚寒、湿邪内蕴。
湿邪内蕴胃脘胀痛脾胃虚寒泛酸欲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个月,男性。右侧阴囊明显偏大,灯照透光,触之无痛,伴有湿疹,咳嗽少痰,舌苔薄黄。病程较长,曾诊断为右侧鞘膜积液,感冒后病情加剧。舌苔厚腻,纳谷不香,二便尚调。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鞘膜积液,病因病机与肺气失宣、肝肾水液失调有关。舌苔薄黄、厚腻,湿疹存在。
湿邪内蕴鞘膜积液水疝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九岁男童,主诉湿入经络致痛痹,兼滑泻腹痛。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辨证为湿邪内蕴,痹阻经络。
湿邪内蕴痛痹湿滞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双下肢水肿3月余,以右侧为甚,沉重无力,双足发麻。查体示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右下肢重度水肿。舌紫暗,舌苔黄厚而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脉痹,症系气虚血瘀,湿邪内蕴,脉络不通。
湿邪内蕴双下肢水肿气虚血瘀脉络不通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腹泻后发热,余邪未尽。舌淡,苔薄黄,脉弦细。诊断为发热,证属余邪未尽。病程2周,腹泻水样便,抗生素治疗后腹泻消失,仍反复发热,最高38.8℃,服用抗生素无效,偶有头晕头痛,口干不喜饮水,纳眠、二便正常。肠镜示慢性肠炎伴黏膜糜烂。
湿邪内蕴腹泻后发热余邪未尽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脐腹痛、便泻(日三、四次),痛甚时伴有呕吐,病程六、七年,受寒或劳累后加重,纳呆,有时腰疼,经水延期十至廿日不等。既往有胃脘痛病史。舌苔白,脉细见数。诊断为脾胃虚寒,兼有湿邪内蕴。
湿邪内蕴脾胃虚寒腹痛便泻纳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低热5个月余,伴有形体消瘦、疲乏、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口渴、头重痛、纳差。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病因病机包含阴虚内热及湿邪郁阻。望诊未明确记载,舌象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闻诊未明确记载,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细弦。
湿邪内蕴功能性低热气阴两虚手足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胃病大发,食则呕吐,不饥不纳,每日只进溏心鸡蛋。消瘦异常。始因忧虑伤食。脉象濡软。脾虚不运,湿邪内蕴。心悸,溲黄。
湿邪内蕴胃病大发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