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6岁,男性。头胀且重,两目红丝缕缕,涩痒难忍,夜寐不安,咳嗽痰多粘黄,口干不欲饮,腰腿酸痛,纳少便溏。舌质红,苔白腻罩黄根厚,脉濡滑、左手弦数。肺阴不足,痰热交蕴,脾阳不振,湿浊内生,心肝气火上升。
肺燥肺癌阴虚痰热交蕴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失音,病程约18天。中医病名伤风误补失音,证型肺痹气塞,金实不鸣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误补滋腻,恋邪壅肺。望诊见目睛微黄,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咽梗塞,呼吸不爽,语声不扬,微咳有痰,胸闷,乍寒乍热,咳止音扬。切诊脉软,脉滑。
肺燥伤风肺痹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为冬温犯肺,咳止后出现小便滴沥、点滴俱无、少腹膨胀、呼吸短促、咽干口渴、饮水量少。脉象浮数,舌边尖红,苔薄。中医诊断为肺热伤津,肺气不利,肃降无权,病机为热盛肺燥,肺津亏耗,水道不通。病名属癃闭,证型为热盛肺燥,病因病机为外感温邪,肺热伤津,气不化水。
肺燥肺热津亏癃闭
查看详情 →
杨某,43岁,主诉咽喉奇干,有撕裂感,口水下咽不利,水亦难润,皮肤干燥瘙痒。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中医病名属慢喉痹,证型为脾土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津液不生。望诊见舌薄苔,脉细。闻诊未提。问诊见咽喉干燥、皮肤瘙痒、咳嗽无痰。切诊脉细。
肺燥慢喉痹脾虚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67岁,咳嗽、咽痒3年,加重1月。阵发性干咳,咽痒即咳,夜间明显,遇冷风、烟雾或刺激性异味诱发。痰少色白黏稠,咽干口燥,胸闷气急,寐欠安,大便干。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气道挛急。双肺呼吸音粗,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肺燥咳嗽变异型哮喘风邪犯肺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心悸、面肿、关节痛,病程两年余。心慌悸动,动则痛苦不安,夜眠多梦,四肢关节痛,腰酸,嵴两侧深压痛,关节周围有风疹块样环形斑,发痒,按之痛,精神疲惫,面目微肿,两颧色红,纳食不多,小便短频涩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小数。辨证风湿留滞关节,下注膀胱,伤及心肾之痹、淋并见。辨证肺燥津伤未复。辨证情志所致之肝气不舒。四诊见面色微肿,两颧色红,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小数、弦而略数。
肺燥心悸关节痛面肿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主症包括多食、口干多饮、腰酸乏力、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便溏尿频,病程2年。舌质稍红,脉小滑偏弱。中医诊断为气阴不足,脾失健运。舌象示稍红,脉象示小滑偏弱。证属气阴不足,脾失健运。病机为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肺燥消渴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症为喉痒咳嗽、咽部发红、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喉源性干燥咳嗽,证型属燥热伤肺。望诊见咽部发红,舌象未明确。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切诊脉象未提及。
肺燥喉源性干燥咳嗽肺阴虚
查看详情 →
中医养生学概论 未提及患者基本信息 中医养生学 未提及证型 精、气、神为三宝 天人相应 养神 养形 养精 脾肾双补 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避免虚邪贼风 四季养生原则 饮食调补 食疗 保持心态平和 顺应自然规律 适度劳逸 未提及四诊信息
肺燥肾阴虚脾肾双补心脑血管病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腰嵴疼痛,两腿沉重,足痿不能任地,行走酸软,晨轻午后重,头面及四肢略肿。病程始于1967年冬,1970年冬加重。面色苍,舌苔薄白略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痿废。病因病机为外伤所致,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体质虽壮,元气不充。
