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为腰酸膝软、腹部坠痛、阴道少量出血、胎动不安,病程为孕后出现症状。中医病名为胎漏,证型为脾肾亏虚、胎元不固。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胎元不固。望诊见体瘦面白,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萎靡、气短言微、食少便溏。切诊脉弱而沉。
胎漏脾肾亏虚胎元不固气短言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主诉小便浑浊、余沥不尽、溏泻、精神委靡、四肢无力、腰痛。舌体胖大、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滑。既往史提示2年前患前列腺炎,经治效不佳。中医诊断为膀胱湿热,脾肾两虚,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有湿浊。
前列腺炎脾肾两虚膀胱湿热湿浊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昼则安静,夜则烦闷,不进饮食,左手无脉,右手沉细。中医诊断为肾厥,病因为寒气客肝肾二经。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显示情绪因素明显,病程未明确。脉象左手无脉,右手沉细。
肾厥肝肾虚寒寒气客犯真气大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吞咽食物时有哽噎、呕吐,喝稀汤不噎。病程20余天。中医病名为噎食,证型为痰气瘀阻。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忧思恼怒致脾伤气结、痰浊内生、瘀血阻滞食管。舌质红,苔白微黄。脉弦滑。
噎食肝气郁结脾虚湿阻痰浊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已多年,时轻时重,伴纳食不香,小腹发凉,倦怠乏力。舌苔白厚,脉沉。中医诊断为大便不成形,辨证为脾肾阳虚,脾失健运。望诊见舌苔白厚,切诊见脉沉。
大便不成形脾肾阳虚脾失健运纳食不香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病程2年,近来发作频繁,每1~2日一次,伴酸水、口淡无味、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嘈杂、腰痛、肢末欠温。舌质红,苔薄白而滑,脉沉细弱。辨证为脾肾虚寒,膈间有热,上热下寒,虚实并见。X线提示胃下垂4厘米。
胃下垂脾肾虚寒膈间有热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七十岁,体素肥,长夏病泄泻,病程百余日。肝木乘脾,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脾。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弦细。症状包括下利益频,食入即呕,动则忡惕眩晕。
久泻肝木乘脾肾阴虚脾虚寒
查看详情 →
女性,53岁,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胸闷短气,胸痛,呵欠较多,左胸抽掣性疼痛,呕意,舌苔少津,质略红,脉细弦、稍数,心肾不交,血失濡养,左寸盛大沉,右细弦,舌澹。
心肾不交血失濡养胸闷痛舌少津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主诉小便混浊、滴沥不尽、溏泻、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腰痛。舌体胖大,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膀胱湿热,脾肾两虚。病程二年,曾患前列腺炎,治效不佳。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与膀胱湿热并见。
前列腺炎膀胱湿热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腹泻便血日7~8次,病程10个月。腹泻便血、腹痛、水肿、饮食不振、乏力、尿频。面色光白,唇澹,舌质澹苔薄白,爪甲苍白,脉沉细无力,双胫前按之凹而不起。中医诊断泄泻、血劳。泄泻属脾虚,血劳属脾肾双虚。病因病机为灼热伤及肠络,久而脾虚,脾肾双虚。
泄泻血劳脾肾双虚脾虚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腹泻2年余,神疲,纳呆,腹中隐痛,喜按,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大便质溏,带白色黏液或棕褐色黏液。舌澹胖嫩,脉沉细。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肾脾阳虚,固摄无权。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留滞肠中。面色苍白,舌象澹胖嫩,脉沉细。腹痛、便溏、黏液便、神疲、纳呆、形寒肢冷、腰酸乏力。
泄泻脾肾阳虚脾胃虚弱寒湿困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三十岁以上。主要症状为夏月热病后患颐毒,积日不消,气息奄奄,饮食少思,大便不禁。中医病名为颐毒。病因病机为阳气衰、肠胃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饮食不入、大便滑利。切诊脉息如无似有,细而微。
夏月热病颐毒未消肠胃虚阳气衰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腹泻反复发作10余年,胃稍不适即腹泻,多则5~6次/日,伴里急。胃怕凉,恶食生冷,面青肢厥,入睡难,多梦,脱发。舌紫红苔白,脉弦细滑。证属脾肾阳虚、肝郁湿阻。
腹泻反复发作脾肾阳虚肝郁湿阻胃怕凉
查看详情 →
患者起居失节,胃气伤而生痰。痰迷心脘,致一时成呆病。面色无华,舌苔白腻,脉滑。中医病名为呆病,证型属痰迷心窍,病因病机为胃气伤而痰生,痰迷心神。
呆病痰迷心胃胃气伤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气喘间作30余年,再发5天。刻下咳痰质浓色黄,口干苦,夜寐不佳,大便每日2~3行。舌质暗,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滑。肺功能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中医诊断肺胀,证属痰饮化热。肺胀病机为痰浊、瘀血互结,肺失肃降,肾不纳气。
肺胀痰饮化热肺肾气虚上实下虚
查看详情 →
赵明之出现米谷不消、腹作雷鸣症状,病程自五月至六月未愈。中医诊断为飧泄,病因属风邪,病机为风邪入中,脾胃受邪,热气在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米谷不化、腹鸣,切诊见两手脉浮数。
飧泄风邪犯脾脉浮数风在表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月经来潮时肌肤肿胀、身困,按之没指。舌澹,苔白,脉沉滑。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属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望诊见舌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相关症状,切诊脉沉滑。
脾虚水肿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体质素弱,大便泄泻一载有余,食入即泻,完谷不化,日3、4次,溲清,脘闷腰酸,畏寒肢冷,口渴欲热饮,面色苍白,肌肉消瘦,精神萎靡,寐后露睛,舌淡苔薄,脉微细。脾肾阳虚。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微细。畏寒肢冷,口渴欲热饮,脘闷腰酸,精神萎靡,寐后露睛,溲清,完谷不化。脉微细。
泄泻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脘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加重1个月。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短、汗多、乏力、怕冷、易倦、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上腹部痞胀、噫气、大便溏。舌淡红,边多齿印,舌背青筋明显,脉细缓。中医诊断为心衰,辨证为心肾阳气不足,饮邪内生,凌心犯肺。病机为阳虚水泛,心肺脾肾俱病。四诊显示舌淡红、齿印、青筋,脉细缓。
心衰阳虚水泛饮邪内生脾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停食腹痛作泻。脾肾阳虚。停食伤脾,脾虚失运,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致泄泻反复。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
脾肾虚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