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男性。主诉少腹、腹股沟处坠胀不适2年。腰部隐隐作痛,性功能下降,疲乏无力。舌质澹红、苔白腻,脉弦细。证属湿浊内阻。
湿浊内阻腰痛疲乏无力坠胀不适
查看详情 →
患儿5岁,经常遗尿,每夜溺床二次,病程年余。面黄肌瘦,纳少择食,腹痛,夜寐不安。舌澹苔薄白,脉细缓。前腭粉红,中柱浅黄,两旁有二个孔。证属脾肾两虚。
遗尿脾肾两虚面黄肌瘦纳少择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右侧疝囊坠胀疼痛不能还纳24小时。右侧腹股沟斜疝病史10余年,本次因大便努责致疝囊坠出,经手法复位后不得还纳,疝肿青紫渐重,疼痛坠胀剧烈。舌质淡,苔白厚,脉沉弦而紧。中医诊断疝气,证型为寒凝肝经、气机郁结。
疝气寒凝肝经气机郁结血压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小便排出不畅,小腹胀痛,尿常规白细胞增多。病程20余年,合并前列腺增生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医诊断为癃闭,辨证为肾阳衰微,下元虚寒,湿热痰瘀,阻塞水道。舌质紫,脉沉弦。
前列腺增生症癃闭肾阳衰微湿热痰瘀
查看详情 →
23岁男性,左侧睾丸肿痛4天,阴囊红肿灼热,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火内盛,循经侵犯阴器。
急性睾丸炎肝火内盛阴囊红肿小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双侧睾丸坠胀隐痛,阴囊轻微触痛,行走时牵引疼痛加剧。舌质澹,苔薄白,脉弦。辨证为热郁少阳。
睾丸胀痛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尾骨疼痛剧烈,不敢坐立,行走加重,不能平卧。伴月经量少,小腹发凉,两腿沉困。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细而涩。中医诊断为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病因为跌打损伤,导致血瘀气滞,脉道不通。
尾骨疼痛骶骨骨裂血瘀气滞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左乳胀痛,左侧头颞部至耳上、后颈部条带状不适感,鼻中异味感,咽中如有物堵塞感,咳嗽,痰少色白。中医辨证为肝经气滞痰凝、侮犯于肺,兼少阳经气不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略滑。
乳腺增生肝经气滞痰凝肺气不舒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 持续1周 全身关节酸楚 怕冷发热 右侧睾丸下坠胀痛 右侧腰部疼痛 活动不利 舌苔黄腻根厚 脉弦滑数 肝胆实火 湿热下注肾囊 中医病名:子痈 病因病机:湿热下注厥阴之络 气血凝结
急性睾丸炎湿热下注肝胆实火睾丸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瘕块、滞碍作胀、大小腹走移、泄泻。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脾土虚、肝木乘之。病因病机为肠胃湿有遗蕴。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脉未柔缓,按之细而少力。
泄泻脾胃虚弱肝木乘土
查看详情 →
女,29岁,月经量多色红有血块,痛经严重,热敷缓解,病程13个月,子宫肌瘤术后月经量仍多,面色黄白无华,舌淡红苔薄白中有剥脱,脉滑,寒凝血瘀,脾虚,月经周期29天,末次月经10月25日,怕冷,受凉即腹泻,病史结婚7年未孕。
原发性不孕寒凝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男,成年,小腹坠胀,会阴牵痛,尿多不畅。前列腺炎,肾气不足,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
小便不利肾气不足小腹坠胀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陈某,43岁,腰部冷重5年,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肌瘤50×56×46mm)、子宫内膜息肉(7×11×22mm)、子宫内膜异位症。舌澹红,苔薄白,脉细。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腰部冷重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下腹胀痛3天,小便频急,胃寒纳可,寐欠安。慢性盆腔炎病史多年。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压痛,三合诊两侧宫骶韧带触痛。子宫肌瘤7×8×9mm。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生育史2-0-2-2,输卵管已结扎。
慢性盆腔炎胃寒下腹胀痛小便频急
查看详情 →
男,23岁,小腹绞痛,睾丸上吊,小便不畅,病程新发。寒疝,病因房事后受寒,病机寒袭下焦,元脏受冷。面色发青,爪甲不鲜红,舌苔薄白,脉沉弦而细急。
寒疝下焦受寒小腹绞痛睾丸牵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双侧睾丸胀痛,伴少腹坠胀3个月。现症见双侧睾丸胀痛,伴少腹坠胀,纳可,二便可。舌象澹红苔黄腻,脉象弦滑。中医诊断子痈,证型气滞湿蕴证。病因病机为湿浊内生,久而化热,复感湿热之邪。
慢性睾丸附睾炎气滞湿蕴证湿热内蕴睾丸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小腹胀痛不适,病程半年。小便等待、分叉、余沥不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癃闭,证属水湿瘀阻证。病机为水湿内停,气化不利,积聚膀胱。
癃闭水湿瘀阻小腹胀痛尿等待
查看详情 →
男,3次右下腹痛,大便稀溏,病程3次。肠痈,脾胃虚寒,肠腑失于温煦。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
慢性阑尾炎肠痈脾胃虚寒右下腹痛
查看详情 →
男,主诉湿热下注膀胱、小溲带血、左侧肾囊肿坠、腰痛,病程四年余。脉滑数。证型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腰痛小溲带血肾囊肿坠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有块,经期延长,伴痛经、小腹发凉、喜热喜按、神疲乏力、心慌胸闷、眠差、视物疲劳。舌澹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为月经量多,证型为气血亏虚,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产后血海空虚,肝失所养,冲任失调,寒凝血瘀,气血失和。
月经量多气血亏虚寒凝血瘀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