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口渴欲饮7年,胸闷3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胸痹,证型阴虚燥热、气虚络瘀、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亏虚,心脉瘀滞,心神失养。望诊舌质稍红黯苔薄白,切诊脉细。现症包括口渴欲饮、胸闷、心悸、疲倦、睡眠不好、手麻。血压130/84mmHg,空腹血糖7.8mmol/L,心电图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消渴胸痹阴虚燥热气虚络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症,包括口眼㖞斜、右半身不遂、手指踡曲、足趾难伸。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风阳夹痰,血瘀阻络。舌偏澹、边瘀紫,苔薄腻,脉细弦。主要症状包括痰多、心悸少寐、血压偏高。病机为风阳夹痰上扰,经脉瘀阻。
心悸少寐中风后遗症风阳夹痰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主诉间断发作头痛4年,复发伴耳鸣、头昏、眼胀2天。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头痛,证属肝阳上亢,热盛伤阴,心脉瘀滞,心神不宁。舌象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脑动脉血管弹性差。
头痛肝阳上亢心脉瘀滞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经行过多如注,持续两年,头时胀痛,夜寐不安,纳呆心悸,烦躁欲哭,胸宇郁闷,乏力,大便较薄,日一次,持续六年。苔薄,脉虚。证属心脾失洽,肝肾不足,神情欠定,冲任失固。面色无华,舌苔薄,脉虚。烦躁欲哭,失眠心悸,头胀痛,纳呆,乏力,大便不实。
经行过多心脾失和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51岁,绝经后1年,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肢怠腰酸,夜寐不酣,悲伤欲哭,健忘,便溏。舌澹红体胖齿印,苔薄,脉细缓。中医病名:绝经前后诸症,证型:心脾不足兼肾亏。病因病机:肾虚为本,心脾两虚为标,精血不足,阴阳失衡。
心悸怔忡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不足肾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头晕、胸闷、心悸、乏力、夜寐欠佳,病程30余年。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肝肾两虚、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阳失斡旋,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畏寒肢冷、胃纳一般、大便溏薄、思虑多、夜寐欠佳。切诊见脉细缓。
高血压肝肾两虚肝阳上亢胆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眩晕、耳鸣、易怒欲哭、烦躁身颤、精神不快、心悸怔忡、月经量多、面色萎黄、大便偏干。脉沉弱,舌澹无苔。血虚心肝失养,下虚上眩。肝肾阴虚,水火不济。面色萎黄,舌正无苔,脉沉弱、左关独弦数、左关弦余沉缓、沉弦细。
心悸眩晕耳鸣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胸闷痛,半身麻木。病程3年,近来发作频繁,伴有胸部压榨感及痛感向肩部放射,左半身麻木,活动欠灵。体检见血压190/100毫米汞柱,心界左扩,心电图提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尿糖++。中医诊断为肾亏肝亢,心气不足,证型属肝阳上亢,挟湿浊内阻。望诊见舌苔中腻,问诊见头脑昏眩,目煳耳鸣,肢麻,言语蹇涩,夜半醒后胸闷,烦躁不寐,心绞痛。切诊脉弦细数,后转为弦细而小数、濡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咳嗽有痰、胸闷心悸、夜寐欠安、眩晕。病程较长,曾患肺炎,心脏扩大。中医病名为心脾肺俱病、气虚血浊、气阴两虚、血少且浊。证型为气阴虚、肾阴虚、痰热、气虚血浊。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痰热内蕴、肝阳上亢、心脾肾俱虚。望诊见舌胖嫩苔白不厚、舌胖大色不鲜、舌红而不鲜、舌色红苔薄不匀。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有痰、胸闷心悸、夜寐欠安、眩晕。切诊见脉弦滑而数、脉弦细滑数、脉弦而滑但不数、脉弦细滑而数、右寸小、关濡、尺细、左寸挺指而不耐重按、左寸小。
