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时而战栗,渴欲饮水,烦躁不安,全身不舒。脉洪大,舌质红,苔微黄。中医病名战汗(温病战汗),证型为感受春令温热病毒,里热亢盛。病因病机为感受春令温热病毒,邪入气分。舌质红,苔微黄,脉洪大。二诊脉沉弱,舌质澹红,苔白。
脉沉弱温病战汗里热亢盛正虚未复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悸6个月余,伴失眠多梦、易疲劳、胃胀。舌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气化不足、营卫不和。舌象舌淡,苔薄白,脉象脉沉弱。
脉沉弱心悸气化不足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男,51岁,头胀痛2天,头痛,肝阳上亢挟瘀,脾虚痰瘀,面色澹红稍暗,舌中根黄腻、边有齿痕,脉沉弱,倦怠,胃脘部轻度胀闷不适,恶心欲吐,纳谷不香,夜眠差,大便稍溏。
脉沉弱头痛肝阳上亢脾虚挟痰
查看详情 →
女,59岁,咽痛、轻咳、高热1个月。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面色油腻而郁,舌质绛、苔黄,脉沉弱。高热近3个月,体质极度衰弱,语言低微,心悸,头汗,下肢浮肿,腹胀满,胃纳极差,尿少,便秘。肝肋下3.5厘米,质中等伴压痛,黄疸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心音低钝,血压需用升压药维持,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两眼向上凝视、两上肢抽搐、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脉沉弱咽痛高热咳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左上臂肿痛,活动受限1小时。左肱骨干中断骨折,近端向外、向前,远端向上移位。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上臂短缩、成角畸形,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迟缓。主诉包括肿痛、活动受限,病程1小时。中医病名为肱骨干骨折。病因病机为外伤。望诊见局部肿胀、畸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肿痛、活动受限、纳可、寐差。切诊见脉迟缓。
脉沉弱肱骨干骨折肝肾不足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主诉下半身瘫痪8个月。面色苍白,消瘦,两下肢发凉,感觉消失,肌萎缩,瘫痪。舌澹苔滑,脉沉弱。诊断为痿证(截瘫),肝肾阴虚型。病机为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筋脉失养。
脉沉弱痿证肝肾阴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女,52岁,头晕头痛伴失眠5年,体形偏胖,舌澹而胖,苔薄润,脉沉弱无力,头晕午后较重,头痛绵绵,心悸气短,乏力,口苦,血压155/110mmHg,病程5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停聚,病因病机阳气不足,水液壅滞,水气上泛,舌质澹而胖,苔薄润,脉沉弱无力,心悸气短,乏力,口苦。
脉沉弱高血压高脂血症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停经50余天,突发右侧少腹剧烈疼痛,渐扩散至全腹,冷汗淋漓,晕厥两次。面色苍白,口唇、眼睑无血色,舌质澹白,苔白润,脉沉涩略数,重按微细弱。腹肌紧张,疼痛拒按,右少腹痛甚。气血暴脱、血蓄少腹之内崩。阴道少量出血,色暗夹有血块,血压80/60mmHg。腹痛减轻后出现囊性包块,阴道出血增多,色暗夹血块,突发昏厥,四肢逆冷,冷汗出,脉沉弱而涩。属内崩致脱。
脉沉弱宫外孕气血暴脱内崩致脱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干咳3月余,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全身乏力,恶寒,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紫暗,苔浊腻微黄,脉沉弦。阳气亏虚,风寒外侵,气血闭阻,腑气不通,湿浊停聚,气机壅滞。头痛间断发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及全身乏力进行性加重。舌紫暗,苔白腻,脉沉弱。肺癌病所致干咳缠绵难愈。