肺燥痿废肾虚肝伤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3岁。发热、肌无力20余天,伴皮肤红疹10天。肌无力,肌肉酸痛,皮疹,四肢沉重,身热不扬,纳差,夜眠差。舌红,苔白腻。脉濡数。双眼睑凹陷性水肿,紫红色斑,手指间关节红白色皮疹,全身肌肉压痛,颈部肌肉不能抬头,双侧肢体肌力4级。中医诊断肌痹(湿毒痹阻)。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痹阻经络,筋脉失养。
肺燥肌痹湿热痹阻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3岁。口、眼、鼻、咽喉干燥,两目干涩,视物模煳,两膝关节乏力,活动不利,鼻黏膜苍白少液,咽部侧索肥大。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属燥痹。证型为脾失生化之源,津血同源,津枯血亏。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津液不生,血不荣窍,关节失养。舌质胖苔薄,脉左细右沉。
肺燥燥痹脾虚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直立时晕倒,全身酸痛乏力,睡眠不佳。病程自1991年7月起。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萎顿,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直立性低血压、头晕、乏力、眼睛充血、视力模糊、大便不畅、体重减轻。切诊脉象濡软。
肺燥直立性低血压肾阴虚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唇干、唇部发热、口干、鼻干、目干涩、反复口疮舌烂。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燥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阴津不足,脏腑失于滋润。望诊见舌淡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干燥综合征病史。切诊见脉弦细。
肺燥燥证肾阴虚胃热
查看详情 →
女,48岁,慢性咳嗽,反复咯血20余年,咳呛咽燥,咯血鲜红,烦躁少寐,盗汗,面色萎黄,颧红唇赤,舌质嫩红,苔薄黄,脉细滑数,中医诊断肺燥,证型属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肺燥慢性咳嗽阴虚咯血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突发发热,体温39.2℃,关节酸痛,头痛,咳嗽,少痰,气短。舌红,苔薄白,脉细。外感风热,兼有内热。舌红,苔根黄腻,脉细滑。痰热内蕴,肺失宣降。舌红,苔白腻,脉细。肺燥,痰热内蕴。
肺燥外感风热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干咳五十余日,气急,咳时有汗,胃不开,口燥。左手弦大,右手弦数,舌右边黄。属肺燥之夹肝风者。
肺燥干咳肝风
查看详情 →
4岁男性,发热咳嗽4天,皮肤出疹1天,麻疹已现未透齐,壮热,目赤生眵,流涕咽红,气喘咳逆,呕吐便泻烦躁,舌澹红,脉浮数。风邪郁伏,肺气不宣。面色无华,舌澹红少津,脉数。咳逆气喘,目赤鼻干,口干,身热,大便溏薄,皮肤色素沉着。
肺燥麻疹未透肺炎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消渴半年余。心烦口渴,舌燥,饮一溲二,消谷善饥,尿如脂膏,有甜味,溷浊不清,形体消瘦,疲乏倦怠。舌质干红,苔燥无津,脉弦细数。证属肾虚阴亏、肺燥胃热之消渴。
肺燥消渴肾阴虚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寒热不清、咽喉肿痛、痧子外发、呕吐痰沫、头眩目赤、口燥渴饮、丹痧渐布、咽喉肿腐、汗有不畅、胸中痞闷、谵语、咽喉腐痛、鼻窍阻塞、腹中痛、便薄恶心、大便不解、咳咯不利、鼻窍阻塞、项肿颈痛、痰涎未尽、两腮肿块未消、痧毒结硬、膜外之毒逗留、左虚痧毒漫肿、连晨失血、脉数躁数、舌绛痛、口涎时流。中医病名属喉痧,证型为温热蕴于肺胃、邪在肺胃、邪郁化火、邪火炽盛、痧火未尽、肺燥热痹、痧毒留恋。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未提,舌绛、舌鲜绛、舌边破碎、舌起刺,脉浮数、脉数、脉数大、脉洪数、脉左弦数、脉右滑数、脉数躁、脉弦数。
肺燥咽喉肿痛丹痧外发温邪郁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