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0岁。主诉回缩性涕血、头痛半年余。中医诊断为鼻咽癌。病程半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口干咽燥、咽部灼热、张口困难、吞咽梗塞感、恶心干呕、体虚乏力、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少津,舌苔黄燥,脉弦数。病机为气阴两虚,热盛伤阴。
鼻咽癌气阴两伤热盛伤阴口干咽燥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反复鼻塞、流涕2年余,加重7天。鼻塞、流涕因吹风受凉后加重,流清涕或黄涕,嗅觉减退,形瘦,易感风寒,纳可,眠差,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脉沉。中医诊断鼻渊(肺卫失固)。辨证属肺卫气虚不固,兼有清热除湿。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
鼻渊肺卫失固气虚
查看详情 →
祁某,42岁,夜间多汗1个月,伴五心烦热,口渴,胃肠不适,大便日2~3次,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弱。盗汗,证属阴虚火旺,表虚不固。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阴虚盗汗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小便不利,频数且痛,尿道口有白色粘液分泌物,小腹及会阴部胀坠感。舌暗红、苔厚腻,脉数。急性前列腺炎,湿热血瘀。前列腺肥大,中间沟平,指压从尿道排出如浆糊状脓性物。
急性前列腺炎湿热血瘀
查看详情 →
男,47岁,左腰腿痛10余日,阵发性抽痛,痛时汗出,行走不能。左坐骨神经痛。舌红苔薄白微黄,脉弦。左腰臀腿部压痛,拉赛征阳性,抬腿试验左15°,右65°。
腰痛坐骨神经痛瘀血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月经不调2年,初潮14岁,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多后转为量少,停经近3个月,伴小腹痛、腰胀、白带多、纳差、形瘦,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小。中医诊断肾虚闭经,证型肾虚精亏,舌质澹,苔薄白,脉细,病因肾气未充。
肾虚闭经肾气未充精亏子宫小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妊娠30周,B超诊断为臀位。胎位不正。至阴穴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至阴为膀胱经井穴,刺激至阴可激发膀胱经经气,调节肾经经气,调达胞宫气血。胎位异常经针灸治疗后转为头位,最终顺产。
胎位不正肾经经气膀胱经经气阴阳失衡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周身浮肿两年,四肢腹部尤甚,时消时起,近一月加重。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缓。症状包括气短、腹胀如鼓、恶心嗳气、小便少、大便溏,下肢凹陷性水肿。中医诊断为阴水,病因为脾虚不运,不能治水,横溢泛滥。病机属脾虚湿困,水湿内停。
浮肿脾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王某,26岁,男性,左侧腰部中度疼痛,排尿时偶有尿道灼热,左腰部叩痛明显,面色红润,舌象正,脉象平。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兼湿热之证。病程1周。
肾结石阳虚寒凝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胃脘闷痛作胀,昼夜不止,午后加重,得嗳气、矢气则稍舒,知饥而纳少,口干口苦,渴喜热饮,大便素结,形寒易感,四肢欠温。中医病名为胃脘痛,证型为气阴两虚兼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肝木乘脾土。舌红苔白黄厚腻,边有齿痕,脉细弦而缓。
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寒热错杂肝木乘脾
查看详情 →
张某,45岁,男。口干、多饮、多尿5年,加重1周,腰膝酸软、消瘦、疲乏无力、夜寐差、大便干结。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消渴病,证型脾肾亏虚,气阴双损。空腹血糖14.3 mmol/L,餐后2h血糖16.4 mmol/L,尿常规G1U(++),糖化血红蛋白8%。
消渴病脾肾亏虚气阴双损肾阴亏虚
查看详情 →
男,21岁,头痛发热微恶寒2天,体温38.4℃,头痛项强,背部发紧,恶寒不适,苔薄白,脉浮数,外邪客表,太阳受病。
头痛发热外感风寒太阳受病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瘀血阻滞 蛋白尿 血尿 水肿 腰痛 舌质紫暗 脉细涩 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 蛋白尿经久不愈 血尿经久不愈 瘀血形成因素包括气滞、气虚、血寒、血热、湿热、痰火 肾脏病病机涉及脾肾亏虚 水瘀互结 血不利则为水 瘀血阻滞为水肿、血尿、蛋白尿的共同病理基础 瘀血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固定刺痛 肌肤甲错 皮下紫斑 舌脉异常 瘀血辨证要点包括舌质紫暗 脉沉涩 蛋白尿血尿经久不愈 现代医学指标如尿FDP阳性 甲皱微循环障碍 血液流变学异常
肾脏病瘀血蛋白尿血尿
查看详情 →
患者情志郁结,因丧子悲哀致病。主症为知饥不能食,内珠忽陷忽胀,两胁刺痛,经先期,面色瘀紫。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为郁证,证型属情志郁结,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望诊见面色瘀紫,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情志不遂,症状涉及心、脾、肝、胆。切诊未提脉象。
丧子之痛肝气郁结心脾两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为胎位不正,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胎位不正。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未明确。病史未明确。脉象未提及。
胎位不正肝气郁结肾虚脾虚
查看详情 →
罗某,50岁,口中有甜味,两目胀感,形体消瘦,倦怠易疲,病程近月。舌大满口,边有齿痕,左弦濡,右濡细无力。病因肥甘厚味,病机为脾失散精归肺之用,气阴销蚀。中医病名消渴,证型属脾瘅,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致脾失运化,气上溢转为消渴。
糖尿病脾瘅消渴脾失散精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大便溏泻年余,每日数次,食后腹胀,腹部喜热。舌质淡,苔白。六脉均沉软。诊断为脾胃虚弱,寒象明显。病属泄泻,证型为脾虚寒湿。病因病机为年老气血衰弱,脾胃功能减退,寒湿内生,运化失常。
慢性泄泻脾虚寒象湿滞
查看详情 →
近四旬,口鼻大放,头目眩晕,四肢倦怠,难以起立,面色黄,脉沉细而涩。中医病名未明,证型为血脱内虚,病因病机为血出过多,气随血亡。望诊见面色黄,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及病程较长。切诊脉沉细而涩。
衄血症血脱内虚气随血亡头目眩晕
查看详情 →
黄某,27岁,妊娠6个月余,胎动不安2个月。心烦失眠,面色浮红,舌澹红,苔薄腻,脉滑数。中医病名:胎动不安。证型:血虚有热,肝郁化火,气阴不足。病因病机:血失所养,肝郁化火,气阴不足。望诊:面色浮红,舌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心烦失眠,胎动不安,宫缩,夜寐不安,肢倦神疲,心烦易怒,鼻塞咽痒,嗳气泛酸。切诊:脉滑数,脉弦滑。
胎动不安肝肾不足气阴不足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入睡困难,寐而易醒,需服艾司唑仑辅助睡眠。病程半年。失眠,属肝血不足,心失所养,虚热内扰。诊见多梦、易惊醒、倦怠乏力、头蒙、咽干口燥、心慌。面色少华,舌质红,中心苔白,脉沉弦细。二诊见仍有多梦易惊醒,时汗易出,口苦,咽干,舌红苔白薄,脉弦细。三诊睡眠明显改善,口苦口干消失,舌红苔白薄,脉弦细。
失眠肝血不足心神失养虚热内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