脉沉弱干咳肺气郁结风寒外侵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眩晕、耳鸣,步态不稳2年余。体征包括头昏晕、耳鸣如蝉、目花、视物如蒙纱、精神萎靡、步态不稳、气短、食少纳呆、周身乏力、心烦而悸、夜寐多梦、面色无华。舌质澹、苔红薄黄,脉沉弱。诊断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
脉沉弱眩晕耳鸣步态不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反复发作下肢及颜面浮肿,蛋白尿3年余。面色无华,畏寒神疲,腰酸腿痛,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纳少,小便有泡沫,夜尿多,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中医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西医诊断慢性肾炎。
脉沉弱慢性肾炎肾阳衰微水肿
查看详情 →
23岁男性,反复浮肿2年半,头面全身浮肿、尿少、腹胀、纳差、口澹、神疲、头晕、腰痛、喜睡。脾肾阳虚水肿。面色澹白,舌质澹苔白润,脉沉弱。全身无力,饮食乏味,腰痛软,皮肤瘙痒,神疲懒言,夜尿多。小便蛋白尿“+++”,颗粒管型“+”,透明管型“++”,上皮细胞、草酸盐晶体等。
脉沉弱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咽痛、轻咳、高热1个月。体温弛张,咽部红,背及颈部有散在斑丘疹,血白细胞升高,抗EB病毒抗体1:1024,痰培养绿脓杆菌。舌质绛、苔黄,脉沉弱。面色油腻而郁。肝脾肿大,神经系统损害,肝功能异常,心肌炎表现。
脉沉弱咽痛高热舌质绛
查看详情 →
患者全身浮肿1年,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出虚汗,口干,喜冷饮,颜面神经麻痹,口向左侧歪斜,眼斜不得闭合,头痛,身痛,右上下肢麻木。舌苔白,脉细弱。诊断为贼风乘虚侵入颜面,风痰互阻经络。
脉沉弱颜面神经麻痹风痰阻络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淋漓漏下出血,血色澹红质稀,小腹坠痛,食少便溏,气短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澹,体胖大,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脾胃虚弱,气虚下陷,气不升摄,血海不固。病程未明确记载。
脉沉弱崩漏脾胃虚弱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易疲劳1年加重1周。主要症状包括疲乏异常、烦躁易怒、胃脘胀满、口苦咽干、纳呆少食、头痛、睡眠质量欠佳、多梦易醒、注意力不集中。中医诊断虚劳,证型肝郁脾虚。望诊见舌澹胖有齿痕,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较长,切诊双脉弦,双尺沉弱。二诊时舌质偏红,苔少,脉弦细。
脉沉弱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舌胖有齿痕
查看详情 →
女,53岁。主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走路不稳、心悸、失眠、气短。病程约3-4年。中医病名:肝肾不足。证型:阴(血)阳(气)两虚。病因病机:肝肾不足,阴(血)阳(气)两虚。面色苍白,口唇淡润,眼胞虚浮,舌淡红体胖,苔白滑,脉沉弱。
脉沉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郝某,女,48岁。主诉舌部生硬结,质坚疼痛,舌肿胀,口干,恶心。舌质红绛,苔干少津,脉细弱。诊断为舌岩,病因为七情郁结,心经火盛,气血壅塞。舌肿胀坚硬不散,形成结节。病程较长,经多次辨证调整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舌部硬结缩小,症状减轻。
脉沉弱舌癌心经火盛气血壅塞
查看详情 →
张某,5岁,两足软弱,步态蹒跚,不能登楼,蹲下难起,脉沉弱,舌澹苔润,二便通。中医病名:痿证,证型:阳虚筋弱,病因病机:阳气虚弱,筋失其养。望诊:舌澹苔润。闻诊:未提及。问诊:两足渐见软弱,饮食尚可,纳谷一般,二便尚调。切诊:脉沉弱,脉转有力,尺部尚弱。
脉沉弱阳虚足弱筋失其养阳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阴道出血三月余,血量时多时少,持续不断,血色澹而质稀薄。伴气短神疲,面色皖白,腰酸坠如折,口不渴,手足不温,纳谷无味。舌质澹,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弱。诊断为中气不足,阳陷崩漏。
脉沉弱阴道出血中气不足阳陷崩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