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血虚+血瘀+气滞血瘀

女,45岁,胃脘满闷疼痛2年余,夜间隐痛痞闷,嗳气,烧心,时有口干不欲饮,舌质暗、少苔、边有齿痕,脉微弦。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滞日久致血瘀胃络。望诊见舌质暗、少苔、边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夜间胃痛、嗳气、烧心、口干不欲饮,切诊见脉微弦。
血瘀胃络气滞血瘀慢性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血压、血肌酐升高半年,反复头晕3个月。头晕明显,疲乏无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澹暗苔黄浊,脉弦。尿蛋白(++),血尿(+),Scr 981.2μmol/L,BUN 39.9mmol/L,尿酸580μmol/L,双肾结石,双肾积水。中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证型为脾肾气虚、湿毒内蕴。
气滞血瘀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毒内蕴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右耳后及右颊部皮肤疼痛、感觉异常3个月。舌质黯紫,苔白,脉沉涩。右耳郭及耳后皮肤水肿、皮薄光亮。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气血凝滞,阻遏经络。
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神经痛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闭经2年,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少乏力,月经量少色澹,子宫及附件B超及性激素检查未见异常。面色萎黄,颧部见褐斑,舌澹苔少,脉细弱。诊断为闭经,辨证为气血两虚夹瘀证。
气滞血瘀闭经气血两虚头晕眼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近1年睡眠不佳,近3个月加重,彻夜不眠。面色晦暗,眼角有血丝,入夜即感心中有事不能放松。舌光紫无苔,脉弦滑稍数。诊断为心肝二经气滞血瘀之证。
血瘀失眠心肝气滞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颈前右侧包块,质中等硬,随吞咽活动。形体偏瘦,舌淡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瘿,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浊内盛,气郁痰结。望诊见舌淡白,切诊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甲状腺囊肿肝郁气滞痰浊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行走,口角歪斜,不能言语,不理解语意,神差,气短,大便偏稀。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血压18.0/13.4kPa。中医诊断证属心脾气虚,痰瘀阻络。
脑梗塞心脾气虚痰瘀阻络肢体不遂
查看详情 →
女,26岁,左下腹疼痛1周,月经后出现,时轻时重,腰酸疼,白带量多发黄有异味,经量偏少。舌尖红,舌苔白腻,脉沉细。卵巢囊肿,子宫大小正常,盆腔积液少量。中医诊断癥瘕,证属气滞血瘀,胞脉痹阻。
气滞血瘀下焦湿热痰湿凝结胞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右下肢紫黑、疼痛四个月。右下肢肿势较重,青筋暴露,活动受限,动则疼痛酸楚加重。舌象紫苔薄白,脉象沉涩。中医诊断为股肿,病因病机为年老积劳,外受寒邪侵袭所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血瘀股肿年老气虚
查看详情 →
李某某,30岁。主诉房事突然昏厥,伴情志不舒、恼怒惊骇时昏倒,牙关紧闭,两目闭合,手足抽搦,时而抓头捶胸,持续10~20分钟清醒。头部昏蒙,常喜哭笑,失眠多梦,健忘,腰痛。舌质淡紫,苔薄白而润。脉冷细弦。中医病名房事晕厥证。证型属精血亏虚引动肝风,气滞血虚而瘀。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情志不舒致气血逆乱。
气滞血瘀房事晕厥精血亏虚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早搏病史1年,近1个月出现慢房颤,入夜心率32次/min,胸闷、头晕、动则气促,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脉左寸弱,左关弦而小迟,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阴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心悸气阴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经期前小腹胀痛5年,经血量少,紫黯有块,胸胁乳房胀痛。舌边瘀点,舌苔薄白,脉沉弦。证属气滞血瘀。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导致经血不畅。
气滞血瘀血瘀痛经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左足底黑痣4年无变化,2009年3月突然增大,术后病理为黑色素瘤。右足底部伤口肿胀、红肿、压痛,着力疼痛,行走困难,体乏无力,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辨证气滞血瘀,瘀毒内阻。体乏无力,腰膝酸软,夜多小便。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数。中医辨证气虚血瘀,瘀毒内阻。
气虚血瘀黑色素瘤瘀毒内阻血痹
查看详情 →
男,77岁,主诉胸闷伴头晕,动则气促,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不足,气滞血瘀。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脉左寸弱,左关部弦而小迟。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而不畏冷,胃纳、大便如常。心脏超声示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轻度瓣膜反流及肺动脉高压。
气滞血瘀心悸气阴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闭经7个月。小腹有冷感,喜温喜按,两胁胀满,纳差食少。舌淡无苔,脉沉细涩。诊断为经闭,证属寒郁气阻夹瘀。舌淡苔薄,脉细涩。
血瘀经闭寒郁气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推迟7~10天,量少色黑,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后转为瘀热。二诊主诉月经未行,伴大便干燥,口唇糜烂,舌苔薄黄,脉弦细。三诊月经已行,经量仍少,伴少寐,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月经准时,经量增多,睡眠及口疮好转,舌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血虚月经后期瘀热所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气滞血瘀头痛冲任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腹痛、失眠半年,加重3天。舌红苔白黄,脉沉细。精神疲惫。中医病名肠痈,证型为手术创伤导致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手术创伤、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望诊舌红苔白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痛、失眠,切诊脉沉细。
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肠痈失眠
查看详情 →
陈某,53岁,四肢无力2个月,伴麻木、刺痛感,双下肢较严重。痿证,气滞血瘀,肾精亏虚。面色欠华,舌黯红,苔黄腻,脉细弱。神疲,四肢无力,双下肢肌力1级,肢体麻木、刺痛,时有抽搐,口干苦,大便偏干,小便偏黄。
气滞血瘀气血虚弱痿证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右腕部肿痛1小时,右腕部肿胀、疼痛,不敢活动,呈“餐叉样”畸形,桡侧压痛阳性,局部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纵向挤压痛阳性,右腕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中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气滞血瘀)。舌质红,苔薄,脉弦。X线片示右桡骨远端骨皮质不连续,骨折断端重迭,远端向桡、背侧移位。二诊舌质澹红,苔少,脉沉细。三诊舌质澹红,苔少,脉沉细。X线片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有少量骨痂生成。四诊舌质澹红,苔少,脉沉细。X线片示骨折线模煳,达到临床愈合。
气滞血瘀桡骨下端骨折肿胀疼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