肺炎气阴虚痰热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小便淋漓不尽3年,遇劳即发。主要症状包括尿失禁、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失眠心悸。舌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劳淋,证型为肾阴亏虚型。病机为肾阴亏虚,心火上炎。
尿失禁肾阴亏虚心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性,63岁,胸痛胸闷4年,加重2周。胸痛攻窜胁肋,心悸胸闷,心烦失眠,嗳气,舌淡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型肝郁气滞。面色正常,舌淡苔薄腻,脉弦细。问诊提示情志不畅,病程较长。
胸痹肝郁气滞气血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头部眩晕,病程较久。舌苔白腻,脉弦左关盛。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属肝热脾湿,病因病机为肝热脾湿上犯清明。望诊见舌苔白腻,切诊见脉弦左关盛。
肝热脾湿头部眩晕胸胁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咽干涩、梗阻三年余,去年10月加重。病起于精神刺激,咽喉阻塞感,吞咽无碍,伴胸胁闷痛、易怒、头晕、头部抽痛、周身刺痛、蚁行感、心悸、失眠、恶梦。舌暗红,舌尖红赤,有黄苔,脉弦细略数。辨证为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扰心则神失宁,扰咽则痰气郁结。
心悸喉痹肝郁化火痰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眼花、软弱无力、心悸气短、夜间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两颧赤、口苦咽干、喜热饮、失眠多梦、性情急躁、背冷身痛、四肢发麻、性欲衰减、月经愆期量少。病程3年多。中医病名为肝肾阴虚,证型为肝肾阴虚,阴损及阳,病久入络,内有瘀血。望诊见面色晦暗,两目暗黑,皮肤干燥,发色不泽,精神萎靡。舌苔薄白,舌质绛起小红点,上齿龈有色素沉着。脉象沉涩。
艾迪生病肝肾阴虚虚热瘀血
查看详情 →
57岁 女性 断经四年 精神恍惚 不寐 形体消瘦 面色晦滞 心悸怔忡 肉惊惧 幻觉 夜不安寐 神烦易怒 口干咽燥 胸闷 若塞 更衣难下 舌质偏绛干燥 薄白苔 脉弦小数 阴虚阳亢 肝火偏旺 病已数载 虚实相挟
更年期综合征脏躁肝火偏旺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神疲心烦。病程6个月。中医病名颅脑损伤后遗症。证型瘀血停滞、风阳上扰、痰湿蒙蔽。病因病机头部内伤、瘀血归肝、木贼侮土、胃失和降。苔白腻,脉弦滑。头部偏右有压痛。
颅脑损伤瘀血停滞肝阳上扰心营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眩晕3年,伴视物昏煳、耳鸣、夜寐不宁、心悸。舌苔白腻,舌质澹而胖,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少阴病水气上凌。病因病机为肾阳衰微、阳不化气、水气上凌。
心悸高血压眩晕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为女。主要症状为头目昏花、眩晕欲仆、心悸怔忡、两足痿弱、肌肤浮肿、面赤足冷、恶见日光、痰涎凝郁、下肢痿弱、足跗浮肿、失眠怔忡、烘热足冷。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下虚,虚阳上扰。望诊见舌澹灰而腻、澹灰、澹霉。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见脉弦涩不畅、弦涩、尺脉细软无神、濡涩。
心悸怔忡眩晕昏花肝肾两虚两足痿弱
查看详情 →
女,35岁,心悸半年余,加重1周,五心烦热,盗汗,纳可,眠差,易醒,恐惧,舌红少苔,脉结代,频发性室性早搏,辨证属瘀血内阻,痰火扰心。
心悸阴虚内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5岁。主诉心跳缓慢25年,加重2个月。中医病名窦性心动过缓。证型肝肾不足,阴虚血滞。病因病机肝肾不足,阴虚血滞。面色暗红有瘀点,舌质暗红有瘀点,少苔。脉沉细而缓。头晕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腰膝酸软,心烦易急,口干舌燥。血压150/90mmHg,心率5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高血压病肝肾不足阴虚血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