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为微寒壮热,体温波动,头痛鼻塞,咳呛胸闷,不思饮食,渴饮不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伏暑秋发,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苔薄黄,舌尖边绛。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体温、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滑数、脉滑大而数、脉滑、脉数。
伏暑秋发湿热郁于气分白痦显露咳呛频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间断性抽搐半年。抽风,双目斜视,牙关紧闭,四肢僵直。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诊断为痰浊阻窍,肝风内动之抽搐(癫痫)。病因素体亏虚,脏腑虚损,痰浊内生,伏痰内隐,遇诱因而发。复诊时舌红苔白,脉弦。
癫痫痰浊阻窍肝风内动风火相搏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胆囊切除7-8年,右胁背常发疼痛,心烦喜呕,形体赢弱。寒热往来,汗出通体,躁扰气紧,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体温高达40.6℃。神昏不语,两目直视,按腹较坚,三天未解大便。舌苔黄燥,脉弦数。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少阳蕴热,复感外邪,邪热炽盛传里,致阳明腑实,上扰神明。
少阳阳明合病津液已亏阳明腑实里实未解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发热、咳嗽、咽痛,病程短。上呼吸道感染。神昏谵语,如见鬼状,少腹作胀,经期未潮。舌象未提,脉象未提。辨证为热入血室,未尽之邪与经血瘀结在里。
神昏谵语上呼吸道感染热入血室经血瘀结
查看详情 →
十五岁女性,身热口渴,两足酸痛,不能起立,神昏谵语,面青晦浊。病程未明。时疫温毒。病因冬寒潜伏膜原,外感时毒而发。脉沉细似伏,阳症见阴脉,蓄热内甚,脉道不利。舌象、面色未详。声音、气味未详。病史有冬寒潜伏。脉象沉细似伏。
神昏谵语时疫温毒蓄热内甚脉道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齿未详,主诉神识迷督、手指颤动、齿干唇焦、舌干、口气秽臭,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证型属温毒内陷、心阴被劫、肝风内煽。病因病机为温毒深入血分、热极生风、阴液被劫。望诊见舌干、唇焦,闻诊有口气秽臭,问诊描述神识迷督、语言不清、苔焦齿燥,切诊脉息寻按无着。
温毒内陷心肾阴涸肝风内动神识迷蒙
查看详情 →
妇,痰喘热咳,病程较长,虚热无火,内有真寒,六脉沉伏,坐则头坠不能起视,卧则背冷,觉风透体,烦热眩晕,咳嗽痰涌,手足厥冷,内真寒外假热。
痰喘热咳虚热真寒
查看详情 →
患者温病误汗7次,心阳受伤,邪入心包,神昏不语,膈上之邪不解。老年温病日久,误用风药过多,汗出伤津,大便坚结不下,口干舌黄,阳明证。脉似有力,舌黄黑,宿粪未净。温病、心阳受损、邪入心包、阳明证、津伤便结、舌黄黑、脉有力。
神昏不语温病心阳受伤邪入心包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左侧肢体瘫痪、口干烦躁、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黄少、神志时清时昏。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情志不和、气血瘀滞、脑络痹阻。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舌苔灰黑如煤,舌燥少津,口唇干燥紫暗,鼻孔干黑。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头痛、肢体瘫痪、神志异常、口干、便秘、小便黄。切诊两寸脉弦数有力,两尺脉细数。
中风肝气郁结气血瘀滞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4岁,高热5天,无汗,昏睡谵语,抽搐,眼珠左斜视,呕吐,大便不畅,小便少。舌正红,苔黄白厚腻。风暑湿内闭。暑邪内闭,邪热壅盛,闭窍动风。脉微弦滑数,舌澹红中心苔黄腻。脉滑微数,舌澹黄腻苔退。
神昏高热风暑湿无汗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7岁。身发寒热二十余日。舌苔薄黄,质红。脉弦数。邪正互争,寒热时作,病在半表半里之间,兼有里热。
疟疾半表半里里热寒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高血压病史十余年。主诉面紫目赤,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暗苔白,脉弦劲。中医诊断为冲气上干,血循不畅。复诊见神昏不醒,痰涎壅盛,右侧偏瘫,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痰热内蕴,风阳上亢。
高血压冲气上干血循不畅痰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周岁男童,突发喘急发热,神昏目闭,口唇焦干,胸高气促,脉数,泻下秽浊稠粘。温病发疹,毒气内攻肺金,热邪深陷心包。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神昏目闭温病发疹肺热肺金受损
查看详情 →
郑左,五十八岁。素有类风湿之恙,今感暑邪而发。口噤不语,神昏遗溺,肢振,舌白腻,脉弦数。内挟痰风鼓动,机窍闭塞,诊断为类中。舌白腻,脉弦数。机窍已开,舌苔黄白,两目微黄,脉弦细,口吐痰涎。暑热未清,夹湿弥漫三焦。
类风湿暑邪痰风机窍闭塞
查看详情 →
患者体形肥胖,年约六七十岁,性情急躁。眩晕,左洪大,右缓大,面色苍黑,神昏鼾呼,呼长而吸短,气勃勃出不能回,终日偃卧如醉人。口眼歪斜,左手足不能动。脉左洪大,右缓大。肝肾不足,肝阳亢盛,风火痰食浮越于上。痰在膈间,真虚假实之脉,动脉硬化表现。血少津枯,肠道失润。
中风肝肾不足肝阳亢盛痰食上浮
查看详情 →
皮肤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病程慢性,瘙痒,皮损肥厚,局部湿润,脾虚湿滞,肝肾阴虚,心火过盛,肺胃湿热上蒸,气血失和,气滞血瘀
急性热证阴虚火旺营分热盛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发热伴皮疹2天。发热,咽痛,流涕,流涎,厌食,恶心,睡眠欠安,大便2日未通。皮肤见多处疱疹,口腔黏膜及舌面有溃疡。舌红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手足口病,辨证为邪犯肺脾。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疫毒,侵犯肺脾,肺气失宣,脾气失健,湿热内蕴,蕴蒸于外,发为疱疹。
手足口病湿热疫毒肺气失宣脾气失健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呕吐,身热肢厥,舌红口渴,目泛神昏。诊断为阴毒。舌红、口渴、脉浮大、舌赤无津。井水混浊,味苦硬,冷劣。病情迅速传染,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为阴寒极甚,阴毒侵袭,水土不洁。
目泛神昏阴毒腹痛呕吐身热肢厥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身热头痛,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澹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阴极似阳之症,病因病机为风寒误治,真阳逼越于外,内寒凉已极。望诊见目赤,唇肿而焦,舌白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渴喜滚烫水饮,烦躁不眠,神昏澹语,身热似火,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解。切诊见脉浮虚欲散。
风寒误治假热真寒阳气将脱舌白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有汗,不解。热甚,神昏谵语,起卧床下。脉数煳滑。苔白腻罩黄,唇朱。病情加重后苔转灰黑,龈瓣如浆,咳唾粉红,昏语。神清,面红敛,目赤退,舌灰黑退而润。痰白如丝带血丝,视灯犹炬。肺胃之火炽盛。
神昏谵语伤寒证热毒内陷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