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性,双下肢进行性痿软无力40天,不能步履1个月。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双下肢肌肉萎缩,双小腿肌肉肥大,步履困难,似鸭步。翼状肩,肌力2~3级,肌张力减退,膝反射、跟腱反射及腹壁反射消失。面色苍晦,舌淡苔薄,脉沉濡。证属肝肾不足。肌间质小血管充血,肌纤维变性,颗粒变性,横纹不清,肌浆溶解。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肝肾不足肌肉萎缩肌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左面颊部出现色素脱失斑,边界清楚,病程1个月。中医诊断为白驳风,证型为肝肾不足,阴虚血瘀。舌质黯有瘀点,舌苔少,脉弦细。Wood灯检查阳性。
白癜风肝肾不足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闭经1年半。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体重下降,腰腿酸软,性欲减退,面色萎黄。舌苔薄黄多刺,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经闭,证属肝肾两虚,营血衰少,血海空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闭经肝肾不足血虚经闭血海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头昏、颈痛伴心慌2年,加重1周。头昏、眼花、耳鸣、心慌、面稍红、颈部酸痛、头颈部转动受限、纳少、夜寐不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项痹证,辨证肝肾不足型。颈椎退行性变,MRI示C4/5、C5/轻度椎间盘突出。
项痹证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3岁,耳内鸣响1年,呈“蝉鸣”声,遇劳加重,腰酸,疲乏,夜眠差,便干。耳鸣,肝肾不足型。双耳鼓膜内陷,色浑浊,纯音测听示双耳轻度感音神经性聋,耳鸣匹配为4KHZ,5dB。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脉细。
耳鸣肝肾不足夜寐多梦舌偏红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右眼患中浆病1年余,曾复发两次,近1个月左眼出现视昏。双眼视力4.7,双眼底黄斑区有黄白色及棕色渗出灶,中心凹光反射弥散,视物缩小、变色,伴头晕、腰膝酸软无力。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肝肾不足,肝失所养。
视瞻昏淼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包括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紊乱。病程发展为鬓角斑秃,继而全身毛发脱落。中医病名为油风,证型为肝肾不足。病因病机为过度疲劳导致肝肾亏虚。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问诊提示病史与精神压力相关。切诊脉象细弱。
油风肝肾不足脱发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右眼视物模糊,伴酸胀感,病程半年。中医诊断青风内障。证型肝肾不足。病因肝肾不足,脏气不和,郁遏经络,神水瘀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眼底检查示右眼视盘边界欠清,生理凹陷扩大,血管屈膝状改变。眼压右眼20.55mmHg,左眼17.30mmHg。视力右眼0.2,左眼0.6。
青风内障肝肾不足神水瘀滞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张某,38岁,男性。面颊及前额白斑,病程2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周身乏力,夜寐不实。舌澹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白驳风,证型肝肾不足。
白驳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左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5个月,伴患肢发麻、发凉、头晕、心烦性急、神倦、腰酸、步履乏力、夜尿1~2次。中医病名肩周炎,证属肝肾不足,筋肉失养。舌象薄质澹,脉象细尺弱。左上臂肩周肌肉轻度萎缩,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并疼痛加剧,胸椎1~10两侧有条索和压痛,腰部可摸到泡状软性物,肩关节周围及天宗穴有条索和压痛。
漏肩风肝肾不足筋肉失养肩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半,男性。主诉为不会独自站立与行走。病程较长,自2岁半起存在运动发育迟缓。中医病名为五迟五软,证型为肝肾不足型。病因包括产时损伤、先天禀赋不足。病机为筋脉、肌肉发育迟缓。体格检查示面容痴呆,语言不会,右眼睑下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四诊信息包含面色痴呆、舌红少苔、脉细数。
五迟五软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肌肉无力
查看详情 →
女,58岁,乏力、腰酸、口干口苦、失眠,病程未明确。肝积,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舌红,苔黄腻,脉滑。
肝炎肝硬化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血瘀
查看详情 →
28岁 婚后3年余未孕 月经3~6月一行 脉弦细而数 两尺尤沉 肾虚不孕 肾精亏虚 精血不足 面色无华 舌淡苔薄 脉弦细而数 两尺尤沉
肾虚不孕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 乏力 腰酸 口干 两眼干涩 耳鸣 舌红 苔白腻 脉滑 肝积 肝郁脾虚 肝肾不足 ALT升高 乙型肝炎 大三阳 肝硬化 B超示肝硬化
肝硬化肝郁脾虚肝肾不足乏力
查看详情 →
9岁半女性患者,主诉视物不清,看字模糊,病程4年。面色皖白欠华,体瘦,性情急躁,头发枯黄,纳谷量少,偏食甜食,盗汗,大便干。舌质澹苔薄,脉细欠弱。诊断为视瞻昏眇症(屈光不正性弱视),证型为肝肾不足型。
视瞻昏眇症肝肾不足视力下降体瘦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颜面部色素斑,病程3年。中医病名黧黑斑,证型肝肾阴虚,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舌质暗苔白,脉弦缓。两颊部见澹褐色斑,额颞部散在小片色素斑呈花纹状,不痒不痛。伴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失眠多梦、月经后错量少有血块色暗红。
黄褐斑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