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男性。右肋下胀痛不适,下肢乏力,双下肢胫前浮肿,肝掌。舌体胖嫩,舌边尖布满红点,苔薄白。脉沉弱。形体丰。病史肝硬化4年余,乙肝两对半示“大三阳”,肝功能异常,B超提示肝硬化。诊断胆热脾寒,水湿内停。二诊时胁下胀痛基本消失,腹胀,畏寒,舌稍赤,边有齿痕,脉稍弦滑。
脉沉弱肝硬化胆热脾寒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性,近2~3日发作频繁,每日2~3次,夜间多发,持续2~10分钟,自行缓解或服丹参滴丸可缓解。伴随口干、腿凉、浮肿、汗出。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痰瘀痹阻,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体征见舌澹红苔薄白,舌体胖大中裂,脉沉弱。舌象澹红,苔白腻,有裂纹,脉沉弱。
脉沉弱心绞痛痰瘀阻滞心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习惯性便秘,长期口服番泻叶,入冬后常发作腰腿痛。脾肾阳虚。舌澹,脉沉弱。
脉沉弱习惯性便秘脾肾阳虚腰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中悸动不安10余年,加重2天。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舌质紫黯,苔白厚腻,舌中少苔有裂纹,脉促沉微结代。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律,心率147次/min。病程长,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汗出、大便不成形。病因与情绪、饮酒相关,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脉沉弱心悸气阴两虚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反复咳喘十余年,以气短为主,季节交替时加重。症状包括气短、喘促、吸气困难、咳嗽、白痰量多、鼻塞涕清、夜难平卧。舌苔白厚欠津,脉滑弱,大便偏干。诊断为肺脾肾不足,痰热阻肺。舌质偏红,苔白,脉滑细。舌质红苔白,脉沉弱。舌苔薄白,舌质暗红,脉沉弱。病因病机为痰热阻肺,肺气久闭不宣,余热蕴肺,肺气失宣,表阳已虚,不耐风寒。
脉沉弱咳喘肺脾肾不足痰热阻肺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鼻衄3年,双侧鼻孔流血,牙龈出血,皮下散在出血点,头痛头晕,心烦不舒。脾大,血小板减少。脉弱,皮肤血泽不足。外耳轮颜色污黑,夜间咳嗽,脉沉弱。肾阴大亏,不能摄血。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明确。
脉沉弱鼻衄齿衄肾阴虚
查看详情 →
郝某,女,48岁。主诉舌部生硬结,质坚疼痛,舌肿胀,口干,恶心。舌质红绛,苔干少津,脉细弱。诊断为舌岩,病因为七情郁结,心经火盛,气血壅塞。舌肿胀坚硬不散,形成结节。病程较长,经多次辨证调整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舌部硬结缩小,症状减轻。
脉沉弱舌癌心经火盛气血壅塞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主诉婚后6年未孕,月经量少色淡,体弱面黄,心悸少寐,纳食差,带下质稀。舌淡苔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型属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冲任失养。
脉沉弱月经量少养血调经心悸少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幼,主诉寒热、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白腐,病程十余日。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下虚上热,病因病机为外感伤寒误下,表邪内陷,触动旧疾,脾弱湿重,水泻小便不利,上焦热盛,四肢厥冷。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寒热、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白腐、口渴、小便少,切诊脉浮中两按无,重按微缓,两足少阴脉似有似无。
脉沉弱寒热病下虚上热咽喉白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精神恍惚、言语謇涩、右半身不仁、不用。舌苔黄微干,尿赤便燥。中医病名中风证,证型为痰火内发。病因病机为痰火内发,兼有伏气之热转入阳明。舌苔黄微干,脉滑,沉候稍弱。
脉沉弱中风证痰火内发舌苔黄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面部水肿性红斑伴四肢无力半年余。中医诊断肌痹,证型中虚气陷,湿热蕴阻。纳差,少寐,口苦,大便溏稀,腹胀,心悸,面色潮红,满月脸,形体肥胖,前胸V区紫红色斑疹,下蹲站立困难,上肢抬举无力。舌稍红,舌体胖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弱。
脉沉弱面部红斑四肢无力肌痹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两膝关节肿大疼痛,状如鹤膝,肌肉瘦削,不能步履,夜间疼痛尤甚。脉沉弱。中医病名鹤膝风,证型筋骨受邪,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湿邪,久病伤正,气血亏虚。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提及久治未愈。
脉沉弱鹤膝风筋骨受邪关节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反复气喘6年,再发加重1天。气喘日久不愈,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下肢跗肿,形体瘦弱,神色疲惫,汗出肢冷,精神、饮食较差。舌质澹,苔白,脉沉弱。中医病名肾虚不纳证,证型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肺肾俱虚,肾失摄纳,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湿内停。望诊见神色疲惫,舌质澹,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气喘、下肢水肿、形体瘦弱、汗出肢冷、精神饮食差。切诊见脉沉弱。
脉沉弱肾虚不纳肺肾俱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伴右腹疼痛9个月余。多梦、晨起困乏、头胀痛、右腹部疼痛按压缓解、腰部酸困休息后缓解、纳差。舌质红,舌体胖大,苔少,脉沉弱。脾气差,易生气。不寐。痰瘀互阻,气虚血瘀,肝郁化火。舌质红,舌体胖大,苔少,脉沉弱。
脉沉弱失眠气虚血瘀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双下肢疼痛2月余,伴肿胀、行走困难、筋短作抽、食欲不佳、口渴思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诊断产后身痛,辨证湿热阻络,气血瘀滞。西医诊断产后双下肢栓塞性静脉炎。
脉沉弱产后身痛湿热阻络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发热40余天,体温40℃以上,口干渴而不欲饮水,口不知味,不思饮食,胃中热盛,大便四五天不解,小便频,口唇紫黑,脑鸣失眠心悸,视物黄色,下肢发冷,无汗,口腔溃疡,舌质光红无苔,舌有溃疡面,胸部红疹。中医病名紫斑,证型热在血分,病因病机为血与气不相接续。望诊见舌质光红无苔,口唇紫黑,舌有溃疡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发热、口干、口不知味、不思饮食、胃热、大便不畅、小便频、失眠心悸、视物异常。切诊见脉左手沉弱,右大于左,后诊脉缓弱,左寸稍弱。
脉沉弱败血症肾盂肾炎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半年来持续低烧,体温37.5~38℃。倦怠乏力,纳呆,食无味,神疲气弱,面色无华,眼不欲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虚数。中医诊断内伤发热,属劳倦伤脾,清阳不升,阴火上乘。
脉沉弱内伤发热劳倦伤脾气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鼻衄10余年,夏季加重。症状包括头热憋痛、精神不振、体倦无力、面色白、唇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而弱。中医诊断为鼻衄,证属亡血伤气。病因病机为出血久病,气血俱伤。望诊见面色白、唇甲无华,舌象淡苔白,脉象沉弱。
脉沉弱鼻衄肝胃郁热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胃脘隐隐作痛5年余,畏寒肢冷,恶心泛吐清水,少气懒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困倦,舌淡苔微腻,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舌淡苔微腻,脉沉弱。
脉沉弱胃脘隐痛脾胃虚寒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陈某,50岁。大便带脓带血3年,大便质稀,夹带脓血,每日10余次,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腹痛则便,便后痛缓,纳呆食少,尿黄尿频。舌红,苔白厚,脉沉弱。诊断为肠澼,证属脾虚湿热证。病因病机为脾虚日久,湿浊积滞,郁而化热,败血腐肉。
脉沉弱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