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脾肿大,脾在助下10指,诊断为斑替氏综合症。主要症状为脾肿大。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脾肿大斑替氏综合症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疲乏、消瘦、盗汗、胁胀、低热及腹痞块。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症积为患。查体见贫血面容,肝脾肿大。舌质暗,苔黄,脉弦细。
脾肿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气滞血瘀症积为患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胸痞腹胀,胁肋滞痛,纳谷不香,晨起呕恶,大便溏薄,腹部膨隆。肝气郁滞,脉络壅塞,瘀积痞硬。面色晦暗不泽,舌苔薄黄,脉弦细。肝硬化,脾肿大,中等量腹水,HBsAg(+),HBeAg(+)。
脾肿大肝硬化腹水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女性,62岁,手足麻木、疼痛3年。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四肢皮肤黯黑干燥,指趾发凉。脾肋下3厘米,质中等。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1000×10⁹/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成片出现,可见巨大及异形血小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脾肿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四肢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气喘胸闷,神疲肢冷,面浮肢肿,尿少,便溏,腹大如鼓,明显腹水。病程5年。中医病名属水气犯肺,证型为水气犯肺。病因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望诊见舌质淡,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反复发作多次,伴气喘胸闷等症。切诊脉象小弦带数。
脾肿大慢肝水气犯肺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30岁,脾胃虚弱,心下胃脘痞块,脾肿大,痞块大如盘,病程日久,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脾肿大,术后胃脘胀闷,不能食,身形日瘦,中医辨证为痞气,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脾藏受损,脾主运化功能失调,舌象未详,脉象未详,面色萎黄,病史较长,涉及中西医学对脾脏认识之差异。
脾肿大脾胃虚弱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肝硬化、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程较长。神昏不醒,呼之不应。舌红,脉细弦数。病情已久,气阴两伤,心窍受困,属虚象毕露。病因病机为邪陷营分,虚实夹杂。中医病名为肝硬化,证型属气阴两伤、邪陷营分。
脾肿大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神昏不醒
查看详情 →
女,42岁,腹胀、纳少半年余。腹胀大如鼓,便秘,尿少。舌淡,苔白,脉弦而细。证属脾失运化,水湿内停。
脾肿大肝硬化腹水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