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虚+脾胃虚弱

患者,56岁,女性,间断咳嗽、咯痰1年余,加重半月。主症为咳嗽、咯痰、闷喘。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痰湿犯肺型。病程较长,属内伤咳嗽。望诊见舌苔薄白,舌质澹。闻诊未提。问诊见咳白色泡沫样痰,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切诊见脉滑。患者,77岁,女性,受凉后咳嗽,咯痰,闷喘,吐白黏痰,胃纳不振,神疲乏力。舌质澹,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痰湿犯肺型。病程二月。望诊见舌质澹,苔白厚腻。切诊见脉弦滑。
内伤咳嗽脾虚湿重肺气上逆痰湿壅肺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8岁。腹痛,里急后重,下白脓样大便,发热寒战,头晕,恶心,身困乏力,小便黄且灼热,大便日解10余次。湿热痢疾。湿热壅滞肠中,传导失司,湿热下注,兼外感风邪。舌苔薄白,脉沉缓。
脾胃虚弱湿热痢疾湿热下注表邪未清
查看详情 →
女性,慢性结肠炎病史,大便次数增多,黏冻血痢,腹痛隐隐,里急后重,形神俱衰,神疲乏力,消瘦,食谷不馨。舌苔微腻,脉细软。辨证为肝脾失和,脾虚胃弱。舌苔薄腻,脉弦滑,脉弦。病机为寒热交错,虚实夹杂。
慢性结肠炎脾虚胃弱风邪入肠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右乳腺癌术后复查发现肝囊肿。临床表现右胁隐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喉中痰多,大便偏溏。舌淡红苔白,脉弦。诊断为积聚,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痰阻证。舌淡红苔白,脉弦。
肝囊肿肝郁气滞脾虚痰阻痰凝
查看详情 →
女,68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心烦不寐,眩晕耳鸣,手足心热,面赤颧红,口疮咽燥,舌质红少津少苔,脉细数。心肾阴虚证。面色赤,舌质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症状包括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心烦不寐、眩晕耳鸣、手足心热、面赤颧红、口疮咽燥。脉细数。
心肾阴虚心悸怔忡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体虚乏力,形体消瘦,多食则腹胀,便溏每日1~2次。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胃癌期术后七年,胃镜示食管糜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胃癌术后气血不足体虚乏力
查看详情 →
刘某,女,80岁,耳鸣伴头晕3个月,耳鸣阵发性发作,头晕头胀,不能睁眼,不欲饮水,心烦,语声低微。耳鸣气血不足、清气不升证。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听力可,左耳鸣,调高,眼震(-),外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内陷,电测听示左耳神经性耳聋。
耳鸣气血不足头晕脾虚
查看详情 →
段某,42岁,女性。乙型肝炎病史12年,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痞证,脾胃虚弱、湿热中阻型。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弦滑。胸脘满闷,嗳气,食纳减少。肝功能异常,TBil 21.2μmol/L, ALT 81u/L, AST 54u/L, GGT 58u/L。B超示肝光点增多,脾脏不大。HBVDNA(-)。
脾胃虚弱痞证湿热中阻肝郁化热
查看详情 →
男,56岁。胃脘痞胀3年余伴胸闷。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反流性食管炎,冠心病。舌薄白,根微腻,脉细弦。胸阳失展,胃失和降,气滞血瘀。
脾胃虚弱冠心病慢性胃炎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反复头痛5年,加重2周。头部隐隐作痛,伴有头晕、心悸、乏力、汗多。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而弱。中医病名为血虚头痛,证型为血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生化不足,清窍失养,不荣则痛。
血虚头痛清窍失养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患者,主诉双下肢胫骨前红色结节,病程3年。中医诊断为瓜藤缠,辨证为血热瘀滞。舌红,脉弦,脉数。面色正常,无明显异常舌象描述。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轻微咳嗽,双下肢红斑结节,口渴,睡眠好转。切诊示脉弦、脉数。
瓜藤缠血热瘀滞舌红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为婚后5年多次流产,现怀孕40天。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食欲不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滑。中医病名属堕胎半产,证型为肾亏虚、气血虚弱、脾胃损伤、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素体肾虚,气血化源不足,冲任失养,肝肾失养,脾胃虚弱,气血不荣。
脾胃虚弱胎停孕屡气血两亏冲任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5岁,胃部不适,饭后胀满,恶心欲吐,病程两年。胃下垂。面黄肌瘦,舌质澹、无苔,脉细涩。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脾胃虚弱胃下垂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两侧少腹疼痛、小腹坠胀、大便干结、口干、恶心欲呕、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无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胰腺癌,证型为湿热瘀毒互结,脾虚不健,腑气不通,虚实夹杂。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紫,苔澹黄薄腻。闻诊未明确提及。问诊包括形体瘦弱、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等。切诊见脉小弦滑时有不调。二诊、三诊、四诊、五诊中舌象仍为澹黄、质澹紫,脉象小滑数或小弦滑。
胰腺癌湿热瘀毒脾虚不健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荨麻疹反复发作3年,四肢及躯干风疹块,伴有皮肤瘙痒、腹痛肠鸣、大便质烂。体征见四肢及躯干散在风疹块,色淡,纳谷不香,大便质烂,日1~2行,小腹隐痛,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荨麻疹,证型为脾胃虚弱,寒湿内蕴。
脾胃虚弱荨麻疹寒湿内蕴风疹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反复胃脘疼痛6年余,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疼痛较剧,遇寒尤甚,口淡乏味,泛恶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而厚,脉沉细无力,两尺不足。中医病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为脾肾阳虚,中焦失和,升降反常。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中焦失和。望诊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脘疼痛、畏寒、乏力、大便溏薄等。切诊见脉沉细无力,两尺不足。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肾阳虚中焦失和升降反常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灼热感伴反酸烧心半年余,情志不舒后加重,嗳气,口干口苦,食少纳呆,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反酸,证型为肝胃郁热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逆乱,肝气调达不利,致胃失和降。
肝胃郁热证胃失和降情志不舒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主诉便秘10多年,大便干燥,3~5天1次,健忘,脑子迷煳。舌暗红,苔黄厚或白,脉沉。证属脾失健运,胃失通降。病程长,有脑卒中病史。
便秘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肺气肃降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性。主诉为挤眉弄眼、晃头、肢体抽动、喉中吭吭作声,病程4年。中医病名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型为脾虚肝亢,虚风心动。望诊见面色黄而欠华,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抽动时轻时重,思想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心烦神呆,喉中痰声作响,纳食欠馨。切诊见脉细无力。
抽动秽语综合征脾虚肝亢虚风心动脾虚土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男性。主诉食欲不佳,食入即吐十月,复受寒泻如水六日。面色苍白,浮肿,肢冷,舌澹、苔薄白,脉沉紧。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又受寒邪。病因病机为脾虚受寒。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不佳、食入即吐、泻如水。切诊见脉沉紧。
脾胃虚弱寒邪伤胃呕吐不止腹泻未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