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7岁,右胁部不适4年。右胁略有不适,叩击痛,嗳气,胃脘有时嘈杂感、泛酸,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苔薄白,脉细。湿热瘀滞,胆络失和。ALT 67U/L,AST 46U/L,γ-GT 161U/L,ALP 130U/L。胆壁毛糙。抗着丝点抗体(+)、抗Ro-52(+)、AMA2型(+)。确诊PBC。
肝脾肾亏虚右胁不适湿热瘀滞胆络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腹胀大,下肢浮肿6月余。现症见腹膨隆胀大,双下肢浮肿,尿少,大便干结,纳差,头晕痛不着,口干不渴。舌淡黯红,苔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脾肾亏虚,湿热瘀毒互结。
肝脾肾亏虚腹胀水肿湿热瘀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及双下肢凉痛麻木,夜间疼痛剧烈,伴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骨痹、嵴痹。证型为正气虚怯,寒凝督脉,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望诊见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切诊见脉细濡。
肝脾肾亏虚骨痹寒凝督脉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身软无力、眠差、低热、肤痒、肌肉疼痛、走路不灵活。病程自1973年11月起,持续至1975年11月。中医病名为肌痹,证型为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热,肝脾肾亏虚。望诊见皮肤发黑、澹红色疹子、皮肤瘙痒。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肌肉萎缩、疼痛、触痛明显,双下肢行走困难,双手无力。切诊未提及脉象。
肝脾肾亏虚皮肌炎阴虚内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肝功能异常病史20年,2003年6月突发黄疸迅速加深。神情倦怠,极度乏力,偶有神志不清,胸闷不饥,少食腹胀,恶心厌油,肝区疼痛,小便黄如浓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掌、蜘蛛痣阳性。实验室检查提示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中医诊断急黄,证属湿热毒盛型。B超示肝硬化、脾大。
肝脾肾亏虚急黄湿热毒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行走不稳,肢体活动不协调,持续4月余。中风(小脑动脉梗塞)。肝脾肾亏虚,风痰阻络。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言语不清,发音困难,吞咽不利,饮水呛咳。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血压21.3/10.7kPa(160/80mmHg)。神志清醒,瞳孔等大,四肢肌力基本正常,腱反射活跃。
肝脾肾亏虚中风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约五旬,右足外踝关节筋膜陈伤,高突酸痛,步履内旋受限。病程较长,因常年登山涉水,寒湿侵留,致腿膝酸痛,右胁胀不舒,属积劳损,寒湿痹阻筋骨。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踝部劳损,证属寒湿痹阻,肝脾肾亏虚。
肝脾肾亏虚踝部劳损寒湿痹阻筋骨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为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异常,腹水,呕血便血,咳嗽。体征包括四肢消瘦、腹部膨隆、肝脾肿大、下肢水肿、舌苔白、舌色澹红、脉细。中医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症积、臌胀、脾不统血。病机为湿热毒邪久羁,肝气失于条达,横克脾土,日久及肾,肝脾肾俱损,气滞血瘀,瘀阻肝络。
肝脾肾亏虚肝硬化症积臌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胃癌术后1年余。精神疲乏,动则气粗,胃纳不馨,头晕腰酸,背脊酸楚。舌苔薄黄腻,脉濡细。中医病名脾胃气虚证,证型脾胃气虚,瘀热夹湿。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肾。
肝脾肾亏虚胃癌术后脾胃气虚瘀热夹湿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眼睑下垂、言语迟缓无力,病程2年余。面浮无华,舌淡,脉虚弱。短气,食少,腰膝酸软无力,手足畏冷,便溏。辨证为痹症,属肝脾肾亏虚型。
肝脾肾亏虚重症肌无力短气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为腰骶部及下腰部疼痛,向臀部和大腿放射,晨起腰僵,活动后缓解,腰背活动受限,久立久坐不利,侧视需转身,行走左右摇摆。中医诊断属“痿”、“痹”范畴。证型为肝脾肾亏虚,风寒湿侵袭,痰热瘀阻络。体征见面体弱,驼背畸形,胸背腰肌僵硬,脊柱强直,行走困难,唇淡紫,舌瘦瘪,苔微黄,脉沉弱而涩。
肝脾肾亏虚强直性脊柱炎风寒湿侵袭痰热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痿弱乏力1年余,以下肢起病,继而波及上肢,肌肉消瘦,乏力,五心烦热,夜寐不安,纳差,便溏。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脾肾亏虚。病因病机属肝脾肾亏虚。四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肝脾肾亏虚痿证五心烦热夜寐不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