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1岁,男性。头晕巅顶重痛,头皮麻木,两目迎风流泪,四肢麻痹无力,神疲怯寒,口澹出水,饮食减少喜热,噫气吐酸,大便不调,小便不利,面色晦暗浮肿,声音重浊,舌暗淡润滑,脉弦劲而迟。中医诊断为厥阴阴盛阳衰,浊阴冲逆。望诊见面色晦暗浮肿,舌暗淡润滑。闻诊见声音重浊。问诊见头晕、巅顶痛、头皮麻木、神疲、怯寒、口澹出水、饮食减少、噫气吐酸、大便不调、小便不利。切诊见脉弦劲而迟。
胃纳减少高血压病厥阴阴盛浊阴冲逆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胃脘胀痛不适2年,胃脘胀闷不适,时有疼痛,纳少,嗳气,形瘦乏力,大便偏干,遇寒加重。舌淡,舌下Ⅵ°,苔薄白,脉细。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中虚气滞。
胃纳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虚气滞胃气郁结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少语懒言半年,学习成绩下降,饮食减少,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小便少,大便坚结,舌苔白腻,舌下纹紫暗外凸,脉涩,病起于体育课扭伤腰腿,行动迟钝,中医诊断为气血凝滞,扰及神明。
胃纳减少气血凝滞精神分裂症强迫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岁半,主诉颈部抽动、不自主眨眼,持续1月。舌苔薄白、舌质红。诊断为抽动症,辨证为心肝火旺、积热动风。舌质红、舌苔薄白,脉象未提及。病程1月。
胃纳减少儿童抽动症心肝火旺积热动风
查看详情 →
范某,55岁。主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多年,胃纳不多,时有脘胀,大便较溏,日2~3次。舌苔糙厚,脉细弦濡。辨证心脾不足,消化力弱。舌苔薄腻,两脉细弱。
胃纳减少十二指肠溃疡心脾阳虚大便溏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胃痛10多年,确诊为胃下垂。心下痞硬胀满而喜按,饭后痛,粥后胀而不痛,腹知饥而食不下,每餐仅食50克,强食100克即痛,喜热饮食,口不渴。近月症状包括心下延及胸口胀痛逼闷,心下悸,大便先硬后软,四肢乏力。脉象细弱。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胃下垂。中医病名胃下垂,证型脾胃升降失调,病因病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中焦痞塞,虚实错杂。
胃纳减少胃下垂脾胃失调虚实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胃癌术后2年,主诉进食哽阻感,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半小时缓解,不思饮食,大便不畅。舌质嫩红,脉弦大。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瘀阻中焦。病机为气阴耗伤,瘀血内阻中焦。
胃纳减少胃癌术后复发气陰两虚瘀阻中焦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夜间遗尿七余年,饮食不慎则胃脘隐痛,胃纳减少,腹胀,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手足发凉,夜寐梦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弦,尺部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膀胱失约。病机为脾肾阳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
胃纳减少遗尿脾肾阳虚下元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大便溏泻、便前腹痛,病程近2年,伴左少腹闷痛、脘腹胀闷、肠鸣嗳气、矢气频仍,每日排便2~3次。既往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体征见脉弦缓,舌质澹红、苔白。中医诊断为肝气乘脾之便溏。证属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病机为肝木克土、脾气受伤。
胃纳减少慢性结肠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7岁。主诉咳嗽3月余,伴胸闷、纳少1月余。咳嗽起病于1月8日,病程较长。舌质偏红,苔光剥,脉细。中医诊断咳嗽(风热犯肺,肺阴不足),胃脘痛(阴虚内热)。症状包括胸闷出冷汗,气憋口干,胃纳减少,时心悸,胃脘部隐痛,体温37.2℃。
胃纳减少支气管炎萎缩性胃炎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10岁,低热绵绵半月,咽喉疼痛,面部微肿,胃纳减少,小溲黄赤,大便偏干,舌苔薄白,脉细,风热蕴结咽喉,急性肾炎,咽部热毒未清,尿蛋白(++),脓细胞(++),红细胞少许,颗粒管型0~1,盗汗,浮肿不著,低热已退,尿检蛋白(+),脓细胞少许,红细胞少许,颗粒管型0~1。
胃纳减少急性肾炎风热蕴结咽喉热毒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腹痛、黄疸反复发作,两胁胀痛,头昏乏力。脉濡细,舌质黯红,苔白腻。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肝木犯胃,湿浊中阻。
胃纳减少胃痛肝胆郁结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中上腹胀痛2年,进食后痛减,腹胀坠痛,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谷不香、面黄消瘦,体重40kg。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中气下陷),病机为中气不足,脾约肌松,胃失升提。胃下垂5cm,体征提示胃位置下降。
胃纳减少胃下垂中气下陷脾约肌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半,反复腹痛伴呕吐3个月。腹痛阵作,咽干口燥,唇红,不思纳谷,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大便偏干。脾胃不足,湿热内蕴,气机失畅,胃气上逆。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胃纳减少呕吐腹痛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左侧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病程3天。腰椎左侧横突骨折,局部瘀血停积。脉沉数,舌苔薄腻。左腰部腰椎第3横突处压痛,局部肿胀。脘腹作胀,胃纳不香。局部软组织肿胀已退,骨折处仍有压痛,转侧不利。脉平,舌苔净。
胃纳减少腰椎横突骨折局部瘀血肿痛减轻
查看详情 →
男,59岁。颜面黧黑,神疲乏力,腹胀肠鸣,矢气频频,进食后中脘痞阻疼痛,嗳气,大便溏软,思食不香,口苦口黏。舌质黯红,苔黏腻或剥少津,脉细滑。辨证为正虚毒结,湿浊蕴结。舌质偏红,苔前少津,两畔澹黄腻,脉细滑。舌质澹紫红,左畔苔少有裂纹,右薄黄,脉细滑。舌质偏红,苔前少,根剥中澹黄,脉细弦滑。
胃纳减少胃癌正虚毒结湿浊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眼花,病程50天。既往有昏倒史,伴两目干涩、左目视物不清。现症见头痛不能用脑,夜寐不安,面色萎黄,唇紫,形瘦神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带数。中医诊断为风阳上扰,心神不安,后转为肝阳上扰,肝肺有热,外感风邪引动肝阳上升。病因病机涉及风阳上扰、阴血亏虚、络有血瘀。四诊见舌淡红,苔薄白或根薄黄,脉弦细或弦小滑。
胃纳减少头痛头晕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咳嗽多而喘,喉痒呛嗽,夜间加重,面色不华,畏寒,纳少,便下涩滞。脉濡带滑,舌苔薄而腻。诊断为寒饮在肺,气上冲逆。
胃纳减少咳嗽喘逆寒饮在肺肺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36岁,经来色鲜量多,拖延时日,面色萎黄,心悸不宁,纳少便溏,脉细小,舌白薄,心脾两亏,主统无权。
胃纳减少经漏心脾两虚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陈某,女,37岁。主诉胃脘胀满八年,时轻时重,喜温喜暖,生气及饮食不当即加重。纳少,大便干,日一行。月经按期而行,带经时间长。舌红苔薄腻,脉弦细。诊断为肝胃气滞,夹寒夹湿。二诊见舌尖红,苔微黄薄腻,证已兼热。三诊舌脉同前,口干苦,脘中有热感。
胃纳减少肝胃气滞寒湿内蕴大便干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