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3岁,头晕1天,颜面麻木,病程1天。高血压病,面神经炎。中医证属阴虚肝旺,风火相煽,筋脉失养。舌红,苔薄白欠润,脉弦细略数,左寸溢而上鱼。
高血压面神经炎阴虚肝旺风火相煽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十年,一年半前血压升高至200/100毫米汞柱,伴头晕心悸。眩晕、耳鸣、心悸气短、眠差多梦、身乏力、易烦急。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血虚肝旺致成阴虚眩晕之高血压症。心电图示ST段、V5轻度降低、T波V5近平坦,胆固醇255毫克%。复诊血压稳定在140±/80毫米汞柱,症状明显缓解。1981年复查血压150/90毫米汞柱,心电图正常,血胆固醇192毫克%。
血虚眩晕高血压肝阳上亢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男,49岁,眩晕间作半年,近半月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左侧头部掣痛,日发2~3次,每次3~5分钟。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差,口苦。舌澹,苔黄滑,脉细弦数。证属血不养肝,风火上扰。
眩晕血不养肝风火上扰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主诉舌痛三月,舌面疼痛如针刺,影响进食及语言,动则甚。舌质淡红,舌苔灰。双脉缓平。中医病名舌痛,证型阴虚火郁。病因病机为阴虚生内热,内热郁而上蒸于舌。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灰。脉象双脉缓平。
舌炎阴虚火郁
查看详情 →
男,68岁,反复头晕头痛50余年,伴耳鸣、恶心欲吐、胸闷、口苦、尿不尽。舌暗红,苔白稍黄浊,脉沉弦。中医诊断眩晕病,辨证肝肾阴虚证。
眩晕肝肾阴虚头痛耳鸣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下虚上实,两耳鸣响,时常头晕目眩,心中怔忡不安,舌淡体胖,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肾虚作眩晕。病因病机为肾虚精髓不足,不能上养于脑,脑海空虚,致脑转耳鸣,眩瞀,心失所养则怔忡不宁,脉沉无力。望诊见舌淡体胖,切诊见脉沉弱。
肾虚作眩晕下元虚怔忡不安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包括步履飘忽、胸脘闷胀、头眩视物不清、心动悸、便解不畅、视物模糊、步履飘忽、眩舞作作。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风阳与痰饮湿浊相搏,病机为痰浊上扰、风阳上扰。舌象为舌澹苔腻澹黄、舌垢腻上罩灰黑苔、舌红根部犹腻,脉象为脉弦细。望诊见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程,切诊为脉弦细。
眩晕痰湿心悸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绝经后心悸惊恐、汗出心烦、眩晕耳鸣、形瘦腰冷、胃纳欠佳、大便易溏、夜不安寐。舌苔薄腻、舌紫夹瘀,脉沉细。中医病名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型为心脾肾三脏同病,病机属肾中阴阳偏虚,寒热错杂。
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心脾肾同病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三十余年,加重3年。头晕、头痛、胸闷,上下楼梯喘憋明显,面色红赤,纳可,大便干,小便频急,排尿困难。血压190/135mmHg,肥胖。舌体胖大,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沉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兼湿热下注。
高血压肝阳上亢湿热下注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5个月,2次术后2个月。面色潮红,舌质嫩红,苔薄白,舌尖略向右斜。左关弦数,寸脉浮大;右关缓滑,寸浮涩,两尺沉涩。左半身麻木感觉差,握手无力,左脚活动受限,自觉发沉。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头痛、术后病史、肢体功能障碍。切诊见脉象异常。
眩晕头痛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晕头痛,泛恶,睡眠多梦,胸中不舒,怕冷汗出,喜饮水。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眩晕,证型阳虚。病因病机为阳虚,兼有气滞痰阻。望诊舌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胸闷、怕冷、喜饮水,切诊脉细。
眩晕梅尼埃综合征肝阳上亢气虚
查看详情 →
51岁,月经失调一年,白带增多,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肢软,眩晕,纳差,声音低微,精神萎靡。脉虚而芤,两尺俱弱,舌淡苔薄。脾肾阳虚型崩漏。
眩晕崩漏脾肾阳虚月经失调
查看详情 →
女,58岁,高血压6年,右半身不遂,头晕痛,周身肿胀,麻木无力,血压240/120毫米汞柱。舌暗红,脉沉弦。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肝阳上亢,血瘀阻滞。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并逆于上,经脉阻塞。
高血压肝阳上亢血瘀阻滞右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患者为成人女性。主诉头晕、肢体麻木、关节酸痛。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头晕、肢体麻木、关节酸痛。切诊脉弦细。
眩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左侧肢体痿软无力,小便失禁,大便艰难。类中风(偏枯)。慢性病容,言语不清,舌体运动失灵,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遗尿,病理神经反射阳性,血压正常。舌质红,舌苔黄厚浊,舌稍胖,舌体不能伸长,脉弦大无力,左手尤甚。肾虚痰盛,虚火内动,肝肾阴虚,痰浊上蒙清窍,阻塞脉道。
类中风肾虚痰盛肝阴亏
查看详情 →
黄某,女,57岁。颈项掣挛板滞,右上肢麻木2个月,时有眩晕,潮热多汗。舌苔薄白,脉偏细。颈活动稍差,棘旁广泛压痛。诊断为颈椎病(颈痹)。证属风寒湿阻,气血不畅。舌象薄白,脉细。
颈椎病颈痹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头晕反复发作6个月,加重1周。病程6个月。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证。主要症状为头晕,晨起及蹲下站立时明显,伴食后胃脘胀满,月经前情绪欠佳,经色暗。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细。
眩晕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王某,怀孕6月,心烦难寐,满腹疼痛,胸闷呕恶,头痛眩晕,鼻塞流涕,口苦咽痛,日晡恶寒,腑行不畅,胎动不安。舌苔薄白微黄腻,脉弦滑数。病名妊娠心烦,证属肝郁生热,挟痰湿内阻,风寒外束,病机为火热乘心,热扰神明。望诊舌苔薄白微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烦、胸闷、头痛、眩晕、鼻塞、口苦、恶寒、腑行不畅、胎动不安,切诊脉弦滑数。
头痛眩晕妊娠心烦肝郁生热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汪氏,怔忡、汗出、手足心热、坐起眩晕、善饥无寐。左寸虚散,右寸关虚弦,两尺稍大。阴亏火炎,营虚生内热,虚阳挟风上蒙清窍,肝阳肆横,阳明当其冲,风火消铄。手足心热、坐起眩晕、善饥无寐为阴虚风动之象。
眩晕虚损怔忡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有时头晕,食后作呕。病程长短未提及。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热上乘,病机肝经之郁,郁久化热,水蓄痰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食后作呕,病史未提及。切诊左关弦数,右部沉滑。
肝气郁结肝热上炎胃蓄饮滞痰热壅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