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胸闷+气短

患者52岁男性,主诉气短、胸闷、水肿、口唇发绀、睡眠差。病程5年,伴有心功能不全。中医诊断喘证,证属阳虚水泛。望诊见舌质紫黯,苔白腻或厚腻。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见尿量少、大便秘结。切诊脉滑,血压偏高,心率不齐,双下肢水肿,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气短胸闷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刘某某,男,47岁。主诉阵发性心区刺痛,心悸、怔忡,自感心恍恍然,楚楚状,心脏跳动欲停,全身出汗后心悸怔忡,头昏。舌质红、苔白,脉沉。中医病名考虑为胸痛,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望诊见舌质红,舌有齿龈。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区刺痛、心悸、怔忡、头昏、眼酸、咽干、气短、心烦、胆小善叹息、噫气。切诊见脉沉。
胸闷气短心悸怔忡心区刺痛
查看详情 →
刘某,44岁,主诉胃痛、小腹痛二十余天,胃脘疼痛牵引小腹拘紧,胸闷气短,右胁及背痛,口苦,纳可,二便调。舌淡胖,苔薄黄腻厚,脉细弦。诊断为肝胃湿热,气血失畅。二诊舌暗胖,苔黄腻,脉细弦。三诊胃及小腹隐隐疼痛,喜按,偶腰痛,气短,手凉,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四诊胃痛减轻,胁肋不适,小腹偶痛,手脚凉,舌淡,苔黄腻,脉细。
胸闷气短萎缩性胃炎胆囊炎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心慌心悸伴失眠1月余。心悸、胸闷、气短、头部麻木疼痛、睡眠差多梦、大便溏泄。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心悸、不寐,病机为痰阻血瘀。
气短心悸不寐痰阻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4岁,胃痛、小腹痛二十余天,拘紧疼痛,胸闷气短,右胁及背痛。舌淡胖,苔薄黄腻,脉细弦。舌暗胖,苔黄腻厚,脉细弦。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舌淡,苔黄厚腻,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胸闷气短胃痛小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5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10年余,双下肢浮肿3年。既往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史。刻诊见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夜间不能平卧、记忆力减退、双膝关节疼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频夜、大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胸痹,辨证为心气不足,心阳郁阻证。
气短胸痹心气不足心阳郁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心悸反复发作2年,加重6小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活动后气短、乏力、汗出、口干、目干、纳眠欠佳。舌质暗红,体胖大,苔少,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夹瘀。病因病机为气阴暗耗,气血不足,瘀阻心脉,心失所养。
胸闷气短心悸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间作3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运失健。望诊见舌嫩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善叹息、气短、烦躁、恍惚、夜寐欠安、大便干结或溏。切诊见脉弦滑数。
气短心悸肝郁脾虚肝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2岁,男性。主诉胸闷反复发作10余年,伴心悸气短。既往史有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症状包括胸闷阵作、心悸、气短、动则喘促、畏寒怕冷、腰酸、神疲乏力、足肿、夜间憋醒、面白无华、唇紫、语声低怯。舌质淡黯,舌苔白。脉沉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属阳气衰微。病因病机为阳气衰微,心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
气短胸痹阳气衰微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心慌1月,清晨为甚,头部汗出,动则气促,神萎,寐差。病史高血压、冠心病10年,心功能Ⅲ级。舌胖、苔薄白,脉细,偶见结脉。中医辨证阳气不足、血脉不和。
气短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心悸、胸痛胸闷10年,加重10天,伴气短、水肿、失眠,活动后呼吸困难。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水饮凌心。病程10年,有风心病史。体查示心率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主动脉关闭不全,左心房附壁血栓,心包积液,心电图示房颤。心悸由阳虚饮停,上凌于心所致。
气短风湿性心脏病心悸水饮凌心
查看详情 →
胡某,女性,42岁。反复心悸、气短两年,加重1年。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头晕,乏力。舌质澹,脉沉细无力。ECG示完左,频发室早。胸片示肺淤血征,左室增大。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脾肾阳虚,水饮凌心。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饮上泛,胃气不和,升降失司。望诊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气短、水肿、头晕、乏力。切诊脉沉细无力。
气短心悸脾肾阳虚水饮凌心
查看详情 →
女,61岁,胸闷、心悸、气短、呼吸不畅、喜叹息、胸闷持续数小时、焦虑不安、乏力、眠差,病程半年。胸痹,肝气郁结,情志不舒。面色正常,舌淡红,脉弦。心率93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早。
气短胸痹肝气郁结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