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气血两虚+高血压+心悸

86岁女性,反复乏力短气4年,加重2周。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时有泛恶,胃纳不振,形瘦怯冷,面色少华,精神疲惫,舌淡、苔薄白,脉沉细。高血压病史10余年,慢性肾衰竭4年余,血肌酐396μmol/L,HGB 7.28g/L,尿蛋白++。中医诊断为溺毒,脾肾衰败,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慢性肾衰竭脾肾衰败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3天。主症为头晕、心悸、胸闷、头痛、牙痛、两目干涩。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房颤频繁发作,心律不齐。舌质澹紫,苔薄。脉细弦滑,参伍不调。诊断为心律失常一心房颤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辨证为心痛两虚,阴阳失调,心营不畅,心神失养。
高血压心房颤动冠心病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乏力、胸部隐痛、频发室性早搏。病程20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两虚,心阳不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头晕、失眠,切诊见脉搏68次/分,脉结代。
心悸气血两虚心阳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余,伴头昏蒙不适、心悸失眠、疲乏无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眩晕,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长期忧思劳累过度,导致气虚清阳不升,血虚清窍失养。
气血两虚高血压心悸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9岁。主诉头晕耳鸣,头重如裹一月余。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饮食减少、两目干涩、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大便溏薄。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舌质干红,苔少,脉弦细弱。病位在清窍,病机为脑髓空虚、清窍失养及肝肾功能失调。
心悸失眠眩晕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夜寐盗汗六年,高血压两年,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多梦、周身倦怠、纳谷不香。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小数。中医诊断心脾交损,气血两虚。
高血压气血两虚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乏力、善太息、口干、心烦、两胁发胀、泛酸、纳呆、眠差。胸痹心痛,气血两虚,肝气郁结。淡红舌有齿痕,薄白苔,沉弦细弱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病史。
气血两虚胸痹心痛肝气郁结心烦
查看详情 →
女,58岁,彻夜难眠近1个月,头晕,头隐痛,时心悸,夜尿频,食欲差。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情绪抑郁焦虑,病程10年。舌苔厚,舌质紫暗,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不寐,消渴。辨证为心肾不交,心神失养。
气血两虚失眠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面色萎黄、乏力10年,加重伴胁肋胀痛、黑便7个月。刻下症见面色萎黄、乏力、晨起口苦、活动后心悸、气短、胁肋胀痛、易惊、自汗、盗汗、手足心热、纳差、夜寐不佳、小便黄、黑色软便。舌质澹,苔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肝郁乘脾,气不摄血。病史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缺铁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心悸气短缺铁性贫血胃溃疡肝郁乘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乏力、胸部隐痛,病程3个月,症状反复加重。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两虚,心阳不通脉。舌质澹,脉结代。体征脉搏68次/分,血压2.0/14.0kPa,心律不齐,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右束枝完全阻滞、ST-T改变。
心悸气血两虚心阳不通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头晕、心慌、失眠多梦2个月余,加重10天。刻下症状包括头晕耳鸣、心慌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双手麻木、纳差嗳气。舌质暗红,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血不足,肝郁气滞。
高血压肝郁气滞气血不足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夜寐盗汗六年,伴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多梦、周身倦怠、精神萎顿、纳谷不香。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小数。血压148/108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心脾交损,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亏损,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气虚则周身倦怠,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细,均为气血虚之候。
心悸高血压气血两虚夜寐盗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