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便溏

患者女性,30岁。主诉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近3个月加重。病史示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现饿则胃脘隐痛,得食则减,喜按恶寒,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缓,面色微黄。中医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证型为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阳虚损,中焦虚寒,胃失滋养,运化失常。
脾胃虚寒便溏慢性胃炎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主诉胃痛20余年,近10日晨起恶心欲呕,胃脘疼痛,腹胀,便溏,怕冷喜暖,口干不欲饮,口淡乏味不思食,头昏乏力。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病情变化后舌质红、苔白薄腻中心微黄,脉沉弱稍数。中医诊断为脾虚寒滞胃痛,病机为脾虚寒滞,气机不畅。
脾胃虚寒便溏浅表性胃炎胃痛
查看详情 →
82岁男性,胃痛,喜温喜按,口中黏腻,口干口苦,腹胀纳呆,腰膝酸冷,眠差梦多,夜尿频多,大便干稀不调,双脉沉缓,舌暗薄黄苔,中医诊断胃痛,辨证中焦虚寒,舌暗白苔,双脉沉,舌暗苔稍黄,双脉缓。
脾胃虚寒便溏慢性胃炎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反复右上腹疼痛伴烧心吐酸,病程自1994年起,进食后加重,春秋季频发。便血,柏油样大便,伴心慌、虚汗、纳差、腹胀便溏。面色苍白,舌澹胖苔薄根部略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便血,证型中焦虚寒,气不摄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脾失统摄,血溢脉外。
脾胃虚寒便溏便血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腹痛、便血、发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过敏性紫癜。证型脾虚寒证。病因病机脾虚寒盛,中阳虚馁,统摄无权。望诊面色苍白,舌淡胖无华,苔白薄而润。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形体消瘦,食少便溏,喜热饮食,遇风斑疹加重。切诊脉弦缓无力,四肢内侧有密集紫斑。
便溏过敏性紫癜脾虚中阳虚馁
查看详情 →
罗某,45岁。胃脘隐痛15年,反复便血4年。胃脘痛,脾胃虚寒证,久痛入络,络脉损伤。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上腹部隐隐作痛,有冷感,腹胀嗳气,睡眠差,精神不振,食纳差,大便时溏。
脾胃虚寒便溏十二指肠溃疡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失眠、易醒、心中郁闷、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纳呆、腹胀、畏寒、便溏。病史示神经衰弱及脾胃虚寒多年,近2年症状加重。体征示面黄神疲,舌淡,脉沉细。诊断为心肝虚弱。
便溏失眠心肝虚弱脾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胃脘痛反复半年,遇冷加重,喜暖喜按,纳差神疲,面色萎黄,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胃虚寒。望诊面色萎黄,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隐痛、纳差、神疲、便溏。切诊脉沉细。
脾胃虚寒便溏胃脘痛纳差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痛,便溏,肢冷,纳谷不馨,面色皖白,病程周前曾下蛔虫。脉虚细,苔薄白。证型为脾胃虚寒,虫患。病机为脾胃虚寒,虫扰肠道。
便溏脾胃虚寒腹痛肢冷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上腹部食后嘈杂难受,便溏汗多,疲乏无力半年。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寒,因虚致损。面色晦暗,舌暗红,脉沉细。主症为胃脘疼痛、嘈杂、便溏、汗多、疲乏无力。病程半年,胃角巨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中医病机为脾胃虚寒,兼有血瘀。
脾胃虚寒便溏胃脘痛虚致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2周。食多后疼痛明显,腹胀,肠鸣,四末不温,反酸,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薄,脉弦细。二诊时舌胖嫩,苔薄黄。症状包括胃痛减轻,大便稀,手足凉,天凉后指关节屈伸不利。
脾胃虚寒便溏胃脘痛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女,65岁,胃脘痛4年余,加重1个月,胃脘部隐隐作痛,得温疼痛稍减,胃纳差,完谷不化,面色无华,盗汗,舌质澹,舌苔白腻,脉虚弦,泄泻,脾肾阳虚,脾胃虚寒,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脾胃阳气不足,温煦功能下降,受纳运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
便溏胃脘痛五更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脘坠胀,隐隐作痛三年余,因过食寒冷之品后加重。症状包括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加重,泛吐酸水,不思饮食,便溏。神疲无力,手足欠温,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脾胃虚寒胃痛。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水湿不运,泛吐酸水,纳差便溏,舌淡脉细弱。
脾胃虚寒便溏胃痛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胃痛1年,加重1个月。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喜进热食,食冷则甚,纳呆便溏,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澹,苔薄白,脉迟缓。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寒性收引凝滞,脾胃经气不通。
脾胃虚寒便溏胃痛纳呆
查看详情 →
女性,25岁,妊娠60余天,呕吐少食,脘部作胀,神倦,便溏,舌澹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虚型妊娠恶阻,脾虚失运,水湿中阻,中脘胀闷。
便溏妊娠恶阻脾虚中脘胀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胃脘饱闷泛恶5年,近2周加重。胃脘胀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遇寒加重,便溏,乏力。舌质澹,有瘀斑。脉沉迟无力。寒湿困脾,气虚血瘀。舌质澹,有瘀斑。脉沉迟无力。
脾胃虚寒便溏萎缩性胃炎寒湿困脾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嗳气频繁,寒冷或饥饿时加重,嗳声低沉,遇热或湿热后缓解,伴大便溏薄,面色萎黄,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迟。中医诊断为嗳气,证型为脾胃虚寒、胃气上逆。
脾胃虚寒便溏胃气上逆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男,65岁。反复胃脘疼痛伴暖气泛酸20余年,饥饿时疼痛明显,喜温喜按,胃纳不振,小便清长,大便溏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缓无力。脾胃阳气受损,胃失温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窦炎。
便溏胃痛虚寒脾胃阳虚
查看详情 →
寻某,40岁,脾胃虚寒,主诉为脘痛、便溏,病程因饮食不节或劳累诱发。中医病名属脾虚阳弱,证型为脾虚气馁,中阳不振,血失统摄。面色惨澹无色,精神萎靡,气短息微,语言无力,四肢稍冷,食欲不振,脘腹疼痛,大便溏薄,小便清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迟细弱。
脾胃虚寒便溏血失统摄脾虚阳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便溏、下痢白脓、腹痛、里急后重。病程自今年6月初起。中医诊断为痢疾,证属湿热阻滞肠胃,升降功能失常。舌红苔白中心微黄,脉濡弦带滑。现病史见便脓相杂、便时不爽、便后多沫、胃脘痞塞、食欲不振、呕而肠鸣、嗳气后舒畅。既往史有便溏,食油腻生冷后加重。
便溏湿热痢疾脾胃虚弱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