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5岁。主诉为放疗后白细胞减少2周。刻诊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疲劳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缓。证属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病机为脾气虚弱,肾阳肝血不足,脾运化失常,肝肾功能失调。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白细胞减少症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左侧胁下隐痛、腰痛3月余,加重1周。头晕,面色苍黄,口干,不思饮水,血压160/96毫米汞柱。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中医病名为多囊肾,证型为肝肾阴虚,兼有瘀血。胁肋胀痛,腰痛不能屈伸,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虚津液不足。面色苍黄,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多囊肾多囊肝肝肾阴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诉脐两侧时痛、时有硬块年余。病程约一年。中医诊断为聚证(肝郁气滞)、腹痛(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气结成形,腹中气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脐两侧疼痛,有时有硬块,病史中提及B超及妇科检查正常。切诊未提及。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郁气滞气聚成形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月经初潮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净,持续数月或仅几天,伴头昏、腰痛、纳差、大便干、心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红,苔中心微腻,脉细数。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舌质红,苔中心微腻,脉细数。舌稍红,苔薄,脉细数。舌质偏澹,苔薄,脉细数。舌质澹,苔薄,脉细数。
气血不足月经不调脾肾亏虚舌质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间断腹泻3周,每日5~6次黄色粥状大便,伴脐周腹痛、身热、食欲差、夜寐欠安。舌红苔薄白,脉沉。辨证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中提及饮食不节,湿热内蕴,脾运失司,升降失调。
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泄泻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上腹疼痛伴消瘦2个月,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包括上腹胀痛、刺痛、夜间加重、纳差、嗳气、烧心、吐清水。舌质淡紫,苔薄黄腻,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胃积,证属脾胃虚弱,瘀毒凝聚,兼肝热犯胃。舌象淡紫,苔薄黄腻,脉细缓。
脾胃虚弱胃癌瘀毒凝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上腹部隐痛5天。中医病名肝癌,证型肝郁气结、脾胃虚弱,后转为肝肾阴虚、水湿内停。症状包括胁肋胀、胸闷不舒、乏力、腹部胀满、嗳气频作、饮食减少、便溏薄、面色萎黄、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厌油。舌象苔薄、舌澹红苔薄白、舌红少苔,脉象脉弦、脉细虚数。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肝肾阴虚、水湿内停。
脾胃虚弱肝癌肝郁气结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6年余,主诉疲劳乏力,腰腿酸痛,恶心呕吐,腹胀,下肢轻肿,大便溏。舌澹红,苔薄微黄,后转为舌澹红,苔根薄黄腻,再转为舌黯红,苔薄黄腻,最终舌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肾劳,辨证脾肾气虚,湿浊内潴,气血生化乏源;脾肾气血不足,浊瘀内潴;湿浊内蕴,上扰清窍;脾肾两虚,湿浊内蕴。病机涉及脾肾气虚,湿浊内潴,浊瘀内潴,湿浊内蕴。
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气血生化乏源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痛经四载,初潮12岁,月经量多色黑有块,周期不定,小腹冷痛坠胀,喜温喜按,腰酸腿软,经色紫黑有凝块,经量渐减,痛经剧烈伴晕厥,手足不温,呕吐腹泻,纳差腹胀,面色㿠白,眠差梦多,舌质淡紫,脉沉细而缓涩。中医诊断原发性痛经,病机为寒凝血滞,冲任受阻,不通则痛。
气血不足痛经寒凝血滞脾虚
查看详情 →
男,4岁,发热、腹痛、腹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肛周灼热、小便短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腻,脉数。中医诊断:大肠湿热,气血凝滞。病因病机:湿热之邪蕴结大肠,热壅湿阻,肠道气滞。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急性痢疾大肠湿热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体虚乏力,形体消瘦,多食则腹胀,便溏每日1~2次。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胃癌期术后七年,胃镜示食管糜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胃癌术后体虚乏力
查看详情 →
赵某,男,68岁。左眼不能睁开,上睑下垂,持续半年。乏力倦怠,精神不振,食少纳呆,夜眠不实,梦多。舌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弱。脾胃气虚,肌肉失其所主。舌澹,苔白。脉细弱。舌澹红,苔白。脉沉。中医病名:重症肌无力。中医范畴:痿证。病因病机: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重症肌无力痿证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双眼睑缘反复长疖肿5个月余。右眼上睑缘有压痛性结节,质软。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针眼(右眼),近视(双眼)。辨证为脾胃伏热证。病因病机为脾胃伏热,余邪未清,外感邪气,阻滞脉络。
针眼脾胃伏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恶心呕吐,频发至呕出清水痰涎方止,伴胸脘痞闷、不思饮食、体虚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稍腻,脉细濡。中医诊断为神经性呕吐,证型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困阻脾胃,胃气上逆。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经性呕吐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刘某,女,80岁,耳鸣伴头晕3个月,耳鸣阵发性发作,头晕头胀,不能睁眼,不欲饮水,心烦,语声低微。耳鸣气血不足、清气不升证。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听力可,左耳鸣,调高,眼震(-),外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内陷,电测听示左耳神经性耳聋。
气血不足耳鸣头晕脾虚
查看详情 →
2岁女童,体质素弱,发育缓慢,身躯清瘦,头颅上宽下窄,行走软缓。面色皖白,食少便多,肚腹胀大,体重不增,睡卧不实。舌苔白,脉缓,指纹澹紫。诊断为疳气,病因为先天不足,脾胃虚弱,积滞不运。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反复头痛5年,加重2周。头部隐隐作痛,伴有头晕、心悸、乏力、汗多。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而弱。中医病名为血虚头痛,证型为血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生化不足,清窍失养,不荣则痛。
气血不足血虚头痛清窍失养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主诉便秘10多年,大便干燥,3~5天1次,健忘,脑子迷煳。舌暗红,苔黄厚或白,脉沉。证属脾失健运,胃失通降。病程长,有脑卒中病史。
气血不足便秘脾失健运胃失通降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便血吐血,腹痛不能进食,病程半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声音低微,疲乏倦怠,四肢紫斑,舌质澹红、苔厚,脉虚芤而数,大量便血色漆黑,吐血头晕目眩。中医诊断便血,证型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红苔厚,脉虚芤而数,便血色黑,吐血,紫斑,声音低微,疲乏。
便血脾不统血气血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反复眩晕伴耳鸣6个月余,加重1周。眩晕头颈右转时加重,耳鸣,胸闷气短,疲劳乏力,视物模糊,腰膝酸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睡眠欠安,大便稀溏。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眩晕,证属肝肾阴虚,髓海失养,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颈椎第5-7棘突旁压痛,肌肉僵硬,旋颈实验(+)。颈椎CT示生理曲度变直,颈5-7椎体后缘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轻度膨出。
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眩晕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